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与中国人群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相关性,同时分析H. pylori感染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的相关特点。方法 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部体检的人员中筛选出完善胃肠镜检查和13C或14C尿素酶呼气试验的460人纳入本研究,28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165例为结直肠腺瘤患者,余176例结直肠无明显异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根据呼气试验判断有无H. pylori感染。结果结直肠息肉患者H. pylori感染率较对照组升高(53. 6%vs 38. 6%,P=0. 000);结直肠息肉H. pylori阳性患者以男性为主,多发性息肉占比例较单发高,多位于左半结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 pylori感染均是结直肠息肉和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 pylori感染增加结直肠息肉发生的风险,且是结直肠息肉和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深圳地区 4 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年龄、性别、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 =1.3∶ 1,平均30 .5岁。儿童发病率较低 ,且一般不转为重症 ;>4 5岁的中老年人易转为重症。具有传染性强 ,易家庭聚发及单位群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易重症化 (4 7.2 6 % ) ,病死率为 4 .3% ,易发生I型呼衰 (15 .2 %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热程平均 (9.0 7± 4 .2 3)d ,多为弛张热。重症患者热程长于普通患者。大多数患者均有呼吸道症状。胸片示肺部炎症改变出现时间多为发热后 3~ 4d ,持续时间平均 (16 .7± 10 .3)d。重症患者肺部炎症持续时间长于普通患者 (P <0 .0 5 ) ,易发生肺纤维化 (34.78% )。易发生肝功能损害。重症患者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 (P <0 .0 0 5 ) ,且损害程度较重。CD4 /CD8 细胞计数入院时平均为 (17.9± 5 .6 ) % / (2 4 .2± 6 .5 ) % ,明显下降。重症患者CD4 /CD8 细胞计数为 (12 .6± 4 .5 ) % / (19.6± 9.5 ) % ,下降更明显。结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年龄、热程、肺部炎症持续时间、肝功能损害明显、CD4 /CD8 细胞计数明显下降等可作为早期判断SARS患者重症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43.
Gilbert综合征(Gilbert syndrome,GS)及Crigler-Najjar综合征(Crigler-Najjar syndrome,CNS)均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由于人体内尿甘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或其活性功能低下导致胆红素代谢功能障碍性疾病。尿甘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表现出个体间尿甘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差异,这是GS及CNS发病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就尿甘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在GS及CNS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作用,探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100μg/L的rMIF刺激MRC-5细胞6h、12h、24h、48h后,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蛋白含量;100μg/L的rMIF作用于MRC-5细胞48h,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Ⅰ型胶原蛋白合成;100μg/L的rMIF刺激MRC-5细胞48h,刺激前0.5h加入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0μg/L的rMIF对细胞培养上清TGF-β1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100μg/L的rMIF可显著促进Ⅰ型胶原mRNA(P<0.01)和蛋白(P<0.01)合成。Y27632预刺激后,100μg/L的rMIF促进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合成能力显著减弱(P均<0.01)。结论:MIF可能通过Rho途径刺激人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合成从而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望诊,为四诊之首,望舌为其重要内容。舌象的变化,可以反映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和病情进退,作为判断疾病转归和预后,指导处方遣药的依据。在临床中贯以舌质红、苔黄辨为热证,但也常有舌、症相反的现象,容易使人在辨证用药方面无从下手。笔者根据慢性胃炎病人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总结研究,得出一辨证方法,指导用药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