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三尖瓣狭窄(三狭)是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的典型表现之一,大都伴有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病变。在尸体解剖中发现近15%的风心病患者伴有三狭,但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仅5%左右。三尖瓣的风湿性感染导致瓣叶的疤痕形成、纤维化、融合和粘连。这些异常,随着腱索的纤维化、融合和缩短,可使瓣叶的活动受到限制,三尖瓣开口面积变小,导  相似文献   
22.
缓解焦虑情绪,提高降压药物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干预焦虑情绪,增加降压药物的效果。方法: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3组,第1组与第2组经测定均为具有焦虑情绪的高血压患者,第3组为不具有焦虑的高血压对照组;三组病例均用洛丁新降压治疗8周,第1组同步加用抗焦虑药物-黛安神。结果: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6.67%,58.33%,83.33%。结论:有焦虑的第2组降压效果明显低于不伴焦虑的第3组,而经过抗焦虑治疗的第1组降压疗效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评分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和 /或脑血管病连续住院患者 53例 ,年龄 64~ 87岁 (平均 74.87± 5.99岁 )。心血管危险因素采用 SMART危险因素评分法 (SMART risk score) ,认知功能测试采用 MMSE《中国成人智力量表 (CISA)》及《临床记忆量表》。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血管危险因素评分与 MMSE总分、智力商百分位呈负相关 (r=- 0 .31 ,r= - 0 .30 ,P<0 .0 5)。 CISA分测验中血管危险因素与问题解答、词义分辨和分类概括三项分测验明显负相关 (r=- 0 .44,r=- 0 .31 ,r=- 0 .31 ;P<0 .0 1 ,P<0 .0 5,P<0 .0 5) ;A因素 (语言 -理解因素 )及言语智力商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亦呈负相关 (r=- 0 .43,r=- 0 .32 ;P<0 .0 1 ,P<0 .0 5)。《临床记忆量表》中指向记忆、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系回忆三项分测验与血管危险因素呈负相关 (r=- 0 .34,r=- 0 .32 ,r=- 0 .35;均为 P<0 .0 5)。结论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与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关系 ,血管因素更易影响患者语词方面的理解、表达和记忆功能。该结果可初步为防治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清对氧磷酶(PON)1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老年人112例,分为CAS组及非CAS(NCAS)组,比较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清PON1活性等指标。结果 CAS组BMI、收缩压(SBP)、尿酸(UA)显著高于NCAS组(P0.05,P0.01);CAS组血清PON1活性显著低于NCAS组(P0.01);CAS患者血清PON1活性与年龄、SBP呈负相关(r=-0.300,P0.05;r=-0.354,P0.01)。结论老年CAS患者血清PON1活性降低可能与年龄老化及SBP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12周龄SD大鼠(23只)被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盐高血压组(13只),观察其外周及中心动脉压,脉搏波速度(PWV)、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胸主动脉中层厚度(MT)的改变,并分析血管壁胶原/弹性蛋白组分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结束后DOCA高血压大鼠外周收缩压明显升高[(110.69±4.19)mmHg比(166.58±4.28)mmHg,P〈0.05],中心收缩血压(cSBP),中心舒张血压(cDBP),中心平均血压(cMBP)亦显著升高(P均〈0.01),同时伴有胸主动脉PwV明显升高[(4.81±0.14)m/s比(6.33±0.20)m/s,P〈0.01]。DOCA盐高血压大鼠颈动脉IMT[(46.00±4.00)μm比(78.00±4.90)μm]和主动脉中层厚度(MT)[(120.48±7.93)μm比(194.25±5.66)μm]明显增厚(P均〈0.01),血管壁胶原含量亦明显升高[(0.87±0.05)mg/cm比(1.00±0.03)mg/cm,P〈0.05]。结论:醋酸脱氧皮质酮盐高血压大鼠存在明显的血压升高和动脉僵硬;除血压影响之外,其动脉僵硬度的改变亦与大动脉管壁增厚及胶原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6.
CCMD—Ⅲ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节奏、高效率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 ,具有一项或多项疾病危险因素的亚健康人群日渐增多 ,目前已达70 %左右 ;其中与心理负荷过重有关的过分紧张焦虑、心情忧郁等不良情绪的长期不能消除有关 ,常引起头痛、乏力、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多种问题。 10年前我国社区人群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 1% ,目前上海市已达 4 % ,已接近 1997年美国社区人群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 4 9% )。据统计 90年代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 :门诊 10 %~ 2 0 % ,住院病人达 2 0 %~ 5 0 % ,而非心理专业的内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躯体症状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7.
