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排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张和收缩障碍造成低血压,引起大脑一时供血不足所致。该病多发生于16-45岁的男性,偶尔也可见于老年人。患者常在清晨、夜间或午睡后起床排尿时因意识短暂丧失而突然晕倒。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可有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感,但也有一些人在晕倒前并无任何不适的先兆。此种晕厥一般发生在排尿的终末期,也可发生在排尿前。晕厥持续的时间,少则数秒钟,多则半小时。该病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利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探讨司坦唑醇对维甲酸致骨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4月龄的SPF级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维甲酸组、司坦唑醇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溶剂对照溶液,维甲酸组给予维甲酸70 mg ?kg-1?d-1,司坦唑醇组给予维甲酸70 mg? kg-1?d-1和司坦唑醇0.5 mg? kg-1?d-1。大鼠每次均按5 ml ?kg-1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8天。实验结束后取大鼠右侧股骨进行骨密度和生物力学参数测量,取右侧胫骨上段和中段进行骨组织 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维甲酸组大鼠股骨骨密度降低10. 2% (P <0. 01),生物力学参数弹性载荷、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刚性系数、弯曲能量分别降低39. 1%、32. 9%、36. 4%、40. 2%、38. 0%( P <0. 01),胫骨上段松质骨静态参数骨组织总面积、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周长分别降低31. 6%、40. 0%、36. 2% (P <0. 01),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 L. Pm)、骨形成率(BFR/TV、BFR/ BS、BFR/BV)分别降低57. 1%、69. 9%、62. 0%、65. 8% (P <0.01)。胫骨中段皮质骨静态参数(骨组织总面积、皮质骨面积)和骨外膜动态参数均降低,而骨内膜动态参数增强。与维甲酸组比较,司坦唑醇组股骨弹性载荷、刚性系数、弯曲能量分别增加22. 2%、22. 9%、17. 7%(P <0. 05),而骨密度、胫骨上段松质骨和中段骨皮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司坦唑醇可部分改善维甲酸所致大鼠骨损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究回生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3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第1~14天每次7.5 mg/m~2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同时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85 mg/m~2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回生口服液,3次/d,10 mL/次。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9.61%、45.10%,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28.85%、67.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疾病进展时间要明显长,1年和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CA125、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CEA、CA125、SCCA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5%,显著高于治疗组的9.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4.
85.
86.
陈秋生 《医学与社会》2002,15(4):64-64,61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全国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用人单位也越来越把目光投向研究生 ,而且往往不惜以重金和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面对这种情况 ,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 ,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已成为每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此 ,我们进行初步探讨。1 多种激励和引导机制的建立高层次医学人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大学后教育 ,它既不同于大学本科教育 ,又与本科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整个医学教育结构体系中 …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陈旧性膝后内侧不稳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三套Charnley's关节夹解剖复位胫股关节并固定,利用半腱肌肌腱恢复膝后内侧不稳。结果:治疗2例,随访时间分别为17和22个月,临床症状消失,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结论:提示该方法具有简便、有效、实用、易于推广的优点,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8.
采刚体外大鼠红细胞溶血实验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硫酸锌与石英尘对大鼠红细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硫酸锌能明显拮抗体外石英尘耐细胞的毒性作用,表现为染尘后同一时间硫酸锌与石英尘联合作用组和单纯石英尘作用组相比,红细胞溶血百分率降低(P<0.05);巨噬细胞成活率明显提高(P<0.05);巨噬细胞胞浆内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降低(P<0.05)。推测其拮抗作用机理可能为Zn~( 2)与石英尘表面离解的硅烷醇基团相结合,阻隔了该丛团对细胞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石英尘的毒作用。  相似文献   
89.
90.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综合性实验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半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方法将129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4人,对照组65人。对同一实验内容,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式。结果用同样的考核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评价,实验组学生的各项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综合性实验教学比传统实验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