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经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84例原发性继发闭经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共发现38例核型异常,异常率为45.24%.异常核型主要为性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共检出34例,其中45,X、46,XY、45,X嵌合体较为多见;嵌合体中以45,X/46,XX和45,X/46,XY检出率较高;X染色体结构异常多表现为等臂、缺失、环状及倒位.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原发性闭经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患者应进行核型检查,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患者 女,40岁,汉族,结婚7年妊娠2次,两胎均在40天左右自然流产.夫妇非近亲结婚,患者孕期无不良因素接触史.患者母亲无流产史.患者有1兄、1弟,兄弟两人妻子各有1次流产史,现均有正常后代.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的治疗现状,分析影响新疆地区经典型PKU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筛查确诊及临床延迟发现的PKU患儿3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确诊时间分为新筛患儿组(14例)和延迟发现患儿组(19例),采用查阅病历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PKU患儿治疗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及χ2检验分析影响新疆地区PKU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家庭年收入在平均水平以下是PKU患儿治疗依从性低的危险因素(OR=2.815,P<0.05),少数民族(维、回、哈)是PKU患儿治疗依从性低的危险因素(OR为1.332~2.240,P<0.05),新筛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延迟发现患儿(P<0.05)。不同性别间PKU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年收入(平均水平以下)、民族(少数民族)和确诊时间(延迟发现患儿)是影响新疆地区经典型PKU患儿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范围,为少数民族患儿配备少数民族医生,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4.
患者 女,32,汉族,结婚7年,因先后流产6次,来院就诊.第1胎孕60 d自述劳累后自然流产;第2胎60余天因感冒行药流;第3胎孕70 d不明原因出血,行保胎措施无效后流产;第4~6胎均在孕60余天不明原因出血,保胎无效而流产.  相似文献   
65.
目的:采用TMT技术筛选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差异蛋白,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旨在为少弱精子症的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并随机取3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和30例正常男性的精液标本,运用TMT技术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出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差异蛋白1 199种,其中上调蛋白663种,下调蛋白536种。GO分析结果初步提示差异蛋白主要聚集在核糖体成分、核糖体功能方面。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蛋白涉及244条信号通路。结论: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差异蛋白涉及复杂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信号通路,并且蛋白质组学筛查与其生物信息学分析有助于少弱精子症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的表达及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3组:宫颈上皮内瘤变低度病变组(CINⅠ)、高度病变组(CINⅡ/Ⅲ)、宫颈癌组(SCC);同时选择健康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建立实验室阈值;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两组标本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最终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FISH检测结果。结果:研究各组中CINⅠ,CINⅡ/Ⅲ,SCC的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1%,56.25%,75.00%,hTERC基因扩增比例随病变进展而增加;研究组与对照组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各组两两比较,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低度病变组与高度病变组、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度病变组与宫颈癌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可用于筛查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其阳性扩增信号多倍体型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1个疑似鳃-耳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寻找该家系的可能致病原因,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目标序列捕获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耳聋基因的筛查,找到可疑致病变异,并用Sanger测序对家系成员进行验证。结果: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检测到先证者 EYA1 c.1627C>T(p.Gln543Ter)无义变异;...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苦豆子总碱、苦参碱、苦参素、槐定碱、槐果碱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作用.方法 选用5种苦豆子生物碱,纸片扩散法粗测抑菌浓度范围;依据粗测范围,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5种生物碱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苦豆子总碱的MIC为32 mg/ml,在体外对Hp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苦参碱、苦参素的MIC为64 mg/ml,槐定碱的MIC为128 mg/ml,体外抑菌活性微弱.槐果碱在体外对Hp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苦豆子总碱有可能成为替代抗生素的抗Hp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69.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以男性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对劳动力的影响较大,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病人可在短期内康复。现在病死率虽然降至1%以下,但如果延误治疗,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小儿阑尾炎的发生率虽然低,但病情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70.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相关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血清和精浆中的性激素水平、精浆表皮生长因子、α 葡萄糖苷酶、果糖水平及其变化 ,以及染色体分析的意义。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比色法、染色体G、C显带等方法 ,对 36例已婚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和 2 6例正常已婚有精子男性进行生殖内分泌、遗传学等结果比较 ,探讨导致不育的病因。 结果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血清中FSH、LH、PRL、E2均高于正常对照男性 ,T水平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而精浆中除FSH外 ,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性染色体异常 2例 ,大Y 2例 ,小Y 7例 ,精浆表皮生长因子、果糖两者间无相关性。 结论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与血清性激素水平、α 葡萄糖苷酶、染色体异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