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亚型α和β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RA患者60例,其中湿热痹阻证组与瘀血痹阻证组各30例,再选取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印迹(WB)检测外周血PBMC中GRα和GRβ蛋白质水平。结果:GRα和GRβ蛋白质水平(:1)湿热痹阻证组和瘀血痹阻证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湿热痹阻证组高于瘀血痹阻证组(P0.05)。结论:GRα和GRβ蛋白质水平与RA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风湿康对类风湿关节炎(RA)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调节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检测38例湿热痹阻证RA患者(风湿康组20例:风湿康+激素;西药组18例:甲氨蝶呤+激素)治疗前后hGRα、hGRβ mRNA表达水平,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风湿康组和西药组hGRα、hGRβ mRN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hGRα、hGRβ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风湿康组和西药组hGRα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风湿康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康组hGRβ mRNA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西药组hGRβ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不明显,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风湿康联合激素治疗RA(湿热痹阻证)能显著降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GRβ表达。  相似文献   
93.
干扰素α-2b长效注射微球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载干扰素α-2b(IFN-α-2b)可注射微球,开发其长效注射剂型.方法:以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用复乳法(w/o/w)和固体/油/油(s/o/o)法制备载IFN-α-2b长效注射微球;考察粒径大小、外观、包封率等理化性质;用微量二辛可宁酸(bicinchoninic acid,BCA)法考察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影响因素;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初步评价了微球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过程对IFN-α-2b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用两种方法制备的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包封率在80%以上;用w/o/w法制备微球时,IFN-α-2b原液超滤处理可显著影响微球的平均粒径和体外释放特性,使用特性黏度较低的PLGA时,两种方法制备的微球在1个月内的累积释放均显著提高;使用s/o/o法制备的微球中IFN-α-2b部分聚集,而w/o/w法制备的微球中的IFN-α-2b的电泳行为和原液相同.结论:w/o/w和s/o/o法制备的载IFN-α-2b注射微球均可在体外缓释1个月.  相似文献   
94.
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寻求一种高效、安全、靶向表达的载体已成为了基因治疗的核心问题之一。聚氨基酯(poly amino ester,PAE)作为一种新型的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具有原料廉价、合成简单、结构多样、可降解、细胞毒性低和转染效率高等优点,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聚氨基酯的合成途径、理化性质、聚氨基酯/DNA纳米粒的制备及聚氨基酯/DNA纳米粒转染效率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近年来聚氨基酯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5.
加强学生对生药品质评价的认识,掌握鉴定生药品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科研奠定基础。开展生药品质评价的设计性实验,分为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案实施和实验分析总结四个阶段。学生结合生药品质评价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实验,对生药品质评价有了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综合技能。开展生药品质评价的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实验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6.
吴鹏  鲁莹 《吉林医学》2011,(19):3976-3976
婴幼儿左腋下无痛性肿物并不少见,如淋巴管囊肿、血管瘤、皮脂腺囊肿、各种实质性肿瘤等,而临床上以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炎或称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结核最为多见。其临床表现、累及范围、治疗和预后均有其特点,与成人淋巴结结核不尽相同。本文就我院2006年2月~2007年6月间收治的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制备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凝胶脉冲制剂,并对制剂的结构和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使用高压静电成囊机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凝胶核心,通过静电吸附原理将聚电解质逐层包裹在微凝胶表面形成包衣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物料比对聚电解质包衣微凝胶膨胀性能、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聚电解质包衣微凝胶外观圆整,粒径分布范围窄,体外释放时滞2.67h,时滞后药物迅速释放,3h释放量为72%。结论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核心,聚电解质为包衣层的微凝胶可以实现脉冲释放。  相似文献   
98.
目的在药学四年制本科学员毕业实习期间,进行阿司匹林片剂制备的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方法我们以3人小组为单位,自主进行文献调研、实验方案设计。结果与结论完成了阿司匹林制备、质量标准建立、药效学考察、处方工艺研究等模块的实验工作。复习和巩固药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锻炼了药学本科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初步形成了对我国化学药品的临床前研究流程的整体认知。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药学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基础研究、新药研制和生产经营的复合型药学人才。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结果设置了药学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的实验内容、构建了开放教学的形式,建立了研究性教学的平台。结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00.
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改革的探索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变目前药学实验教学缺乏整体系统性的不足之处,以新药研发流程为实验改革思路,利用药剂学教研室在药剂学、药动学和中试教学基地上的教学条件优势,与其他药学二级学科已有实验项目有机衔接,开展后期药学综合性实验改革。通过实验改革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对药学知识的整体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药学综合实验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