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71.
甲钴胺治疗小纤维神经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钴胺对小纤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 对28例小纤维神经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以甲钴胺500 μg肌注,每日1次,2周后改为每周3次,共治疗3月.对照组以甲钴胺500 μg肌注,每日1次,2周后停药.结果 治疗组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1.02±0.87)较对照组(2.11±0.93)明显减少.结论甲钴胺对小纤维神经病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72.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术后散光与切口位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智 《海南医学》2010,21(23):34-35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术后散光与切口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角膜上方部位行反眉弓形切口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切口距角膜缘的距离分别为1.5mm、2.0mm、2.5mm,于1周、1个月、3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平均角膜散光度。结果术后1周时,A组的平均角膜散光度最大,C组最小,三组相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3个月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所处位置距角膜屈光中心的距离越远,术后早期平均角膜散光度越小。  相似文献   
173.
林智  周锐先  昝中学  杨勇  陈浩贤  吕磊  饶书城 《四川医学》2011,32(12):1969-1971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脊髓空洞伴发脊柱侧凸的临床诊治,并分析手术疗效。方法16例Chiari畸形/脊髓空洞伴发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A组后颅窝减压/脊髓空洞引流术加支具矫形(6例);B组后颅窝减压/脊髓空洞引流术加脊柱侧凸手术矫形(10例)。结果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神经并发症,术后恢复平稳;患者的肌力,痛温觉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脊髓空洞缩小,A组脊柱侧凸畸形无明显加重,B组脊柱侧凸平均矫正率胸弯73.2%,腰弯61.7%。矫正率丢失小。结论Chiari畸形/脊髓空洞伴发脊柱侧凸一期或短时间内分期行后颅窝减压/脊髓空洞引流术加脊柱侧凸矫形术是可行的。不增加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不会影响矫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4.
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荧光PCR)方法,并进行优化和评价。方法根据O1群和O139群霍乱孤菌O抗原编码基因设计探针和引物,建立同时检测霍乱孤菌O1群和O139群的荧光PCR方法,并对体系中的引物、Mg^2+、dNTP和Taq酶进行优化,然后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的评价,并进行224份河口水样本的检测。结果建立了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对非O1群和O139群霍乱孤菌无扩增反应,敏感度比常规分离培养高。结论以O抗原编码基因为目标检测片段建立了O1群和O139群霍乱孤菌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疑似霍乱弧菌感染的样本常规分离前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75.
晚期梅毒可使任何一个内脏受累,其中以心血管梅毒最为常见,病变常累及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狭窄、升主动脉瘤等。梅毒性心脏病导致主动脉瓣穿孔在临床上极为罕见。2007年11月—2010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外科共收治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评估思吉宁(Selegiline)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2例PD患者进行12周思吉宁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郝一雅(H-y)量表,魏伯斯特(Webster)量表和汉密顿(HMD)量表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思吉宁治疗4周,12周时,治疗后较治疗前H-y,Webster,HMD评分均有所下降(P<0.01)32例服思吉宁患者中2例出现恶心、胃不适、1例出现失眠.结论 思吉宁能有效地治疗PD患者、其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掌握目前海南省各种医疗照射的应用频率与剂量水平 ,为制定放射卫生防护法规标准等积累资料 ,提高全省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和管理工作水平。方法 采取面上普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方式 ,全省统一开展调查、统一质量控制。结果 显示海南省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的基本情况 ;公众每年接受各种类型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的诊治频率 ;受检者与患者在各种医疗照射中受照剂量水平等。结论 海南省 1996年和 1998年X射线诊断的总应用频率为每千人口 12 2 6 3人次和 12 2 76人次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甘露醇结合凝集素(MBL)联合检测对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性视网膜炎(CMVR)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21年5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可疑CMV感染的视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CMVR诊断标准分为CMV感染组51例和非CMV感染组141例,检测两组血清IL-8、MBL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8、MBL水平联合检测对CMVR的诊断价值。结果 CMV感染组和非CMV感染组性别、年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部表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CMV感染组免疫功能低下病史占比高于非CMV感染组(P<0.05);CMV感染组血清IL-8水平高于非CMV感染组(P<0.05),血清MBL水平低于非CMV感染组(P<0.05);血清IL-8、MBL水平联合诊断CMVR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0.20%和0.909,均高于单一指标(P<0.05),其特异度与单一指标评价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视网膜炎患者中CMV感染患者血清IL-8水平高于非CMV感染患者,MBL水平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