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α-methylacy-CoAracemase,P504s)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方法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观察57例前列腺腺癌标本及399例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中P504s、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表达。结果57例前列腺腺癌标本均有PSA的阳性表达(++~+++),54例可检测到P504s阳性表达,癌细胞胞质内可见阳性着色较深的颗粒状物,P504s染色阳性率为94.7%(54/57),其中弥漫阳性率(+++)为54.4%(31/57),3例阴性表达P504s(5.3%)。99.5%(397/399)的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未见P504s阳性表达,P504s在前列腺腺癌和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10,P〈0.01)。P504s的表达程度与标本的获取手术方式及Gleason分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X2=29.44,P〉0.05)。结论P504s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前列腺腺癌的参考指标,具有较佳的敏感性(94.7%)和特异性(99.5%)。  相似文献   
22.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为"针眼"或"偷针眼"。以眼睑红肿、疼痛为主,少数患者伴有恶寒、发热、疼痛等症状。笔者运用刺血疗法治疗麦粒肿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均来自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5~61岁,其中15-28岁25例,29~61岁11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13天。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FK506)在肾移植术后早期(术后前3个月内)的临床应用,FK506在我国器官移植的应用积累资料。方法:对63例接受同种异体尸肾移植的受者采用了FK506为基础的三联药物免疫抑制治疗,监测急性排斥的反应发生率以及各种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发生急性排斥反应8例(13%),其中移植肾破裂出血并切除移植肾1例,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其副作用主要为震颤19例(30%),腹泻10例(16%),恶性呕吐6例(10%),血糖升高5例(8%),失眠5例(8%),头晕4例(6%),外周白细胞减少4例(65),胸痛2例(3%),皮肤瘙痒2例(3%),调低剂量后症状可减轻,结论:在肾移植术后早期,FK506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神经阻滞术和直肠内灌注2%利多卡因凝胶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疗效。方法160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84例,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于前列腺基底部,左、右两侧精囊与前列腺交接处分别注射1%利多卡因5ml;B组患者76例,于活检前5min直肠内灌注2%利多卡因凝胶10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在穿刺活检术中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t=0.73)、PSA水平(t=0.34)和前列腺体积(t=0.5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VAS评分0~3分者76例,4~5分者6例,6~10分者2例。B组患者则分别为48例、18例、10例。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值分别为1,2分、2.6分,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73,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的不良反应。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神经阻滞术的镇痛疗效明显优于直肠内灌注2%利多卡因凝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复杂胆囊三角病变的LC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0年采用顺一逆结合法处理复杂胆囊三角区病变79例。结果 79例复杂胆囊三角病变,仅二例中转开腹,一例系十二指肠与胆囊颈部致密粘连,另一例系Mifizzi综合征,结石嵌入胆总管,已形成内瘘。结论 绝大多数复杂胆囊三角病变,均能顺利完成LC术。  相似文献   
27.
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160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 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160例直肠指诊阳性和 (或 )PSA >4ng/ml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 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即在标准的经直肠超声引导 6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同时 ,增加前列腺中间部位及前列腺两侧旁正中线远侧的穿刺点数 ,共穿刺活检 13点。将增加的 7点活检部位病理结果与标准的 6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进行比较。 结果  160例患者中确诊为前列腺癌者 5 6例 ( 3 5 % )。 5 6例患者如按 6点穿刺方法 ,将有 12例患者漏诊 ,占 2 1%。 16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 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  相似文献   
28.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自 1991年 7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我院采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 32 4例35 6侧 ,其中治疗失败 2 9例。现分析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失败 2 9例 ,31侧。男 13例 ,女 16例。年龄 2 4~ 6 8岁。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 5侧 ,中段 11侧 ,下段 15侧。结石最大径 6~ 31mm ,平均 14mm。结石停留时间 7d至 8年 ,平均 4 .3个月。结石合并集合系统扩张 2 8侧 ,输尿管炎症水肿肉芽形成12侧 ,息肉生长 6侧 ,管腔狭窄 5侧 ,严重迂曲 3侧 ,肾盂感染 1侧 ,肾萎缩 1侧。失败原因包括 :不能入镜 8侧 ,管腔相对狭窄 5侧 ,迂曲 3侧 ,均不能接近结石 ;…  相似文献   
29.
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的疗效。方法 6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结石直径0.4-1.0cm。对照组给予氟罗沙星(0.2g2次/d)及尿石通(4g3次/d)治疗;坦索罗辛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0.4mg,1次/d)。所有患者观察2周。结果对照组排石率为40%(12/30),坦索罗辛组为排石率83%(25/30),两组比较排石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排石时间于对照组、坦索罗辛组分别为10.20±2.13d、5.52±1.87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周内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镇痛治疗者分别为8例(27%)、和2例(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2周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方面安全性高,并能明显提高排石率。  相似文献   
30.
逆行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附23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逆行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4年10月-2010年10月2316例病人2468次逆行输尿管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的并发症发生率7.1%(165/2316),操作失败78例(3.4%);结石移位至肾盂26例(1.1%);输尿管损伤30例(1.3%),其中膀胱壁内段穿孔形成输尿管黏膜下隧道9例(0.4%)、全层穿孔14例(0.6%)、部分断裂4例(0.2%)、黏膜撕脱3例(0.1%);输尿管内双J管移位10例(0.4%);16例(0.7%)出现早期术后并发症,包括严重感染5例(0.2%),持续较严重的血尿6例(0.3%),较严重的肾绞痛5例(0.2%);5例(0.2%)出现远期并发症,包括输尿管狭窄3例、持续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2例.大部分的手术并发症(124例,75.2%)发生在操作者使用输尿管镜的最初2年中.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术中操作技巧,采用正确的对应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s To summarize the complications of retrograde rigid ureteroscopy as well as their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2316 patients accepting retrograde rigid ureteroscopy from Oct 2006 to Oct 2010 were evaluated retropspectively. Results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7. 1% (165/2316). The complications consisted of the ureteroscopy failure (78 cases, 3.4% ), migration of calcali (26 cases, 1. 1% ), ureteral injury (mucosal false passage [9 cases, 0.4% ], ureteral perforation [ 14 cases, 0.6% ], ureteral part fracture [4 cases,0. 2% ], ureteral avulsion [ 3 cases, 0. 1% ] ), migrated double-J stent ( 10 cases, 0. 4% ). Farly complications were described in 0.7% ( 16 cases): sepsis (5 cases, 0.2% ), serious persistent hematuria (6 cases, 0.3% ), serious renal colic ( 5 cases, 0.2% ). Late complications were ureteral stenosis ( 3 cases, 0. 1% ) and persistent vesicoureteral reflux (2 cases, 0. 1% ). Most (75.2%) of th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he first 2 years of that operators used the ureteroscopy. Conclusions Strictly mastering surgical indications, strengthening preoperative training and mastering the surgical technique, taking correct measure is the key to reduce the failure rate and complications of ureterosco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