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正> 目前超声检查广泛用于临床及健康人群的检查,对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检查作用甚大。超声可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脏器之间的邻近关系和脏器内的异常改变。为受检者和临床医师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收集我院1999年通过对220例中  相似文献   
62.
目的:超声观察正常人群及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变化。方法:对10例正常人群及15例腭裂术后,在静止和“i”音时进行超声观察,通过声像图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群腭咽闭合功能Ⅰ度9例,占90%,Ⅱ度1例,占10%。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Ⅰ度8例,占53.7%,Ⅱ度5例,占33.3%,Ⅲ度2例,占13.4%。结论:正常人群及腭裂术后大部分病人,腭咽闭合功能良好。只有少数病人腭咽闭合功能差,因此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声像图的改变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4岁,以左下腹部阵发疼痛10 d就诊,以左肾囊肿与输尿管下段结石待查收住院.患者曾在当地医院B超检查,诊断:左肾囊肿,输尿管下段结石未处理而转院.体格检查:T、P、R、BP正常,患者神志清,发育正常,营养佳.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四肢及脊柱正常.神经生理反射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腹部平软,腹肌及腰旁肌无痉挛,腹部及肾区无触痛及压痛,输尿管各段无压痛.  相似文献   
64.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65.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66.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不同年龄女性乳房保健意识、乳房自检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乳房保健宣教提供参考。方法以非概率抽样法在苏州地区获取女性方便样本250名,年龄19~65岁,根据年龄分为5组。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数据。结果调查对象中规律进行乳房自检者仅占4.8%,居住地、职业、婚姻、年龄对乳房自检状况有显著影响,不同年龄组对乳房保健、乳房自检、乳房疾病的了解差异有显著性,各组均将专题讲座或专家咨询列为了解乳房保健的首选途径。结论苏州地区女性乳房疾病关注度、乳房保健意识和乳房自检率普遍较低。积极开展乳腺癌一级预防,进行有效健康宣教非常重要,呼吁更多专家深入基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医嘱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10月每月医嘱约150份(占当月医嘱总数的2%),共计1 519份,分析医嘱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医嘱比例。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168份,占所抽查医嘱的11.05%。其中用法用量不准确73份,占不合理医嘱的43.45%;超剂量使用药物69份,占不合理医嘱的41.07%;存在配伍禁忌18份,占不合理医嘱的10.72%;违反药品禁忌证4份,占不合理医嘱的2.38%;特殊人群用药不合理4份,占不合理医嘱的2.38%。结论:住院医嘱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医院需加强医嘱点评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为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收集陕西省肿瘤医院医院2015年上报的376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物所致ADR居首位(55.59%);以静脉给药(92.81%)引起的ADR最常见;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皮肤/附件、全身系统,绝大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培训和监测工作,发挥好临床药师的作用,提高医院不良反应上报质量。  相似文献   
70.
红花的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首次采用以药效为导示的差示血清色谱法探索红花在大鼠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比较红花提取物及服用红花提取物后最大药效时刻、最小药效时刻的含药血清色谱图,探索红花在血瘀大鼠体内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结果:血瘀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28个,其中20个成分为红花原形成分,其余8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结论:红花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很可能出自血清中的28个药源性成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红花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