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4篇
  2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初步研究犬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s)膜片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对膜片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后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犬腹股沟处的脂肪进行消化,分离培养成脂肪干细胞进行相关检测.将P3代细胞加入含抗坏血酸的成膜培养液培养2周以上,构建脂肪干细胞膜片,采用HE染色及扫描电镜对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提取静脉血PRF,分为细胞膜片复合PRF的实验组和膜片对照组,2组分别成骨诱导后进行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并于诱导后第3、5天,采用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的表达.结果 体外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成功构建干细胞膜片.光镜下可见细胞极性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分泌.扫描电镜可见膜片表面光滑,细胞紧密排列.HE染色可见蓝染细胞紧密相连,细胞外大量基质.成骨诱导后,ADSCs膜片复合PRF的实验组ALP表达及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形成量明显优于ADSCs膜片对照组,实验组ALP、Runx2基因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成功构建犬脂肪干细胞膜片,膜片复合PRF后具有更强的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价新型国产BR850电子挥发罐测量法监测七氟烷消耗量液态体积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79名,于Boaray700麻醉机上加载国产BR850电子挥发罐.采用测量法测算术中吸人七氟烷的液态体积,并与传统公式法、称重法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两两之间七氟烷消耗量的相关性.结果 公式法、称重法、测量法测得七氟烷消耗量分别为(33.18±14.06)、(33.87±14.41)、(33.89±14.33) mL,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两两比较七氟烷消耗量的决定系数R2:称重法与公式法为0.977(P<0.01),称重法与测量法为0.992(P <0.01),公式法与测量法为0.970(P<0.01),三者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结论 新型国产BR850电子挥发罐监测术中七氟烷消耗量液态体积与称重法、公式法效果相当,可满足我国精准化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73.
肖练  陈杨  赵浩  闫冰姿  阮中琴 《西部医学》2021,33(12):1858-1861
目的 分析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MFB)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20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7例MFB患者均为单发肿块,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6岁~68岁,平均最大直径(50.86±15.56) mm;5例位于腹股沟区皮下层,2例位于盆腔内,且与膀胱及髂血管紧贴;5例位于身体左侧,2例位于身体右侧。灰阶超声所有肿块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不均质弱回声团块,发生在腹股沟者比盆腔内者弱回声程度更低;仅1例发生在腹股沟者内探及多数点状钙化;发生在盆腔者体积更大。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示5例肿块内探及点线状血流信号,较丰富,2例肿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7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 结论 MFB发生于浅表软组织者超声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的不均质弱回声团块,团块内探及点线状血流信号;发生于深部脏器者除了体积更大,未见明显血流外,其余超声特征与浅表软组织者未见明显差异。两种类型均无复发及转移;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必要时仍需结合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4.
陈杨  潘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3,(16):3000-3005+3011
目的 研究取消耗材加成政策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患者住院费用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7—2020年四川省两次耗材政策改革前后的心脏介入类手术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数据,构建双断点回归模型,分析耗材政策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 四川省两次耗材政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住院总费用、康复费、手术用一次性耗材费、耗材费用占比和药占比在两次政策改革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取消耗材加成政策使得费用结构进一步优化。结论 取消耗材加成政策和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使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住院总费用下降,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手术费用呈现上涨趋势的同时手术耗材费用降低,表明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得到提升,应持续巩固取消耗材加成政策与带量采购政策成果。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模拟微重力对猕猴脾脏结构及免疫细胞表面分子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特殊装置上将猕猴置于头低位-10°以模拟微重力.将15只猕猴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C组)、模拟微重力组(SM组)和模拟微重力后恢复组(MR组),每组5只.完成实验后,猕猴在麻醉状态下放血处死,取脾脏组织标本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猕猴脾脏大体结构,检测脾脏免疫细胞表面分子CD3、CD4、CD8、CD20、CD68及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5、IL-6、IL-17、IL-18、IL-22、IL-23)的表达.结果 NC组脾脏组织结构正常,SM组脾脏红、白髓分界不清,白髓缩小,动脉周围淋巴鞘减小,淋巴细胞排列紊乱,MR组改变较SM组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NC组和MR组比较,SM组脾脏表达CD3+、CD4+、CD20+的免疫细胞数目降低,CD8+免疫细胞数目增高,IL-5分泌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微重力可引起猕猴脾脏组织结构损伤,对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20+B细胞数目有一定影响,并能影响细胞因子IL-5分泌,这可能与模拟微重力引起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究养老机构护理员对老年人实施身体约束过程中的体验及应对方式,为养老机构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长沙市3家养老机构20名护理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现象学研究中的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3个主题:①身体约束实施对象;②护理员对老年人实施身体约束的情感体验,包括内疚自责、矛盾、同情、认为对老年人有益;③应对方式,包括补偿性行为、内心合理化、自我释放、同事间相互倾诉、获取领导支持。结论 养老护理员对老年人实施身体约束的情感体验以负性体验为主,能一定程度上合理应对;养老机构管理者应通过提升养老护理员身体约束知识与技能水平、积极寻求约束替代方案和创造支持性工作环境等方式帮助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7.
