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探索Osterix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维持骨稳态的作用。方法:Osterix-CreERT2小鼠(Osterix基因靶标小鼠)与Rosa26-tdTomato小鼠(番茄红荧光报告小鼠)交配获得子代Osterix-CreERT2/Rosa26-tdTomato小鼠,Osterix-CreERT2小鼠与Rosa26-DTA小鼠(白喉毒素A片段报告小鼠)交配获得子代Rosa26-DTA小鼠和Osterix-CreERT2/Rosa26-DTA小鼠。选取3只子代Osterix-CreERT2/Rosa26-tdTomato小鼠纳入示踪组,6只子代Rosa26-DTA小鼠纳入空白组,6只子代Osterix-CreERT2/Rosa26-DTA小鼠纳入Osterix阳性细胞剔除组。各组小鼠均于1月龄时按0.1 mg·g-1体质量腹腔注射他莫昔芬,每天1次,连续注射5 d,以诱导白喉毒素表达,特异性剔除Osterix阳性细胞。他莫昔芬干预结束后2周,脱颈处死示踪组小鼠,切取左侧股骨,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Osterix阳性细胞在小鼠股骨中的分布情况。他莫昔芬干预结束后6个月...  相似文献   
72.
王绵之教授治疗早期肝硬化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绵之教授 ,出身于中医世家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 6 0余载 ,治学严谨 ,学验俱丰 ,博采众长而不囿于一家一派之言 ,思求经旨 ,演其所知 ,对现代医学 ,兼收并蓄 ,为我所用。他擅长多种疑难病证的诊治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体会不但对肝硬化的认识具有独到的见解 ,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疗肝硬化的经验。现撷王老治疗早期肝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辨证论治 ,人病兼顾辨证论治是世人公认的、最富特色和价值的中医精华。王老十分重视辨证 ,唯有辨证准确 ,治疗的针对性才强 ,有感于朱丹溪“认证为先 ,施治为后”及喻嘉言“医不难于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基于BOPPPS模型的急危重症护理混合式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204名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参加研究。2019级学生为实验组(n=104),采用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包括课前的导入、学习目标、预评价及课后评价、总结,线下课堂教学为参与式学习。2018级学生为对照组(n=100),采用传统教学进行训练。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结束后,评价两组学生的成绩,并采用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测评实验组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结果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实施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以及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方法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可行性.方法 搜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泌尿外科收治的125例经病理证实的ccRCC患者.根据肾细胞癌(RCC)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2012)组织学分级系统分为低级别组(核Ⅰ~Ⅱ级)66例和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功能与前额叶白质及皮质脊髓束各向异性比值(FA)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6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均用剑桥神经科检查(CNI)评定神经系统软体征,并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组基线和半年后的临床症状。用感兴趣区测定的方法,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领域分与前额叶白质及皮质脊髓束各层面(内囊、大脑脚、小脑中脚水平)FA值间的关系。结果: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领域分在患者组中与前额叶白质FA值呈正相关(r=0.35,P0.05),在健康对照中则与小脑中脚水平皮质脊髓束FA值呈正相关(r=0.34,P0.05)。将患者按半年后阴性症状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高分组运动协调领域分与前额叶白质(r=0.68,P0.05)呈正相关,与小脑中脚水平皮质脊髓束(r=-0.67,P0.05)FA值呈负相关;低分组则与内囊FA值呈正相关(r=0.60,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半年后阴性症状高分组、低分组及正常人群中,运动协调功能相关的脑区分别为前额叶、内囊和小脑中脚层面的皮质脊髓束,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运动协调功能相关的脑区不同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76.
方剂的应用和研究离不开对方剂内部药物配伍关系、配伍和方剂所治病证之间关系的探讨,由于方剂的来源众多,年代不一,医家的个人学术背景参差,立方的理论依据各具特点,实际上造成了我们在理解和运用及实验研究时对方剂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解读的非均一性,这既是中医学在发源之初就具有的特点,也是中医学繁荣发展的模式。这实际是中医学宏观、动态、系统和取类比象思维特点在实践中的具体化,表现在方剂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就是代表方剂核心内容的方义分析,多维释义是客观存在,方论众多,研究层次和角度多维,各有其长,是方剂的各家学说。方剂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就是分析比较各家之说,博采众长,结合临床和实验,实现由博返约的升华,这是研究、学习和应用方剂所必要的态度。  相似文献   
77.
文章以《傅青主女科》治疗痛经5首方剂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傅青主治疗痛经方荆的配伍规律是养血治本,疏散治标;以补助通,重补轻行;调肝止痛,适体和性。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医家学术思想和指导临床合理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纤维及皮质结构的异常改变.方法 对3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1名健康对照进行全脑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脑结构成像.通过基于纤维束的空间体积分析(TBSS)比较两组间白质纤维FA值的差异.使用基于表面的分析方法(FreeSurfer)进行两组间皮质结构的比较.结果 TBSS分析显示患者组中双侧上纵束、双侧后扣带束以及左侧皮质脊髓束的FA值减低.FreeSurfer分析显示,患者组皮质厚度减低的区域有:左侧额上回、额中回、眶回、中央前回、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中央后回、楔前叶、侧枕叶、楔叶、扣带回及右侧额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岛叶、缘上回、中央后回、扣带回;表面积减小的区域有左侧额上回、额中回、眶回、中央前回、颞下回、颞中回、颞上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中央后回、岛叶、楔前叶、扣带回及右侧额中回、顶上小叶、颞中回、岛叶、中央前回、额上回.结论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白质纤维束及皮质结构的多区域异常,且两者在解剖关系上具有相关性;灰质结构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脑结构非对称性与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患者来自不同家族的一级亲属和正常对照三组各19人进行核磁共振扫描脑结构成像。使用统计学参数图软件SPM2计算全脑灰质结构非对称性指数,并比较三组人群非对称性指数的差异。结果: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相比,颞上回、后扣带回、小脑、顶叶、基底节的结构非对称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级亲属和正常对照相比,颞上回和顶叶的结构非对称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和一级亲属相比,小脑、顶叶、基底节的非对称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颞上回和顶叶的结构非对称性降低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指标,而后扣带回、小脑、基底节的结构非对称性降低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病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喉罩在结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3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4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20例)与B组(20例),A组采用鼻导管通气方法,B组采用喉罩通气方法,两组均保留自主呼吸通气。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时(T0)、麻醉诱导后2min(T1)、麻醉诱导后5min(T2)、麻醉诱导后10min(T3)、麻醉诱导后15min(T4)各时点的血氧饱和度情况、平均动脉压情况;麻醉诱导后5min(T2)、麻醉诱导后10min(T3)、麻醉诱导后15min(T4)时点间的肠蠕动次数、呼吸次数以及术毕内镜医师麻醉满意度。结果 (1)B组肠蠕动次数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呼吸次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SpO2随时间点变化先降低后升高,B组Sp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