伴随病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常规体检中随机抽查60~93岁老年人542名[平均年龄(73.6±6.8)岁],其中男性:494例;女性:48例,检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同时进行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试,将所得结果用SAS6.12版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高血压组321例(59.2%),非高血压组221例(40.8%)。高血压组中合并冠心病125例(38.9%)、合并脑中风60例(18.7%)、合并高脂血症193例(60.1%)、合并糖尿病88例(27.4%)、联合合并高脂血症与糖尿病58例(18.1%),以合并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较非高血压组明显增多(P<0.01)。高血压组ADL成绩(23.3±7.9)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21.6±4.7)(P<0.05),两组MMSE评分无差异。高血压按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分组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高血压并存高脂血症组MMSE成绩(28.4±1.6)最高,高血压并存糖尿病组MMSE成绩(25.3±2.7)(P<0.01)、高血压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组MMSE成绩(27.0±2.5)明显降低(P<0.05),但以单纯合并糖尿病组下降最显著。结论用MMSE法评估老年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发现两组认知功能状况无显著差异。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可能与高血压者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并发率高有关。老年高血压并存糖尿病认知功能明显降低,提示糖尿病是影响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存高脂血症者降脂治疗对认知功能有改善。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8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肌血流灌注SPECT检查,同时应用MMSE量表、CISA量表和临床记忆量表检测认知功能。并于12个月后进行随访,动态监测心肌血流灌注和认知功能发展情况。结果心肌血流灌注与认知功能无明显相关,而LVEF与认知记忆能力,如记忆商、指向、联想及人像分测验成绩呈正相关(r=0.411,0.406,0.343,0.439,P<0.05)。随访研究发现总体样本和冠心病组的平均心肌灌注水平下降明显(P<0.05);CISA测验中多项得分(B因素、D因素、言语商、操作商、拼块、词义辨析、图画找错和背数)显著降低(P<0.05),分组后冠心病组和脑血管病组认知得分下降均明显。结论心功能的下降对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29.
张亮  陈启稚  王长谦  程纯 《临床荟萃》2015,30(3):257-261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活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结果,分为无动脉粥样硬化(AS)组38例,AS组79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5例(对照组),测量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等各项指标,同时测定血清 PON1活性。分析血清PON1活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清 PON1(240.0±15.6) kU/L vs (229.5±19.6)kU/L、AS发生率(44.0% vs 67.5%)、BMI(24.3±3.6)kg/m2 vs (25.8±3.2)kg/m2、腰臀比(0.89±0.05)vs (0.93±0.06)、收缩压(131.0±8.3)mmHg(1 mmHg=0.133 kPa)vs (134.0±8.8)mmHg、TG (1.8±0.8)mmol/L vs (2.1±1.3)mmol/L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血清 PON1活性明显低于非AS组(235.5±19.9)kU/L vs (226.7±18.9)kU/L(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与年龄呈负相关(r=-0.382,P<0.01),与血清TG水平呈正相关(r=0.223,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显著下降,PON1活性降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方法,了解老年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合并发生的比率,分析心脑血流灌注相关性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8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73.95&;#177;6.31)岁]进行了心、脑血流灌注SPECT检查,同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中国成人智力量表(CISA)和临床记忆量表评价认知功能。结果:老年心脑血流灌注降低同时发生的比例较高,冠心病组84%,脑血管疾病组58%。相对定量分析发现心脑血流灌注水平之间未见明显相关。左室射血分数与脑血流灌注最低值正相关(r=0.335,P&;lt;0.01),而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组的患者中相关系数则更高(r=0.482,P&;lt;0.05)。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功能与部分脑感兴趣区如扣带回、左丘脑、右顶叶灌注呈正相关关系(r=0.396~0.789,P&;lt;0.05)。扣带回血流灌注与多项认知功能成绩呈明显正相关(r=0.400~0.807,P&;lt;0.05),在脑血管疾病组中更为明显(r=0.402~0.589,P&;lt;0.05)。心肌血流灌注与认知功能并无明显相关,而左室射血分数与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能力呈正相关(r=0.411~0.759,P&;lt;0.05),冠心病组较脑血管疾病更为密切。结论:老年心、脑缺血性疾病同时存在比率大。心功能的下降、脑血流灌注的降低对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甚大;SPECT技术可用于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