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前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方法很多 ,但实践中判定胰岛素抵抗并不容易 ,原因是缺乏简单实用的测定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SI)的方法 ,世界公认的测定机体胰岛素抵抗的“金标准”是 2 0世纪 70年代 De Fronzo等[1] 创立的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 ( euglycemic insulin clamp) ,但因其所需设备和检测费用昂贵 ,难以推广。Bergman[2 ] 提出的最小模型计算公式 ,是另一种较为公认的胰岛素敏感性测定方法。另外 ,稳态模型因方法简单 ,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主要是先以减少样本数的最小模型评估正常人、单纯性肥胖…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变化的意义。方法根据骨密度(BMD)检查结果,选择46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妇女,采用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骨钙素(BGP),ELASA法测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应用利塞膦酸钠5mg/d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IL-6、TNF-α水平下降,血清BGP水平及尿NTX/尿肌酐(Cr)水平降低,BMP上升。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两组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塞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IL-6、TNF-α的产生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3.
268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糖耐量正常(NGT)的一级亲属,根据HbA1C水平分成3组,发现HbA1C较高水平(5.4%~5.8%)的2型DM患者NGT的一级亲属中,代谢综合征(MS)的组成成分有升高现象,提示该组人群可能易患MS。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男女腹部皮下脂肪组织、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a(TNF-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表达。方法选择30例择期外科手术患者,男15例,女15例,用RT-PCR法检测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和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TNF-a、PPARγ2 mRNA表达。结果(1)男性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显著低于女性,网膜脂肪组织中TNF-a mRNA显著高于女性(均P〈0.05)。(2)女性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高于其网膜脂肪组织,男女网膜脂肪组织中TNF-a mRNA均高于各自的皮下脂肪组织(P〈0.05~0.01)。(3)男女间皮下脂肪组织和网膜脂肪组织中PPARγ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和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TNF-a mRNA的表达可能存在性别差异,而PPARγ2 mRNA表达的性别差异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人脂联素基因(apM1)H241P突变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72例无亲缘关系的安徽省汉族老年人,其中糖耐量正常者168例(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204例(糖尿病组);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ell)估测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apM1基因突变进行初筛分析,并对不同带型的标本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1)糖尿病组发现apM1基因H241P突变8例(3.9%),对照组中仅发现1例(0.6%);(2)9例突变携带者均为肥胖症患者,均正在服用调脂药,8例服用降压药,4例与遗传有关。结论apM1基因H241P突变与安徽省汉族老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6.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2例绝妇女及其中10例应用利维爱治疗前后的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绝经后血浆β-EP水平较育龄妇女黄体期显著下降。应用利维爱(1.25mg/日)治疗后血浆β-EP及血清雌二醇显著上升,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显著下降,同时潮红潮热等症状缓解。结论:(1)绝经后卵巢激素减少,内源性鸦片肽戒断可能与绝经后某些症状有关;(2)利维爱能提高血浆β-EP水平,改善绝经后症状。  相似文献   
27.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以二甲双胍为对照,评价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在5个中心共收集227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吡格列酮组(113例,服用盐酸吡格列酮30mg,每日1次),和二甲双胍组(¨4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250mg,每日2次),治疗期12周.结果用药12周后,与基础值相比,吡格列酮组空腹血糖下降1.42±1.93mmo1.L-1(13.41%±18.65%),餐后2h血糖下降4.42±3.96mmo1.L-1(26.94%±21.32%),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80%±1.57%;二甲双胍组,空腹血糖下降1.62±2.17mmo1.L(15.45%±20.13%),餐后2h血糖下降值3.89±3.75mmo1.L-1(24.27%±21.54%),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89%±1.39%.两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值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用药12周后,吡格列酮组,降低空腹血糖显效率40.66%,有效率75.82%,降低餐后2h血糖显效率51.38%,有效率86.24%二甲双胍组,降低空腹血糖显效率53.85%,有效率82.42%,降低餐后2h血糖显效率46.23%,有效率77.36%.两组间比较显效率和有效性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未出现严重肝功能异常病例.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耐受性好,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88名安徽合肥地区健康绝经后妇女,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BMD),并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分析ER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ER基因型分布频率PP(13.2%)、Pp(45.8%)、pp(40.9%),XX(5.21%)、Xx(31.6%)、xx(63.2%),联合PvuⅡ和XbaⅠ这两种基因型后得到:PPXX(5.6%),PPXx(3.8%),PPxx(6.3%),PpXX(1.4%),PpXx(23.3%),Ppxx(25%),ppxx(34.7%),未检测到ppXX及ppXx型。PvuⅡ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腰椎BMD相关,PP基因型腰椎BMD显著低于pp和Pp基因型(P〈0.05),ER基因P等位基因是一种有益于骨量的基因型。Xba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各部位BMD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联合分析PvuⅡ和Xba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BMD相关性发现,有Px单倍型的妇女腰椎部位的BMD显著低于无此单倍型的妇女(P〈0.01)。结论ER基因PVuⅡ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腰椎BMD有相关性,PP基因型妇女腰椎BMD减低,而具有Px单倍型的ER基因可能对BMD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预测不同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子及股骨颈骨密度(BMD)情况下10年骨折风险性的差异,探讨筛查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方法。方法应用FRAX的中国大陆子模型软件,综合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计算单一危险因子或多重危险因子在联合或不联合BMD的条件下预测骨折风险性。结果随着BMD下降、骨折危险因子增多,1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增大。不同骨折危险因子和BMD配对时骨折风险性不同,当BMD未达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而合并部分危险因子时的骨折风险性大于BMD的T值达-2.5SD但无危险因子时的骨折风险性。结论 FRAX模型使原来单凭BMD转向综合各类危险因子评估长期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性,在无条件行BMD检测地区可用以筛查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0.
非胰岛细胞瘤性低血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逸青  章秋 《医学综述》2013,(2):236-239
非胰岛细胞瘤性低血糖(NICTH)是一种胰岛细胞瘤以外的其他肿瘤导致的低血糖症。肿瘤组织分泌过多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一种前体形式物质,因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大多数文献称之为big-IGF-Ⅱ,它能产生类胰岛素样活性,故目前认为是导致患者反复出现低血糖的病因。诊断上主要依靠高水平的big-IGF-Ⅱ测定。NICTH的治疗方式较多,但治愈手段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组织。现就NICTH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