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的阐述了气管切开术后,为解决吸氧管与气管套管不能有效衔接而采取各种不同的吸氧方法。方法头皮针管接吸氧鼻塞放入气管套管内吸氧;橡皮筋固定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管及无菌纱布;改良小便杯制吸氧面罩;制作3孔鼻导管吸氧;铝质外瓶盖制作氧气固定架;人工鼻吸氧;透明饮料瓶制作面罩;橡皮塞连接高压氧舱吸氧管;头罩和自制球囊连接管;双孔鼻氧管。分析了气管套管内给氧中易忽视的问题:消毒规范、污染等。结果提出了如何把好各种自制吸氧装置的消毒关及对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的规范性操作思考。结论提倡从源头上把关,对气管套管进行改进,以满足临床使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2.
患者男,53岁,腹胀、乏力、纳差2年,发现右上腹包块1年.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考虑急性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回盲部5 cm×5 cm包块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回盲部炎性肉芽肿;3年前发现右下腹壁包块伴疼痛,接受右下腹壁包块切除术.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腹胀、乏力、纳差,腹部B超、CT所见符合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改变,遂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3.
在临床工作中,常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进行输液配置、静脉推注、冲洗、鼻饲、吸痰、灌肠等操作。操作时,须用手的推拉力频繁地推拉注射器的芯杆而完成吸药和注药等工作,容易导致操作者的手心及拇指、示指等部位的疲劳,用力处甚至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等不适。笔者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用于该注射器上的手保护垫,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护士行为干预在深度烧伤患者功能维护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深度烧伤患者在功能恢复中所采取早期和后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将432例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6例,观察组早期给予心理支持以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和参与护理的能力,严格摆放功能性体位,对刨面进行有效管理以加速创面愈合,功能锻炼及早进行;后期加强皮肤护理,坚持压力治疗、水浴、运动训练及ADL能力训练等.对照组仍采用常规护理.半年后,通过复诊及院外随访、电话访谈等渠道问卷调查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经过4~8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ADL能力、瘢痕增生程度、疼痛及关节活动程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早期、规范、系统、全程的积极的行为干预,能加速康复,有效降低深度烧伤后遗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路径式管理模式在垂体瘤手术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经鼻蝶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路径式管理模式实施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用药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定期复诊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定期复诊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路径式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垂体瘤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6.
37.
自我护理模式在骨科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模式在治疗骨关节疾患中的作用。方法:450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5例,均给予相应外科治疗,实验组配合自我护理模式,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用我院13项整体护理效果监测量表评定疗效。结果:出院时,实验组13项护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8.
负压引流在Ⅳ期压疮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对3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压疮而导致的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处理分别采用VSD技术(VSD组18例)和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18例),统计两组患者压疮创面清洁时间、住院天数、愈合率。结果VSD组患者压疮清洁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而愈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VSD对Ⅳ期压疮治疗较传统换药愈合时间短且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轻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尿酸、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分成轻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观察组,50例)和非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血脂谱、血尿酸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间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谱、血尿酸及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TSH、血尿酸、血肌酐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TSH、尿酸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TSH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心衰特点,探讨心功能随治疗的变化.方法 连续收集162例糖尿病足溃疡(足溃疡组)和75例糖尿病足溃疡高危患者足溃疡高危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糖尿病病情、生理生化指标等,在入院时、治疗中和出院前评估患者心功能状态,通过心脏超声观察心脏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结果 本组资料中发生心衰共23.6%(56/237),其中足溃疡组27.2%(44/162),均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功能不全.入院时总体患病率为8.9%(21/237),其中足部溃疡组10.5%(17/162),与足溃疡高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住院治疗期间,心衰新增加14.8%(35/237),其中足溃疡组为16.7%(27/162),均发生在治疗后2~7 d,高峰在治疗后第4天;治疗后发生的心衰在足溃疡Wagner分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经治疗后心功能均改善并能耐受足溃疡的治疗.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在治疗前和治疗中有较高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功能不全患病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imate heart func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an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rt failure(H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ulcer. Methods Item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and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162 cases) and with high risk factors of ulcer(75 cases). Heart function was evaluated at patients′ admission, during ulcer related treatment, and prior to discharg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other cardiac assessment were measured with ultrasonic scan.Resul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23.6%(56/237) patients underwent HF wit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it was 27.2%(44/162) in patients with foot ulcers. The prevalence of HF was 8.9%(21/237) in all patients studied on admission, and that was 10.5%(17/162) in patients with foot ulcer, more than that without foot ulcer(P<0.01). More patients with HF were found, being 14.8%(35/237) during 2-7 days after ulcer related treatment initiated, and peak was on the 4th day.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Wagner grades(P<0.05) about the morbidity rate of HF. All patients with HF were improved and tolerant to ulcer related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HF wit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relatively high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 especially after ulc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