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探讨胃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标本60例,并将胃腺瘤性息肉12例、慢性胃炎20例作对照研究,用TRAP-PCR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60例胃癌标本的端粒酶阳性率为85.0%(51/60),12例胃腺瘤性息肉端粒酶阳性率为16.6%(2/12),20例慢性胃炎端粒酶阳性率为5%(1/20)。胃癌组与胃腺瘤性息肉相比、胃癌组与慢性胃炎相比,端粒酶阳性率均有高显著性差异,胃腺瘤性息肉与慢性胃炎相比端粒酶阳性率亦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胃癌的端粒酶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多数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而绝大多数胃良性病变无端粒酶活性升高,故端粒酶可作为胃癌辅助诊断的一种肿瘤标记。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云南省昭通市食源性疾病暴发情况,为昭通市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2010—2019年度报告的昭通市食源性疾病暴发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昭通市2010—2019年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82起,累计发病2060人,死亡40人;2016年暴发数最多,共1...  相似文献   
34.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黄、郁金、莪术等中药根茎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抑制炎症等广泛的积极生物活性。本文总结姜黄素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性疾病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标本中的Survivin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方式进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Survival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人群中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反应率0.75%,显著低于惰性(15.73%)和侵袭性(54.01%)淋巴瘤患者Survivin阳性反应率;惰性淋巴瘤患者的Survivin阳性反应率也显著低于侵袭性淋巴瘤患者;Survivin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的表达量与年龄、免疫表型、临床分期及发生部位等临床病理指标均无关,组内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乳酸脱氢酶(LDH)≤250U/L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组织Survivin阳性反应率(23.08%)显著低于LDH>250U/L患者(48.65%);Survivin阳性表达>25%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Survivin阳性表达<25%的患者。结论:Survivin可能会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的新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36.
[目的]提出一种评估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骨不连(nonunion of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fractures,NOTF)伴伤椎失稳的方法,并探讨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NOTF伴伤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比站立位侧位X线片和仰卧位正中矢状位CT片的伤椎后凸角变化来评估伤椎的稳定性,定义伤椎后凸角变化≥11°为伤椎失稳。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0月应用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的21例单节段NOTF伴伤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18例。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影像学评估采用伤椎前缘高度比和局部后凸Cobb角。[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9.14±7.73)个月。所有患者背部疼痛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局部后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各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骨水泥移位、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比站立侧位X线片和仰卧位CT正中矢状位片下伤椎后凸角的变化是评估NOTF伴伤椎失稳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NOTF伴伤椎失稳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7.
王启  米思蓉  郝琴  张翔  杨彦玲 《解剖科学进展》2019,25(6):637-639,644
目的探讨姜黄素后处理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支气管肺组织NF-κB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活性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百草枯染毒组(百草枯50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与姜黄素组(染毒后,20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于3d、7d、14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β、IL-2含量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支气管肺组织NF-κB及NE含量。结果 IL-1β、IL-2大鼠血清含量以及肺组织NF-κB、NE表达水平百草枯染毒组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姜黄素后处理组均显著低于百草枯染毒组(P0.05)。结论姜黄素减轻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和急性肺损伤程度与降低支气管肺组织NF-κB及NE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下雌、雄性大鼠影像学参数预测骨折风险相关性及性别差异的原因。方法 3月龄雌、雄性SD大鼠40只,按性别及是否失重随机分为4组,4周后,双能X线检测L4椎体、股骨BMD,Micro-CT分析骨小梁结构,生物力学测试力学强度。结果失重4周后,雌性组子宫重量降低47.3%,雄性组精囊重量降低39.5%。失重试验组BMD显著下降,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Tb.Sp)显著增加;悬吊组椎体的最大压缩载荷(N)、压缩压力(MPa)、抗弯曲载荷(N)较对照组显著下降。BMD、BV/TV、Tb.Th、Tb.N、Tb.Sp与最大力学强度Fmax相关性系数r,雄性组为0.985、0.995、0.948、0.957、-0.990,雌性组为0.908、0.899、0.873、0.852、-0.76。结论失重4周后,不同性别大鼠BMD明显降低,激素水平的影响可能是模拟失重雌性大鼠骨丢失更严重原因之一。骨密度与失重后生物力学的相关性可综合有效地预测失重后的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监管场所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与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有效可行的综合管理模式。方法选择代表公安、司法和监狱的监管场所作为试点现场,对其2009、2010年间关押的HIV/AIDS病人开展HIV筛查、阳性结果告知、随访、CD4T淋巴细胞计数、抗病毒治疗和出所转介工作。全省其他地区监管场所为非试点区。结果经过试点,试点地区个案流调率、累计报告存活HIV/AIDS病人随访率和累计报告感染者CD4计数率分别为99.0%、80.3%、69.3%,集中关押场所分别为97.6%、88.2%、75.9%,均高于非试点区、非集中关押场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监管场所开展感染者与病人告知随访综合管理工作是行之有效的,是辖区综合管理工作的有效补充。有集中关押条件的场所比非集中关押场所在艾滋病综合管理工作中更显优势。如大范围实施则需全面统筹、因地制宜。出所转介不到位,"有形"与"无形"管理间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0.
脊髓损伤造成的脊髓组织结构的损害可分为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细胞原发性死亡在损伤当时即已发生,由于撕、扯、拉、压等机械力量直接作用于脊髓,使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组织结构遭受即时不可逆的死亡.在原发性损伤发生后数分钟内,序贯生化瀑布反应激发,包括水肿、炎症反应、局部缺血、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脂质过氧化作用、钙离子超载、细胞因子及凋亡学说、自由基损伤与脂质过氧化反应、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神经毒性作用、内源性阿片肽介导下,一些在原发性脊髓损伤后还存活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死亡,造成为继发性脊髓损伤.目前治疗脊髓损伤的策略有两种:一是在损伤急性期通过减轻或消除继发性病理反应,保护残存的轴突和神经元不再遭受二次损伤,包括给予甲泼尼龙、钙通道拮抗剂、纳洛酮等药物,或予局部低温保护、人工高压灌流等;二是在损伤慢性期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包括手术治疗、高压氧治疗、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现对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