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7篇
  3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胆囊癌中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胆囊癌组织中两种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计数(MVC)的关系和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间胆囊癌手术切除标本存档蜡块 49例。其中男 2 4例 ,女 2 5例 ;男性年龄 (62 .0± 9.8)岁 ,女性年龄(5 4.5± 9.3 )岁。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腺癌 ,其中乳头状腺癌 6例 ,占 12 .2 % ,其余 43例腺癌的分化程度为 :高分化 16例 (3 2 .7% ) ,中分化 17例 (3 4.7% ) ,低…  相似文献   
92.
93.
单孔腹腔镜技术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微创技术,是在常规腹腔镜技术基础之上的提高,通常仅在脐部建立一个小切口来完成手术操作,术后脐部瘢痕隐蔽,可以满足更高的微创和心理需求[1-2].但由于单孔条件下操作难度增大,目前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尚处在探索阶段,尤其在操作难度较大的右半结肠手术中,单孔腹腔镜还有待积累和总结经验[3-4].我们于2010年4月-2012年3月行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苏励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主任。苏教授从医20余载,对风湿病悉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审证细微,用药灵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有着独特经验,疗效颇佳。兹试将临床随师诊治SLE之经验笔记加以归纳整理,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95.
低血糖脑病是常见临床急症,其中以精神障碍,肢体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低血糖脑病易误诊为癔病、脑梗死,其发病机制与脑梗死截然不同,因此及早识别低血糖脑病,抓住抢救时机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与十二指肠憩室的关系.方法 利用X线钡餐透视观察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组、胆囊胆固醇结石组、胆囊息肉样病变组及对照组(非胆胰系统疾病)患者十二指肠憩室的发生率,并结合十二指肠镜的检查结果对钡餐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十二指肠憩室发生率达37%(26/71),而其余3组显著低于前者(χ2=9.86,8.39,11.64,P<0.05).十二指肠镜与钡餐检查结果吻合率达76%(13/17).结论 十二指肠憩室是导致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7.
活血潜阳法治疗中风先兆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指导下,初步研究应用活血潜阳法治疗中风先兆证的疗效.方法 中风先兆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活血潜阳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栓素B2(TXB2 )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 活血潜阳方与阿司匹林片联用后,总有效率为90%,优于单用阿司匹林片组的70%(P<0.05).两组治疗12周后均可显著改善血浆TXB2水平(P<0.05),且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12周后血浆6-keto-PGF1α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活血潜阳法能有效控制中风先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TXB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8.
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形成原因的阶段性研究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多角度研究及探讨胆管色素结石的成因。方法1997—2006年10年间围绕原发胆管结石成因的研究包括对胆管结石及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电镜观察:对胆管结石术后病人,放射性核素检测肠胆反流;同样利用该同位素,检测胆系病人肠道通透性;使用金黄地鼠制造胆囊色素结石模型,观察内毒素含量及二胺氧化酶变化,评价肠道黏膜通透性与胆结石的关系;调查胆管结石与胆囊切除术间的关联;观察门奇静脉断流术前后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变化;研究肠胆反流及胆汁排出速度的变化对胆管结石形成影响;钡餐造影研究十二指肠降段憩室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间的关联;观察药物对Oddi括约肌收缩及胆道压力的影响。结果对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结石及胆汁细菌培养表明,胆石中需氧菌阳性率29/30(96.7%);胆汁中需氧菌阳性率33/35(94.2%)。经扫描及透射电镜亦观察到结石内有细菌存在。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胆道残石病人中44/123(35.8%)存在明显的肠液反流。胆管色素结石病人肠壁通透性明显升高。胆囊色素结石模型提示金黄地鼠血清中内毒素含量显著高于造模前水平,二胺氧化酶测试亦表明肠黏膜通透性显著升高。调查发现618例胆管结石病人中既往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者约占12%。切断迷走神经可使消化间期Oddi括约肌张力减低,餐后Oddi括约肌舒张延迟。核素显像对EST前后胆汁排出情况的研究发现,Oddi括约肌切开后胆汁排出明显加快。钡餐造影显示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在胆管色素结石病人中的发生率较高。多种药物可影响Oddi括约肌的运动功能。结论Oddi括约肌受神经体液因素影响,其结构、功能异常是诱发肠胆反流、胆道感染乃至胆管色素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细菌易位亦与胆管色素结石的形成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各种胆道疾病,尤其是胆管胆色素结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所进行的逆行胰胆管造影或Oddi括约肌切开术的178例病人,根据胆道疾病的种类分组并观察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的关系。结果:81例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病人中有44例存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54.32%);8例胆管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中有4例(50.00%);33例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病人中有7例(21.21%);21例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性狭窄的病人中有3例(14.29%);22例肝内胆管癌、乳头癌及胆管末端癌病人中有1例(4.54%);13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或SOD组中有5例(38.46%)。结论:胆管胆色素结石病人同时患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者明显多于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组、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症狭窄组及胆管末端癌和乳头癌组,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和其可能导致的Oddi括约肌结构及功能异常,可能是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销售联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惰性对于人来讲生而有之——非洲海岸线上生活着一个部落,面包树是他们很容易获得的食物,只要结成果实就会掉下来,果腹且口感不错。于是他们不再狩猎,不再耕种,渐渐的反而发生了种族意义上的倒退。人天生就有种惰性,没有竞争,就会固步自封,或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或逐渐消沉,安于现状。但在这个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