<正>臂丛的变异率较高,变异类型较多[1]。作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双侧臂丛存在多处变异,经查阅文献得知,近年来虽有臂丛变异情况的相关报道[2-4],但未见此例中双侧臂丛组成与正常型不同,且右侧臂丛与腋动脉位置走行也出现变异的情况。现将此变异报告如下,以期为临床臂丛手术提供参考和解剖数据积累。1材料与方法经10%福尔马林溶液灌注的男性尸体一具(外观无任何畸形),标本来源于宜春学院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按常规解剖操作,充分暴露两侧腋窝及臂部结构,鉴别臂丛的根、干、股、束及分支的起始部位、走行关系、分布区域及毗邻结构,观测交通支的存在情况。使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02 cm)测量数据,高清数码相机拍照记录。  相似文献   
78.
乔娜  田英  陈杨 《中国民康医学》2023,(19):151-153
目的:观察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和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因不育行IVF-ET的男性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进行精子染色质扩散(SCD)检查,并按照不同DFI分为研究组(DFI<20%)和对照组(DFI≥20%)各45例,比较两组精液质量(精子活力、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数)、胚胎质量(胚胎形成率、优质胚胎率和受精率)、胚胎移植成功率和妊娠成功率。结果:两组精子活力和精子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前向运动精子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胚胎形成率、优质胚胎率和受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胚胎移植成功率和妊娠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DFI可增加前向运动精子数,提高胚胎质量和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79.
杨阳  宋祖玲  刘璐  李霞  陈杨 《中国校医》2018,32(11):839-841
目的 了解目前成都市学龄前儿童影响体质水平的各运动素质指标,探讨学龄前儿童各运动素质指标的年龄性别差异及发展特点。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5所公立幼儿园1 077名 3 ~ 6 岁学龄前儿童,并依据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进行体质测试,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的运动素质指标评分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的运动素质指标评级进行比较。结果 除坐位体前屈外,男童女童立定跳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10 m折返跑、网球掷远5个项目的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男女童仅有坐位体前屈与10 m折返跑2项指标的评级分布存在差异,且女童均优于男童。运动素质指标单项分析中,儿童在双脚连续跳表现最优,而坐位体前屈中表现最差。结论 成都市 3 ~ 6 岁学龄前儿童不同运动素质指标的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运动素质指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干预策略,以增强学龄前儿童的体质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比内镜下全层肌切开与环形肌切开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长期临床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并定期随访的5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资料,其中21例行环形肌切开,32例行全层肌切开,比较两种术式的长期临床疗效及远期并发症。 结果:环形肌切开组和全层肌切开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5%(19/21)和100%(32/32)。两组术后Eckardt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和4 s完整松弛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层肌切开组临床相关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高于环形肌切开组(40.6%比14.3%,χ2=4.174,P=0.041)。 结论: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与全层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长期疗效相当,但全层肌切开术后临床相关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