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力衰竭中心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00例,分别给予NOAC(NOAC组,42例)或维生素K受体拮抗剂(VKA组,58例)治疗,3个月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基础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NOAC组,利伐沙班治疗者30例,达比加群治疗者12例,3个月时血栓完全溶解率为69.0%。所有VKA组患者均使用华法林治疗,血栓完全溶解率为63.8%,与NOA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栓塞事件和致死性大出血事件,仅VKA组有2例胃肠道出血,对症治疗后即好转。结论:NOAC可考虑作为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钼靶X线检查的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钼靶X线检查影像资料。结果66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片大部分有较敏感的显影及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钼靶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钼靶X线检查可以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对乳腺癌的早期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3.
34.
【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7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上海市社区1865名7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简易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人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642例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34.5%;年龄大、女性、有医疗负担、咀嚼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自觉健康状况较差、糖尿病、胃肠疾病、精神类疾病为老年人发生营养不良及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社区75岁及以上老年人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社区应重视老年人营养状况和营养状况评估,并注意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对单核细胞株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THP-1单核细胞株经佛波酯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用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或高密度脂蛋白在体外干预巨噬细胞,测定干预前后巨噬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反应蛋白或高密度脂蛋白均可以诱导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C反应蛋白使巨噬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使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显著降低(P<0.01)。结论C反应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都能引起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表面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上调,提示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并不是介导巨噬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病理生理变化的关键性受体。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雷公藤红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EYa8 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 用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雷公藤红素对HEYa8 细胞增殖的影响。将HEYa8 细胞随机分为:雷公藤 红素组(0.4 mg/L,培养24 h)和对照组(未处理)。检测两组细胞的生长迁移情况、细胞分裂指数及细胞 数量。利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雷公藤红素激活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现象及分子机制。结果 雷公藤红 素在浓度为0.4 mg/L 培养24 h 时效果最佳。雷公藤红素组侵袭细胞、细胞分裂指数、细胞数量及CD44 及GSDMS-N 双阳性细胞占总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低(P <0.05),凋亡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高 (P <0.05)。雷公藤红素组PI3K/Akt 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 雷公藤 红素能够抑制HEYa8 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PI3K/Akt 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37.
王越  周良彬  王悦  李健  张春青 《中国药事》2019,33(10):1181-1186
目的:探讨医疗器械监管先行国家的数据库系统建设思路,为我国医疗器械科学监管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分析美国和日本医疗器械数据库的功能、组织结构、数据信息相关联情况,进而探讨其数据库系统的构建思路,对比分析不同数据库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两国数据库的构建基于其监管实践,注重数据库系统各层级的分工与互联。综合考虑我国的监管需求和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建议从整体设计方面参考美国数据库分数据库独立建设,加强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库之间或数据库系统内部的有效联通。日本在构建数据库过程中,在语言和监管思路两方面兼顾国际接轨、注重监管要求的长期稳定性的思路和做法,也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Fbs)增殖、分化及胞质中PDGF、TGF-β和VEGF表达量的影响。方法:2次离心法制备PRP,成骨诱导条件下hFb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RP于第12天、21天钙-钴法染色,第21天茜素红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加不同浓度PRP后第4天细胞PDGF、TGF-β和VEGF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染色(ALP)检测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有和无成骨诱导条件下不同浓度PR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茜素红染色显示,2.8%PRP组钙结节形成最明显;钙-钴法染色显示,2.8%PRP组矿化作用最强;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PDGF表达存在剂量依赖性,TGF-β和VEGF表达虽无剂量依赖性,但有适宜浓度的要求;ALP染色表明3%PRP组细胞增殖明显,活性最强。CCK-8检测表明各浓度PRP对hFbs均有促增殖作用,PRP加成骨诱导组比单纯PRP组表现出更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其中4.8%PRP促增殖作用最强。结论:适宜浓度的PRP可促进hFbs增殖,但相关因子的表达存在适宜浓度的要求,PRP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增加相关因子表达促进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记忆功能和相关脑区代谢的改变.方法 对以记忆减退为主诉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73例)和无糖尿病患者(对照组,73例)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修订韦氏记忆量表中文版(RWMS-RC)检查.同时予左侧海马、额叶、基底节及丘脑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检查,采集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醇(mI)、肌酸复合物(Cr,Cr2)及谷氨酸复合物(CIx)峰下面积数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1)糖尿病组MMSE、MoCA评分,以及MoCA中瞬时记忆及短时记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0.005);两组间WMS-R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左侧海马Cr、mI峰下面积及左侧额叶Cr2峰下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左侧丘脑NAA、Cr2、Cho峰下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间左侧基底节区各代谢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损害记忆功能;与记忆功能有关的海马、额叶和丘脑存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40.
抗生素问世并成功应用于临床,降低了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死亡率,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然而,抗生素这把双刃剑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引起了细菌耐药,导致细菌耐药性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呈不断增长趋势。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的使用亦破坏了人体正常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结构,导致人体微生物菌群的紊乱,进而影响人体健康。令人欣喜的是,最近有研究发现人体正常微生物菌群对付外来 “病原菌”也有自己的应对措施,这些策略有望被开发成抗生素治疗的一种替代疗法。目前,科学家针对这些策略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对今后新型抗感染治疗和药物开发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