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本文探讨了血标本预先离心与否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心肌酶化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种血标本预先不经过离心处理与经过离心处理后,在冰箱内保存相同时间,所测得的乳酸脱氢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因此,建议临床上对不能及时送检的血标本应先经过离心处理,提取血清后再放入冰箱内保存,以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
乳癌根治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患侧上肢功能障碍,除与手术切除的程度和操作技巧有关外,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内容。通过对30例病人的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0例,均为女性,年龄26~72岁。通过早期功能锻炼,均能痊愈出院。1.2方法:第一阶段:术后24h开始,指导病人做伸指、握拳动作,以活动腕关节。每日4次,每次做10下。第二阶段:术后2~3d,做前臂伸屈运动,坐位练习屈肘、屈腕。每日4次,每次做10下。第三阶段:术后4~5d,练习上肢慢慢伸直,内收,屈伸肩关节,抬高至90°。第…  相似文献   
93.
慢性阻塞性胰腺炎(COP)具有上腹部间发剧痛、病史漫长,以及患者长期处于病发状态等临床特点。本文介绍3例诊治经过并讨论有关问题。1 病例介绍例1.男,64岁。间发上腹剧痛22年。每  相似文献   
94.
股骨颈骨折104例分析王钦刘磊韩德军(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外科临沭县276700)关键词骨折;股骨颈;损伤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常见损伤,其不愈合率及股骨头坏死率较其他部位骨折都高。现将我院1988~1992年资料完整的104例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及...  相似文献   
95.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进行“四化”建设的根本方针。党和政府一再指出各行各业都必须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卫生部门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虽然它不创造产品价值,但存在国家投资、资金使用、物质消耗、劳动消耗等经济活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94例择期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和阿芬太尼组,每组各47例.舒芬太尼组麻醉维持阶段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阿芬太尼组采用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T0)、术中5 min(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10 min(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皮质醇(Cor);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T2时HR、MAP和血清Cor水平较T1时升高(P<0.05);阿芬太尼组T0~T3时HR无明显变化(P>0.05),T2时MAP、血清Cor水平较T1时升高(P<0.05);两组间T0~T3时HR、MAP、血清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短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不良反应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LC术中采用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在稳定血流动力学和减轻手术应激方面效果相当,但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恢复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少更轻.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中富马酸酮替芬、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亚麻酸、亚油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95∶5),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 nm(富马酸酮替芬、盐酸麻黄碱、亚麻酸、亚油酸)、370 nm(呋喃西林);柱温40℃;流速1.0 mL·min-1。结果:富马酸酮替芬、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亚麻酸、亚油酸与相邻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r > 1.5);这5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7 ~ 0.743、1.265 ~ 3.795、0.052 ~ 0.156、0.156 ~ 0.468、0.074 ~ 0.221 mg·mL-1(n =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4%、99.49%、100.6%、98.95%、98.78%(n = 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8.
目的:应用心肌ECT灌注断层显像和门控左心室核素功能显像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的心肌摄取99Tmc-MIBI和心室功能变化。方法:对陈旧性心梗64例、正常对照组30例和心绞痛组(AN)76例分别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和门控左心室核素功能显像,对左心室舒缩功能参数进行组间协方差分析,并比较组间心肌摄取异常病灶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OMI组心肌摄取异常病灶多发者居多(P<0.01),且总的异常节段数明显多于其它两组(P<0.01);除TPFR之外,OMI组的心舒缩功能参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N组(P<0.01)。结论:OMI心肌摄取和心室功能改变的显示有助于心梗预后状况的准确诊断,对OMI心肌代谢和心室功能变化规律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基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络氨酸激酶B(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途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的影响。方法 取60只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空白组,余50只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0.003 g·kg-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1.625,3.25,6.5 g·kg-1)。连续灌胃给药8周,1次/d,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给药后进行行为学实验评估大鼠抑郁状态。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TrkB,CREB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TrkB,CREB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嗜率明显降低(P<0.05),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降低(P<0.05),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漂浮时间显著增加(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BDNF,TrkB,CRE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氟西汀组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糖水偏嗜率明显升高(P<0.05),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增加(P<0.05),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漂浮时间明显减少(P<0.05),海马神经元结构明显复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BDNF表达明显增加(P<0.05),BDNF,TrkB,CRE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显著改善经慢性应激刺激后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增强海马组织神经元的再生与修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海马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比较不同屈光状态儿童及青少年的脉络膜参数,探讨眼球生物学参数与脉络膜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3~18岁的121例儿童及青少年眼部资料,均取右眼入组。散瞳验光测量屈光度,计算等效球镜(SER),根据SER分为三组:正视组(-0.50结果:矫正年龄前三组患者TCA、LA、SA和CT均有差异(均P<0.001),CVI无差异(P>0.05)。矫正年龄后三组患者TCA、LA、SA、CT和CVI均有差异(均P<0.001),三组TCA、LA、SA、CT两两比较均有差异(均P<0.001),均正视组中最高,中高度近视组最低。而三组CVI两两比较显示仅中高度近视组明显低于正视组(P=0.014)。多元回归分析表明,SER与LA显著相关(P=0.020),CT是影响眼轴长度(AL)的因素(P=0.028)。

结论:较高的近视程度伴随脉络膜LA减少和CVI的下降,提示中心凹下脉络膜血流减少可能与近视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