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49篇
  免费   903篇
  国内免费   607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693篇
口腔科学   203篇
临床医学   2293篇
内科学   1083篇
皮肤病学   178篇
神经病学   264篇
特种医学   6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181篇
综合类   4551篇
预防医学   2175篇
眼科学   271篇
药学   1902篇
  19篇
中国医学   1706篇
肿瘤学   452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785篇
  2013年   768篇
  2012年   912篇
  2011年   1000篇
  2010年   940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862篇
  2007年   790篇
  2006年   795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612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510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7篇
  1975年   8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大鼠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增殖与端粒酶活性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鼠胃黏膜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DNA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及端粒酶活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10 %NaCl混合液及 40 %乙醇灌胃建立大鼠胃癌模型 ,设立正常组、模型组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及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检测大鼠胃黏膜PCNA、DNA含量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本造模方法可诱发出浅表性胃炎 (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萎缩性胃炎 (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肠化生 (intestinalmetaplasia,IM)、异型增生 (dysplasia,Dys)、胃腺癌(gastricadenocarcinoma,GC)等病变。在大鼠癌变过程中 ,随着胃黏膜癌变的发展 ,DNA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均呈递增趋势 ,并且两者与端粒酶活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P <0 .0 1,P <0 .0 1)。结论 大鼠胃黏膜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 ,端粒酶的激活与胃黏膜组织细胞的恶性增殖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2.
五年内收治脑叶出血21例,年龄25-60天,起病均急骤,以面色苍白、抽搐、呕吐、神志障碍为首发  相似文献   
103.
视网膜母细胞瘤细针抽吸活检术的诊断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视网膜母细胞瘤细针抽吸活检术的诊断学研究许雪亮,王成业,徐和平自1987~1993年,选择性地对21眼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必须行眼球摘除手术的患儿施行了细针抽吸活检术。针吸标本和组织块标本送病理检查,以组织块病理诊断为标准进行对照;针吸细胞学诊...  相似文献   
104.
蹄铁形肾也称马蹄肾,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先天性肾脏畸形,多因合并症而被发现,无合并症者多于尸检中发现。Culp及Campbel报告,每350~1800例尸检中有1例。男女发病率比例为4:1至2:1。临床发现时最小年龄2天,最大80岁。半数发生在41岁左右。我院自1955年共处理该种畸形及并发病5例,兹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2~56岁。术前均作KUB+IVP检查,3例确诊,2例误诊。1例女性在外院剖腹产时发现右上腹一肿块,当时未进一步检查确诊。6年后因右腰部疼痛伴发烧住我科,  相似文献   
105.
新生儿窒息如抢救不及时 ,会造成脑细胞缺氧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危及新生儿的生命。纳洛酮可以逆转新生儿的无呼吸状态 ,有利于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成功。我们于 2 0 0 2年 5— 9月试用纳洛酮抢救窒息新生儿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出生后 1分钟Apgar评分 0~ 5分的窒息新生儿 2 8例 ,其中由于强直性子宫收缩引起胎儿宫内窘迫 1例 ,脐带脱垂及缠绕引起的胎儿宫内窘迫 17例 ;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引起的胎儿宫内窘迫 10例。1.2 方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14例。观察组于胎儿娩出 (…  相似文献   
106.
自制离心泵在猪原位肝移植术体外静脉转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观察自制简易离心泵和进口离心泵在猪原位肝移植术体外静脉转流中的应用.方法 28头猪原位肝移植手术,根据体外静脉转流时采用离心泵的不同将受体猪分两组, A组采用进口离心泵,B组采用自制离心泵.观察无肝前期、无肝期开始时,无肝期开始后 5,30 min 和新肝开放后 30 min 等5个时点的静脉引流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无肝期静脉引流均较充分,表现为无肝期间肠管颜色红润;转流中尿量足;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 结论该院自制的离心泵用于猪原位肝移植实验无肝期的体外静脉转流,血液引流充分,能基本替代进口离心泵用于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完全失去肝动脉血液供应后,大鼠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PBP)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游离胆总管、门静脉、腔静脉和肝总动脉,不做切断;实验组结扎肝动脉,并切断肝十二指肠韧带除门静脉以外的其它组织,阻断其它侧支血管对肝门部胆管的血液供应。术后应用计算机对大鼠肝门部组织切片进行PBP三维可视化构建,并对PBP内层微血管进行定量分析,对胆管壁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肝门部胆管分叉部位PBP平面结构显示胆管扩张,胆管壁明显增厚,壁内微血管尖细,排列紊乱,内层微血管密度减低;PBP立体构像显示空间结构紊乱,不规则,微血管细小,管壁不均匀增厚。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门部PBP内层微血管总数明显减少(P〈0.01),肝门部PBP内层微动脉数也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肝门部胆管壁呈慢性增生性炎症改变。结论 失去含氧量高的动脉血液供应时,PBP形态结构将会发生一系列改变,胆管壁组织也将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08.
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附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总结采用TVT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6.5min。拔除尿管后,19例病人控尿满意,1例仍有轻微尿失禁。术后平均随访12(3-24)个月,20例病人均无尿失禁。合并症有1例膀胱穿孔,1例术后轻度排尿不畅,2例尿频尿急。结论 TVT术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合并症少,术后康复快,是一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剂量环孢素A对肾移植病人精液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剂量环孢素A(CsA)对肾移植病人精液主要参数和精子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 :对 18例应用不同治疗剂量CsA的肾移植病人的精液进行主要参数和精子形态学分析 ,并与 12例正常男性精液进行比较。 结果 :CsA剂量在 1.5~ 3.0mg·Kg-1·d-1及 3.1~ 5 .5mg·Kg-1·d-1时 ,病人精液的主要参数与正常男性精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病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与正常男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不同治疗剂量的CsA对肾移植病人的精液主要参数无明显影响 ,但对精子形态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硝普钠结合控制性再灌注在预防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 1 4只猪随机分为对照组 (Ⅰ组 )和实验组 (Ⅱ组 )。对照组在去除肺动脉阻断 ,恢复自体血流前 ,给予控制性再灌注处理 (灌注液 :去白细胞∶改良Buckberg液 =4∶1 ,灌注压 1 8mmHg ,灌注时间 1 0min ,温度 37℃± 1℃ )。实验组在去除肺动脉阻断 ,恢复自体血流前 ,给予控制性再灌注 ,后经肺动脉以每分钟 1 .0 μg kg注入硝普钠 1 0min ,余处置同对照组。 0 .5 ,1和 2h后测血氧分压、肺血管阻力、肺顺应性及肺氧合功能变化 ,实验结束后 ,取肺组织测NO含量、MDA含量及肺含水量。结果 实验组的左肺氧合功能和肺顺应性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5 )。肺循环阻力、丙二醛 (MDA)值及肺含水量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实验组肺中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硝普钠结合控制性再灌注能明显降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起到了较好的移植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