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8篇
  免费   1579篇
  国内免费   1188篇
耳鼻咽喉   213篇
儿科学   334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1074篇
口腔科学   397篇
临床医学   3441篇
内科学   1610篇
皮肤病学   148篇
神经病学   535篇
特种医学   8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38篇
综合类   6776篇
预防医学   2689篇
眼科学   327篇
药学   3088篇
  27篇
中国医学   3871篇
肿瘤学   574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559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624篇
  2019年   642篇
  2018年   709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589篇
  2014年   1461篇
  2013年   1201篇
  2012年   1275篇
  2011年   1529篇
  2010年   1340篇
  2009年   1274篇
  2008年   1208篇
  2007年   1278篇
  2006年   1179篇
  2005年   1242篇
  2004年   1196篇
  2003年   967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792篇
  2000年   681篇
  1999年   593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463篇
  1995年   383篇
  1994年   400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20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71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7篇
  1965年   12篇
  1959年   10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回顾上颌窦根治术后患者的长期并发症情况,归纳该术式不足,并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1年1月间行上颌窦根治术的住院病例,随访其长期并发症,包括面部麻木、面部感觉异常、肿胀(感)、鼻塞、面部疼痛、眼部不适、开口受限及复发,评价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53例患者的诊断以上颌窦慢性炎症和上颌窦瘘为主,42例(男22,女20)接受随访的患者,年龄为13。79岁f平均43岁),随访期为16~75个月,18例02.86%)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长期并发症,其中5例(11.90%)术后复发、9例(21.43%1对手术效果不满意。结论:上颌窦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复发率高。随着微创观念和功能性外科理念的发展.以及内镜、超声骨刀等新技术的应用.应以保存上颌窦功能及外形的术式替代传统的根治术。  相似文献   
992.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疾病,血液透析(HD)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将接受HD治疗>3个月的患者称为维持性HD(MHD)患者〔1〕。随着透析的发展和普及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但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Müller细胞的活化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构建小鼠DR体内模型。高糖刺激人视网膜Müller细胞株MIO-M1构建DR体外模型。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及Müller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Western blot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视网膜及细胞培养基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视网膜及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β蛋白的表达。分别或同时向Müller细胞中转染pcDNA-MEG3及miR-34a mimic对其表达进行干预。qRT-PCR检测MEG3 mRNA及miR-34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DR组小鼠视网膜中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均增多(均为P<0.05),MEG3 mRNA表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üller细胞中MEG3 mRNA表达降低(P<0.01),而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pcDNA-MEG3组中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R组小鼠视网膜及高糖刺激的Müller细胞中miR-34a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MEG3组中miR-34a表达减少(P<0.01)。与pcDNA+NC mimic组比较,pcDNA+miR-34a mimic组中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而pcDNA-MEG3+NC mimic组中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均减少(均为P<0.05)。与pcDNA-MEG3+miR-34a mimic组比较,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结论 MEG3在DR小鼠视网膜及高糖刺激的Müller细胞中表达均降低,其可通过负向调控miR-34a抑制Müller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的分泌。过表达MEG3可能成为DR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入选68例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SXBXP)和对照组,每组34例。服药12周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其中EPCs以CD34+/KDR+双标记阳性确定,对比两组患者在服药前后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及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选本研究时EPCs数量和NO水平基本相近,在接受药物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EPCs数量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两组比较,SXBXP组患者治疗后的EPCs数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63±12个/106 vs 48±9个/106,P=0.026)。麝香保心丸组患者服药12周后,血浆NO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增高(68μmol/L±9μmol/L vs 51μmol/L±8μmol/L,P=0.023)。结论麝香保心丸能够促进冠心病患者EPCs的动员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机体NO的合成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95.
中风患者的各种表现,如神昏不知人、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吞咽呛咳、烦躁易怒、或郁郁不乐,或呆傻愚笨、或二便失禁等,以现代医学眼光来看则属于运动障碍、言语、吞咽、认知、心理、二便等各种功能障碍,这是一组相互影响的综合征。以传统中医学的眼光来看,则分属于形、神两个方面。在功能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迅速蔓延,卖淫嫖娼人员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危害。为了解诸暨市卖淫嫖娼人员STD/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感染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特对2009-2011年公安机关送检的卖淫嫖娼人员STD/AIDS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造瘘管和普通硅胶管两种不同造瘘管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2012年6月将109例符合筛选条件的需要行mPCNI。处理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气囊造瘘管组(A组)和普通硅胶管组(B组),A组58例,B组51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术后和拔管前血红蛋白、肾功能、中段尿培养、结石负荷、术中手术时间、术后尿外渗、造瘘管脱落、术后出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留置造瘘管时间内平均每天的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平均术后血红蛋白变化、输血情况及介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介入、术后发生SIRS、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每天VAS评分、超过12小时的尿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平均血红蛋白变化上,术后1天和2天,A组变化小于B组,A组输血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B组。结论:mPCNL后留置气囊造瘘管可能是一种比较全面、安全和保险的选择。在保证引流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术后的输血和住院费用,降低造瘘管脱落风险,且并不增加患者术后的不适和SI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在护理查房中运用概念图对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将40名儿科护士按病区分为传统查房组(20名),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查房;概念图查房组(20名)运用概念图进行护理查房。两组均每个月查房1次,持续12个月。采用评判性思维测评量表(CTDI-CV)测量干预前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实施前两组评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特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概念图查房组除寻找真相和认知成熟度外,其他特质和总分较传统查房组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在护理查房中运用概念图,可开放思想,增强临床护士的求知欲和分析能力及系统化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结合双面胃后固定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结合双面胃后固定术的49例.在Nissen胃底折叠术完成后,将折叠部的最上部的前壁、后壁固定在弓状韧带上.记录该组患者的术前资料、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早期以及1年随访时并发症、早期复发率等.结果 无转变成开放手术,患者无院内死亡,随访中无食管周围疝形成.47例患者症状均已改善,1例患者复发而行再次手术,早期复发率2.1%.患者满意度为(92.6±9.2)%.结论 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结合双面胃后固定术能有效地预防食管周围疝形成,并将成为外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行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改良DCF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48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改良DCF方案化疗,即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5-氟尿嘧啶75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4 h(第1~5天)。21 d为1周期,至少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随访日期截止2013年2月,无失访病例。全组患者总有效率(ORR)为29.2%(14/48),疾病控制率(DCR)为87.5%(42/48),其中完全缓解(CR)1例(2.1%),部分缓解(PR)13例(27.1%),病情稳定(SD)28例(58.3%),病情进展(PD)6例(12.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5个月;不良反应为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粒细胞减低发生率为66.7%(32/48),其中III~IV度占21.8%(7/32),血小板减低发生率为20.8%(10/48),无III~IV度发生者;无严重感染、出血等治疗相关死亡。化疗后KPS评分是独立的预后影响指标。 结论:改良DC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