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96例,简单随机法分为rhPro-UK组(n=48)与联合组(n=48)。rhPro-UK组采用rhPro-UK,联合组采用rhPro-UK+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酸(LDH)]水平、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85.42%(41/48)高于rhPro-UK组66.67%(32/48,P<0.05);与rhPro-UK组比较,治疗后联合组CK、CK-MB、LDH、TG、TC、LDL-C水平更低,HDL-C水平更高(P<0.05);联合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0.42%(5/48)与rhPro-UK组6.25%(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DNA—PKcs和ERCC1表达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9例上皮性卵巢癌和16例正常卵巢组织中DNA-PKcs和ERCC1的表达。结果DNA-PKcs和ERCC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61%和53.54%,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DNA-PKcs和ERCCI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08,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DNA-PKcs与ER.CCl共表达,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CA125半衰期、残留灶直径均与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表达、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残留灶直径均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NA-PKcs和ERCC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联合检测DNA-PKcs与ERCC1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测卵巢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4.
<正>椎管肿瘤是指生长于脊髓本身和脊髓相邻近的组织(如神经根、硬脊膜、血管及脂肪组织等)的原发或者转移性肿瘤的统称。发病率国内报道占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2.5%。脊髓肿瘤好发于髓外,可见于脊髓的任何节段和马尾神经。现对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32例脊髓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治疗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合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病例,对其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转归等进行讨论.结果:27例采取保守综合治疗,其中20例1个~12个月随访积液好转或自愈,2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7例钻孔引流患者,有1例在住院期间治愈,其余患者在出院时未见减少,其中4例1个~6个月随访积液好转或自愈;2例在住院期间行小骨窗开颅清除积液,将囊壁广泛切开,术后6个月随防痊愈;2例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术后6个月随访,积液未见明显减少,但患者颅高压症状消失.结论: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患者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积液量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临床症状轻微者可采用综合治疗.对于积液量多,颅高压症状明显及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宜采用手术治疗.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分析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在颅脑损伤后1~3d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按照是否出现血清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异常分为正常组(n=60)与异常组(n=49),对影响血清垂...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Chiari畸形Ⅰ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晋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7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临床资料。选择性采用后颅窝小骨窗减压、改良硬脑膜成形、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等方法,解除神经压迫,恢复正常脑脊液循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55.5个月,根据末次随访结果,按Tator标准评估疗效,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MRI评估脊髓空洞变化情况。 结果全部病例均行后颅窝小骨窗减压、寰枕筋膜松解术。单纯小骨窗减压9例,小骨窗减压改良硬脑膜扩大成形术21例。行小骨窗减压改良硬脑膜扩大成形术并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7例。按Tator标准,本组患者中19例为优(51.4%),12例为良(32.4%),6例为差(16.2%),有效率(优+良)83.8%。28例患者合并脊髓空洞症,其中18例空洞缩小,5例空洞消失,5例无明显变化。术后无感染病例,皮下积液者4例,脑脊液漏者1例。 结论扩大后颅窝容积,解除神经受压,重建枕骨大孔区脑脊液循环通路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的基本原则。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性采用后颅窝小骨窗减压、改良硬脑膜成形、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等方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脑膨出患者早期纠正脑膨出并实施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晋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3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脑膨出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头颅CT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纠正脑膨出的同时,早期成功实施了颅骨修补术。患者均恢复顺利,无颅高压表现,无死亡病例。术后头颅CT示脑膨出及脑组织移位纠正,部分患者mRs评分较术前降低。 结论针对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同原因引起的脑膨出,早期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脑膨出,同期实施颅骨修补,在临床上切实可行,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