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通过光索引导气管插管与直接喉镜插管对全麻病人咽喉部不适、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比较,来探讨与评价光索引导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方法: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光索组与直接喉镜组,每组150例,观察记录插管时间、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术后24h随诊有无咽喉部不适发生(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结果:光索引导气管插管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与直接喉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h咽喉部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直接喉镜插管,未见其他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光索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安全实用,容易掌握,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作为麻醉科、急诊科常规气管插管技术及困难气道、插管困难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光索引导气管插管与直接喉镜插管对全麻患者咽喉部不适、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比较,以及提高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来探讨与评价光索引导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方法 将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光索组与直接喉镜组,每组各15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插管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术后24h随诊有无咽喉部不适发生(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情况.结果 光索引导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直接喉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h咽喉部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直接喉镜插管,未见其他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光索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安全实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增加插管前后护理与麻醉的配合,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下食管手术病人围术期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磷酸果糖激酶(PFK)及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和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浓度的变化。方法 32例择期行开胸食管手术病人,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例。Ⅰ组采用异氟醚吸入全麻,维持异氟醚呼气末浓度1.2-1.6MAC;Ⅱ组采用异氟醚吸人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维持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6-0.8MAC。于麻醉前手术当天8:00 am、手术90min、术毕60min及术后第1天(8:00 am)和第2天(8:00 am)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浆MDA和GSH浓度以及红细胞内AR、G-6PD和PFK活性。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Ⅰ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浆MDA浓度及红细胞G-6PD、AR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血浆GSH浓度及红细胞PFK活性降低(P<0.05)。Ⅱ组以上各参数在术后第1天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方法可减轻手术创伤对红细胞糖代谢和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行改良腭咽成形术(H-UPPP)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OSAHS行H-UPPP患者按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术后快速康复(ERAS)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ERAS组在此基础上采用ERAS理念加强围术期护理,包括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后尽早活动、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结果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ERAS组患者满意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促进OSAHS患者H-UPPP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住院总费用,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部硬膜外麻醉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I组和E组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E组患者诱导前T8~9椎间隙穿刺硬膜外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5ml(不加肾上腺素)试验量,再注入利多卡因5~8 ml将阻滞平面调节到T4,以后每小时追加5~8 ml。于麻醉前30 min(T0)、手术90min(T1)、术后60min(T2)及术后1d(T3)、2d(T4)检测血糖(Glu)、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血浆一氧化氮(NO)、血浆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两组Glu明显升高(P0.05),T3时I组AR、G-6PD、CAT活性与MDA浓度明显升高,NO、GSH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I组比较,T3时E组Glu、AR、G-6PD、CAT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GSH-Px、SO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可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相似文献   
16.
17.
乌司他丁在肝移植术中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背驮式肝移植手术中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PBOLT)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UTI组(n=20)。于麻醉后开腹前,无肝前期12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5、60、120min6个时点分别采颈内静脉血和尿样比较两组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β2-微球蛋白(Uβ2-MG)水平。结果与无肝前期相比,无肝期和新肝期对照组血和尿中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性升高(P<0·05),UTI组各项指标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背驮式肝移植手术中体内发生的急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麻醉对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腹腔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采用异氟烷吸入全身麻醉;B组采用异氟烷吸入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30min(T0)、手术90min(T1)、术后60min(T2)及术后第1天(T3)、2天(T4)测定血糖(BG)、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浓度及磷酸果糖激酶(PFK)、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结果与T0比较,T1-T3两组BG均显著升高(P<0.01);T3时A组BG显著高于B组(P<0.05)。与T0比较,A组T3时,MDA与GSH浓度显著升高(P<0.05),PFK活性显著下降(P<0.05),G-6PD和AR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B组的变化趋势虽与A组相似,但与T0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异氟烷全麻比较,异氟烷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手术创伤对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麻醉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余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麻醉药物可直接影响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临床应用中除应考虑某些药物与免疫抑制密切相关外,也应知晓部分麻醉药物所具有的抗炎效应及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辅助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舌减容联合选择性鼻腔扩容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等。 方法 回顾分析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3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164例中重度OSAHS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患者。观察组在充分围手术期准备的基础上,采取低温等离子辅助改良UPPP、舌体舌根减容以及选择性鼻腔扩容术,对照组常规UPPP加鼻腔扩容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情况等指标。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7%和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和51.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有手术适应证的中重度OSAHS行低温等离子辅助改良UPPP联合舌减容和选择性鼻腔扩容术,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但术后1年以上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