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143篇
特种医学   3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levels of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in three regions of rat brain were assayed in 62 rats.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ligation was donein 50 rats.Half an hour before ligation 26 rats weregiven 10 g/kg of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RSM);24 rats were given same volume of normalsaline as controls.A sham operation wasdone in 12 rats.Half an hour(n=30)and 3hours(n=32)after operation,the rats were quicklydecapitated.VIP levels were assayed in cerebralcortex,hippocampus and caudate nucleus,in salin-treated animals,VIP levels of cerebral cortex andcaudate nucleus at 3 hou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sham-operated group.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RSM-treated and sham-operated groups.The preliminaryresults suggest that VIP may be involved in thepathophysiological procedures of cerebral ischemiaand RSM may attenuate the dysfunction of VIPduring cerebr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22.
最近的研究提示散发性包涵体肌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炎性反应、细胞变性、异常蛋白聚集、线粒体异常等有关,对于包涵体肌炎的诊断主要依赖病理诊断,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效。本文就包涵体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有关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3.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及与帕金森病(PD)的区别。方法对50例VP及118例PD住院或长期门诊随访患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归纳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VP发病年龄大于PD;多以肌僵直-少动起病;临床上以对称性铅管样肌僵直-少动为主,静止性震颤少见;可伴锥体束损害表现和智能障碍、尿失禁。VP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基底节、脑室周围多发腔隙性梗死;而单纯PD无脑梗死改变。结论VP发病可能与长期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有关;VP临床表现与PD存在不同;脑MRI或CT检查对两者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患的临床、电生理特点,评价电生理在诊断SCD的价值。方法:收集33例解放军医院临床确诊的SCD患临床资料。28例测血浆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所有患行肌电图、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查,11例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6例行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采用美国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所有针极肌电图均正常,运动神经传导异常32根,感觉神经传导异常52根,胫神经SEP异常58侧,VEP异常14侧,BAEP异常5侧。血浆维生素B,:低于正常21例,叶酸低于正常7例。经统计学处理病程与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相关系数pearson=0.036,P=0.84,无明显相关。红细胞比容与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相关系数pearson=0.395,P=0.023。结论:临床诊断SCD要综合各项实验室检查,而神经电生理对SCD的病变部位的判断、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均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特点.结果 本组65例CVST患者中,25例(38%)患者仅表现为单纯颅高压;头面部局部或全身感染者13例(20%);贫血4例(6%);服用避孕药史4例(6%);结缔组织及相关疾病4例(6%)(Behcet's病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蛋白C缺乏2例(3%).9例急性患者的头颅CT平扫发现,2例存在"稠密三角征",3例存在"条带征".亚急性患者头颅MRI显示,静脉窦内主要为T1、T2高信号(33%,4/12).MRI发现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患者静脉性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38%(3/8)、33%(4/12)及18%(6/33).在行MRV检查的12例患者中,均发现静脉窦充盈缺损或中断(100%).DSA检查发现66%(40/61)累及2个或2个以上静脉窦,11%(7/61)累及大脑浅(深)静脉.结论 CVST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主要为颅高压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头颅CT及MRI分别对急性,亚急性CVST静脉窦内的血栓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MRV可快速、无创地诊断CVST.若以上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应尽快行DSA检查,尤其是大脑浅(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特发性多发性肌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CD152、CD80、CD86表达,进一步分析共刺激分子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分三组,即健康对照者(HC,n=5)、特发性多发性肌炎组(IPM,n=8)和肌营养不良组(MD,n=8),后两组患者均经肌肉活检酶组织化学确诊。三组患者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CD4+CD28+、CD8+CD28+、CD152、CD80、CD86表达,并计算出CD4+CD28-、CD8+CD28-表达。结果与HC组比较,IPM组CD4+CD28+表达降低(31.9±6.6 vs 39.5±6.9,P〈0.05),其所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亦明显下降(92.2%±6.2% vs 98.1%±0.7%,P〈0.05),与之相反的是CD4+CD28-表达明显升高(2.0±1.8 vs 0.6±0.2,P〈0.05)。IPM组CD4、CD8表达及CD8+CD28+/CD8百分比与HC组无明显差异,CD8+CD28-表达则呈上升趋势。IPM组CD152较HC组明显升高(18.5±13.8 vs 7.1±1.2,P〈0.05),各组间CD80表达无明显差异,CD86以IPM组最高(6.8±1.9 vs 4.6±1.7,P〈0.05)。结论IPM患者外周血CD4阳性的T细胞表面的CD28表达下降,但CD152和CD86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27.
脑脊液肿瘤标志物医学参考值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脑脊液肿瘤标志物医学参考值范围.方法 共110例除外原发肿瘤及脑膜癌病患者,采用罗氏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上述患者脑脊液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9-9(CA19-9)、癌抗原72-4(CA72-4)、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甲胎蛋白(AF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含量.结果 (1)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CEA<0.573 μg/L、CA125<2.591 U/ml、CA15-3<2.045 U/ml、CA19-9<2.272 U/ml、CA72-4<1.252 U/ml、CYFRA21-1<1.44 ng/ml、AFP<0.968 μg/L、NSE<57.666.g/ml、SCC<0.5μg/L、HCG<0.769 U/L.(2)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3)性别对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无影响(P>0.05).结论 建立了脑脊液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CA19-9、CA72-4、CYFRA21-1、AFP、NSE、SCC和HCG的医学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28.
29.
5-羟色氨酸治疗缺氧后肌阵挛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氧后肌阵挛 (Lance Adams’病 )临床上甚罕见。现报告1例常规抗癫痫药物无效 ,5 羟色氨酸 (5 HTP)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的患者如下。1 病例 男 ,34岁。因意识不清 10天、发作性肢体抽动 6 5天于 1999年 11月 2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8月 17日因患“急性会厌炎”静滴青霉素出现过敏反应 ,呼吸骤停 3分钟 ,期间有短暂的心律失常。当时紧急插管后自主呼吸恢复 ,但一直昏迷 ,频繁发作全身抽搐。给予脱水降颅压、抗癫痫及对症治疗 10天后 ,病人渐苏醒 ,但出现言语不清 ,发作性全身不自主抽动 ,以面、颈、四肢为著 ,自主动作或声光…  相似文献   
30.
抗凝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成林  蒲传强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4):1231-1232
抗凝治疗曾被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预防和急性期的治疗。但是根据近年来临床随机实验的结果,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在很多情况下应用抗凝治疗是没有证据支持的。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审慎选择抗凝治疗的适应证,严格监测凝血指标,以获得确切疗效,并将出血并发症控制在最低程度。本文重点介绍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恰当选择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