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白芍与赤芍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白芍与赤芍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指认其中主要成分,并对药材进行化学成分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色谱分析柱,检测波长230nm,乙腈-磷酸溶液(pH2.7)梯度洗脱,柱温25℃。对37个白芍样品和34个赤芍样品进行了指纹图谱测定,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建方法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并指认9个色谱峰。结论为白芍与赤芍质量控制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羌活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为评价羌活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enom enex Lu-na C18(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A)-0.3%醋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 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洗脱时间70 m in。结果:得到分离度较好的羌活HPLC-UV色谱指纹图谱,标示了7个共有峰。并采用对照品比对和HPLC-MS技术对其部分色谱峰进行了定性鉴别。结论: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全面控制羌活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中药复方冠心Ⅱ号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方冠心Ⅱ号是来源于临床的有效名方,由丹参、红花、赤芍、川芎、降香5味药组成,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本文概括并归纳了该复方及其组方的5味生药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包括复方及单味药的相关药理学、药动学研究状况,各单味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有效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密蒙花正丁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ip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分别ig给予氨基胍和高、中、低剂量(200、400、800 mg/kg)的密蒙花正丁醇提取物,糖尿病模型组则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实验过程中每3天测1次体重,每周测定血糖,并于实验第30天和第90天测定AR活性.结果 密蒙花正丁醇提取物的高剂量组大鼠的血糖显著低于模型组,其第1个月的AR活性也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密蒙花正丁醇提取物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且短期内具有AR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测定双灵固本散中灵芝酸H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为0.03%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2 nm,柱温为35℃。结果灵芝酸H的质量浓度在16.34~408.5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2.6%(n=9)。测定的10批双灵固本散样品中,灵芝酸H的含量质量分数均在0.130%~0.348%之间。结论该方法可为双灵固本散的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6.
黄慧莲  果德安  李萍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4):2122-2124
目的:建立菝葜中芪类成分含量测定的RP-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4%磷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进样体积为10 μL,柱温为30℃.结果:本方法可以准确测定菝葜中5个芪类成分:虎杖苷(polydatin),云杉鞣酚(piceatann01),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01),白藜芦醇(resveratr01),三棱素A(scirpusin A)的含量.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以实现对菝葜药材以及相关制剂质量全面、准确的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87.
菝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菝葜的化学成分。方法:75%乙醇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为(2R,3R)-3,5,7,3’,5’-五羟基黄烷(1),Maackoline(2),MorcinM(3),云杉鞣酚(4),槲皮素-3—O-鼠李糖苷(5),槲皮素-3'-O-葡萄糖苷(6),氧化白藜芦醇(7),白藜芦醇(8),花旗松素-3—O-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8.
决明毛状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决明毛状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9402菌株从决明子叶外植体上诱导产生毛状根,在MS0液体培养基中大量培养获得。并采用色谱技术和波谱手段对毛状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决明毛状根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白桦酯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豆甾醇、1-羟基-7-甲氧基-3-甲基蒽醌、大黄酚-8-甲醚、大黄酚-1-甲醚和芦荟大黄素。其中芦荟大黄素是首次从决明毛状根中分得。结论:决明毛状根能合成与原植物相似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9.
不同培养基对掌叶大黄毛状根克隆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培养基优化和毛状根克隆系对掌叶大黄毛状根生物量和蒽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个单克隆掌叶大黄毛状根和4种基本培养基,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大黄毛状根生物量积累和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产量的因素。结果不同克隆间大黄毛状根生物量积累存在显著差异,以单克隆毛状根DH 7a最高;培养基种类对毛状根生物量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以W P培养基中毛状根生物量最高;大黄毛状根中的5种游离蒽醌中以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为主;不同克隆间5种游离蒽醌总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DH 7a最高,并且DH 7a与B 5培养基的组合,5种蒽醌产量最高;克隆和培养基之间互作分析显示克隆DH 5a、DH 5d与W P培养基,克隆DH 7a与B 5培养基对于游离蒽醌产量来说是优势组合,而克隆DH 5c在4种培养基上5种游离蒽醌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本研究为利用掌叶大黄毛状根培养系统大规模生产蒽醌类化合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掌叶大黄毛状根的诱导及其蒽醌类化合物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掌叶大黄毛状根的诱导及蒽醌类化合物的生产。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LBA9402和R1601感染掌叶大黄外植体。结果:2种发根农杆菌均能诱导掌叶大黄产生毛状根,LBA9402比R1601表现出较强的对掌叶大黄的感染能力。毛状根单克隆DH7 a(由R1601诱导)生长速度高于DH5 a,DH5 c(由LBA9402诱导),且明显比非转化根(NOR)快。DH5 a中蒽醌类化合物以大黄素为主,DH5 c则以大黄素甲醚含量最高,DH7 a中4种蒽醌———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含量相近,非转化根中大黄酚含量最高,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4种根中均较低。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掌叶大黄毛状根培养系统,为研究大黄毛状根大量培养生产蒽醌类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