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0篇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制一种热解处理医疗废弃物的车辆,用于野战医院、偏远分散乡镇医院以及突发事件产生医疗废弃物的及时无害化、减量化处置.方法:综合运用结构设计、热力学原理,人机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设计试制敞开式车厢、车载热解炉及烟气控制系统、热解炉控制和监测系统.结果:热解式医疗废弃物处理车通过了7 000 km可靠性试验、高低温试验、烟气排放监测和部队试用等试验.结论:热解式医疗废弃物处理车是一种先进实用、排放达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卫生技术车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生物安全二级(bio-safety level 2,BSL-2)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检测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经验与效果。方法:检测样本来源于2020年2月21日到2020年11月5日送达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资源中心科室的人体咽拭子、鼻拭子、痰液、尿液、便液等。在遵循常规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在检测过程中积极进行人员、岗位、标本、过程、安全巡视等生物安全管理。结果:共开展了27692人次样本的SARS-CoV-2核酸检测,平均每天检测(2.32±0.11)批样本,每批平均检测(87.22±6.83)件样本,BSL-2实验室平均每天工作时间(3.43±0.23)h。在检测过程中未出现任何生物安全问题。结论:BSL-2实验室在长时间的SARS-CoV-2核酸检测过程中,要积极从多方面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从而保障检测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VB3的蛋白酶2A对真核细胞帽样蛋白翻译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翻译机制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2A,将此表达载体分别与pEGFP—N1、pGL3(F-luc)以及pIRES-GFP载体共转染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检测荧光素酶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CVB3病毒和pcDNA3.1-2A对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GI(eIF4GI)及多聚A尾结合蛋白(PABP)的影响。结果pcDNA3.1之A可以减少帽样依赖的GFP和荧光素酶蛋白的表达,但可以促进IRES依赖的GFP表达。CVB32A基因质粒转染和CVB3感染后,均可发现细胞内elF4G的切割现象;同时CVB3对PABP也有降解作用,而CVB32A基因转染对PABP无明显作用。结论CVB3的蛋白酶2A抑制真核细胞帽样途径蛋白翻译,促进IRES途径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痢疾杆菌及其L型R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多由质粒控制,痢疾杆菌在体内外某些因素作用下可失去细胞壁成为L型,细菌变为L型后其R质粒能否丢失尚未见报道.本文将带有R质粒的痢疾杆菌D15人工诱导为L型,观察其R质粒丢失情况,并对临床分离菌株的R质粒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21年9月江苏省常熟市某幼儿园一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原因。方法 收集2021年9月江苏省常熟市某幼儿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信息,采集患儿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本进行18种呼吸道病原体筛查。利用巢式PCR法对高检出率的鼻病毒进行分型片段扩增及测序。使用MEGA 7.0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此次聚集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疫情主要临床症状为流涕、咽痛。共采集患儿咽拭子样本51份,其中男童24份、女童27份。18种呼吸道病原体筛查结果显示,检出率为80.39%(41/51),其中单一病毒检出率为64.71%(33/51),混合病毒检出率为15.69%(8/51)。检出的单一病毒中鼻病毒占比最高,为42.43%(14/33)。其他病毒占比依次为细小病毒B19占18.18%(6/33),博卡病毒为15.15%(5/33),冠状病毒229E为6.06%(2/33),人偏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OC43和NL63均为3.03%(1/33)。7例鼻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对21份鼻病毒阳性样本进行V...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ms)在不同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不同科室需行手术患者共计20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在BIS监测下行全身麻醉,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改变、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总量。结果两组在插管后、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BI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BIS在麻醉过程中有助于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收治90例LI合并SAP患者(感染组)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医院病案抽样系统随机选取同期94例LI未合并SAP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组痰标本检测出病原体27种,G~+菌、G~-菌、真菌分别占22.22%、62.96%、14.82%;检测出病原体113株,G~+菌、G~-菌、真菌分别占9.73%、65.49%、24.78%。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血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白蛋白、合并高血压和血脂代谢异常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2组间血清hs-CRP[OR=1.210,95%CI(1.059,1.383)]、合并高血压[OR=34.863,95%CI(2.151,565.05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LI合并SAP患者致病菌主要为G-菌。血hs-CRP、合并高血压为LI合并S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西藏自治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系统装备野外作业对洁净水的需求,研制能够对野外江河湖水进行净化的净水运水车,使其能够实施快速饮用水和工作用水保障。方法:在分析西藏疾控装备系统用水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净水机组、储水罐、车厢及车辆系统模块化设计和综合集成,使净水运水车实现净水与快速储运的功能。结果:净水运水车具有较好的对野外江河湖水进行实时净化的能力,并能够适应越野运输和公路运输.具有较强的运输能力。结论:净水运水车水质净化效果达到饮用水标准要求,能为疾控队伍及装备工作、生活和饮用水提供保障.对提高西藏高原高寒地区传染病防控队伍的防控能力以及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脑心肌炎病毒(EMCV)的3C蛋白酶对真核细胞转录及翻译机制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3C,将表达载体分别与帽样依赖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EGFP-N1和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载体pGL3载体共转染细胞后,检测GFP和Fluc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MCV病毒和pcDNA3.1-3C对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GI(eIF4GI)及多聚A尾结合蛋白(PABP)的影响.RT-PCR检测pcDNA3.1-3C对GFP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 EMCV-3C可以抑制帽样依赖的GFP和Fluc的表达.EMCV 3C和EMCV病毒感染均导致细胞内PABP发生切割,而对eIF4GI均无明显作用.EMCV-3C也可导致GFP基因mRNA转录水平下降.结论 EMCV的蛋白酶3C通过mRNA转录水平的抑制和PABP的切割而抑制真核细胞帽样结构依赖途径的蛋白翻译,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