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自1998~2003年,作者采用髌旁纵弧形切口,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的方法治疗髌骨骨折92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2例,男63例,女29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7岁;右膝57例,左膝35例;均为行走或运动时不慎跌倒,膝关节着地受伤;横形骨折76例(其中上极5例,中部38例,下极33例),粉碎性骨折16例;开放性(伤口1~5cm)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8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结核患者与正常人Toll样受体TLR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肺结核(PTB)患者39例,结核性胸膜炎(TP)患者22例为研究组,3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TLR2在结核病人中的活化的CD_4~+TT细胞和静息CD_4~+TT中及健康者中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健康者和结核病人中的TLR2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在活化的CD_4~+TT细胞中TLR2阳性CD_4~+TCD+8T细胞,较静息CD_4~+TT细胞表达较高,TLR2在结核病人中的活化的CD_4~+TT细胞和静息CD_4~+TT中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健康者(P0.001,P0.05);在结核病人中TLR2 mRNA相对含量要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结论对TLR2的测定对于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作为于结核的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3.
常娜  汪晓虹  柯学  程广源 《癌症进展》2012,10(2):192-194
正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CL)是近年来才确定的一种皮肤原发性淋巴瘤。1991年Gonzalez等[1]首次报道了8例原发于皮下组织的T细胞淋巴瘤,常伴有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病情进展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淋巴瘤亚型。1994年在WHO的支持下,一些专家对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制备血根碱脂质体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血根碱脂质体。大鼠尾静脉注射血根碱脂质体或血根碱溶液,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提取,以白屈菜红碱为内标,HPLC法测定。应用Kinetica4.4拟合数据,求算药动学参数。色谱条件如下:采用色谱柱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30:70),流速1mL·min^-1,荧光检测激发波长475nm,发射波长为577nm。结果:溶液组和脂质体组的t1/2,β分别为62.44min、73.65min,AUC分别为120.5mg·min·L^-1、182.2mg·min·L^-1,经t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上述方法能够准确、灵敏地检测血浆中的血根碱。血根碱制备成脂质体后在大鼠体内消除变慢.生物利用度增加。  相似文献   
75.
夏金鑫  丁启龙  柯学 《药学研究》2017,36(7):426-428
目的 高校实验室绩效改革已经成为目前高校科研教学改革体系中重要一环.实验教辅人员人浮云于事,大锅饭现象在高校岗位中比较严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方法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进行分析探讨,寻找建立一套相对公平、合理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并进行合理化建议.结果与结论 量化考核填补目前学校实验室管理岗位的考核制度的标准空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但从整个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提升,和改善目前实验室管理岗位的生存环境来说,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76.
柯学 《家庭用药》2010,(8):31-31
白癜风是世界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般认为自癜风是和自体免疫功能紊乱相关。该病以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征,是一种获得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影响美容。该病易诊断,难治疗,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也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其实,治疗白癜风有很多中西医方法可供选择。只要患者坚持三“心”并用,治愈白癜风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77.
柯学 《家庭用药》2011,(8):32-3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季节转换时可达到高峰。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部分为细菌和支原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后,使患儿病情加重,如果能在疾病的早期就进行干预,将有利于身体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78.
79.
汉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包封率高且粒径适宜的汉黄芩素脂质体,考察其体外释放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汉黄芩素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色谱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考察脂质体在等渗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的释放规律及血浆存在对其释放的影响,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制备的汉黄芩素脂质体包封率为(81.2±4.2)%,粒径为(157±22)nm。在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仅释放约40%,血浆的存在会导致释放有所增加。脂质体在大鼠体内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生物利用度是溶液剂的3.48倍。结论:制备的汉黄芩素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符合要求,体内外研究均表明脂质体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0.
钟铁诚  柯学 《药学进展》2011,35(9):409-416
目的:采用吸附法制备载有蜂毒素的磷酸钙纳米粒(MLT-CAP-NP),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抗癌活性考察。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对MLT-CAP-NP制备过程中温度、pH值、药载比、载体浓度、钙离子的加入和吸附时间等进行单因素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透析法对MLT-CAP-NP进行体外释放实验,并采用MTT法考察MLT-CAP-NP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MLT-CAP-NP的最佳制备工艺包括:常温下,系统pH为8左右,CAP载体浓度为6 mmol.L-1,药载比为4%,吸附时间不少于0.5 h。在高离子强度和低pH值的释放介质中,MLT-CAP-NP释放度更大。MLT-CAP-NP的抑瘤活性分别为MLT水溶液和脂质体的1.77和1.45倍。结论:采用吸附法制备MLT-CAP-NP,切实可行。MLT-CAP-NP的释放机制可能是离子交换,其释放行为具有酸敏性特点,其缓释作用提高了其抑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