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8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221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76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815篇
内科学   386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1篇
综合类   1382篇
预防医学   674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656篇
  8篇
中国医学   676篇
肿瘤学   255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为防止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母婴传播 ,婴儿出生后 2 4h内接种乙肝疫苗 (HepB)非常重要 ,但其接种率很低。为探讨接种率低的原因及其对策 ,在甘肃省访问了承担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 ,并对婴儿家长及乡村医生进行了小组访谈。调查结果显示 ,几乎所有婴儿家长对乙肝知识了解甚少或有错误。本次调查中 ,2 4h内接种HepB的婴儿全部在医院出生 ,2 4h内未接种的全部在家出生。即使及时接种的婴儿家长亦不知 2 4h内接种HepB的重要性 ,只不过是因为在医院出生才偶然做到了 2 4h内接种。另外 ,在家分娩且非乡村医生接生时 ,婴儿家长即使知道 2 4h内接种的重要性 ,但如不及时通知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也不能及时到家接种。因此 ,为提高婴儿出生后 2 4h内HepB接种率 ,对婴儿家长的宣传教育 ,特别是对孕妇和新婚夫妇的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2.
张健  李芝帆  郭婧  李慧  潘凯丽 《西部医学》2019,31(5):762-765+769
【摘要】目的 探讨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及依托泊甙巩固治疗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依托泊甙巩固治疗的难治复发性AML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阿糖胞苷使用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结束后分析并比较3组患儿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并记录3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近期临床总有效率3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部分缓解的患儿中8例患儿进行骨髓移植治疗后治愈,余42例继续采用药物进行治疗;3组患儿5年总生存率(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5年OS均高于低剂量组(P>0.05),但中剂量和高剂量组5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其5年无事件生存年率(E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在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的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其感染、胃肠道反应以及肝肾功能损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患儿胃肠道和肝肾功能损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中剂量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及依托泊甙巩固治疗对难治复发性AML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毒副反应,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可作为临床上治疗AML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3.
【摘要】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亚砷酸(ATO)对NPM1阳性老年非早幼粒细胞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non APL AML)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NPM1老年非早幼粒细胞AML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阿糖胞苷(LDAC)化疗,观察组则在LDAC基础上联合ATO及ATRA化疗。分别比较两组早期死亡率、完全缓解率、复发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TRA联合ATO及LDAC使老年NPM1阳性 non APL AML患者完全缓解率,降低复发率,延长1年生存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
任华  秦小荣  李慧  代光智  欧阳艾莅   《四川医学》2019,40(4):347-351
目的调查分析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专机构)在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中的差异性。方法 2017年6月至9月,对成都市22个区县精防机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的一般情况、工作内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所属单位分为疾控中心组与精专机构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结果疾控中心组有公卫背景的人员比例(60. 00%)明显大于精专机构组(5. 00%),疾控中心组有精神科背景的人员比例(6. 67%)明显小于精专机构组(5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疾控中心组用于联络协调工作时间占比最大(16. 81±13. 28)%,其次是督导(14. 62±6. 87)%;精专机构组督导工作时间占比最大(14. 37±8. 34)%,其次是填写报表(13. 76±10.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疾控中心组精防工作人员精神症状识别、精神疾病诊断、精神科药物知识、建立健康档案、危险性评估、应急医疗处置及双向转诊流程的知识自评分均显著低于精专机构组,疾病预防知识自评分显著高于精专机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疾控中心组指导辖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管理率及服药率显著低于精专机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相比疾控中心,精专机构精防人员中有精神科医师/护士专业背景者更多,对精神症状识别等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更深,有利于重性精神疾病检出及管理。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中孕母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freeβ-HCG)二联法产前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的筛查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7年10月—2014年9月在杭州市5家产前筛查中心自愿接受产前筛查的437 438名孕妇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及杭州市各区、县妇幼保健院上报的产前筛查随访结果资料,应用Risks 2T产筛分析软件,评估NTD的风险值。结果筛查高风险孕妇中确诊无脑儿10例、脊柱裂32例、脑膨出9例,在随访筛查低风险孕妇中确诊新生儿无脑儿9例、脊柱裂28例、脑膨出14例,产前筛查的灵敏度分别为52.63%(10/19)、53.33%(32/60)、39.13%(9/23);假阳性率分别为0.38%(1 676/437 419)、0.38%(1 654/437 378)、0.38%(1 677/437 415);随访的高风险孕妇中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的检出率分别为0.59%、1.90%和0.53%,在随访的低风险孕妇中三者的检出率分别为0.02‰、0.07‰和0.03‰,筛查结果为高风险者,其检出NTD患儿的概率高于低风险者,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血清学AFP、游离β-HCG二联产前筛查不仅能筛查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还能筛查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后期应结合三维B超等产前诊断技术,做好对NTD产前筛查质量控制和后续诊断随访工作,减少先天性缺陷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刀砍状硬皮病的应用效果,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就诊的刀砍状硬皮病患者20例,在其萎缩凹陷处行自体脂肪填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特点等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术后随访8~18个月,填充后皮损部位形态改善良好,病变区皮肤色泽有所改善,均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寻求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治疗1个疗程(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取调查问卷等方法随访患者3个月,对比观察2组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并发症和残余腰腿疼以及腰腿疼复发情况,分析2组患者对于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疾病的并发症和残余腿疼、残余腰痛以及腰腿疼的复发率上要远远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对患者的术后调查走访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残余腰腿疼和腰腿疼的复发率,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索老年患者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调查医院2015年-2017年老年住院患者30 099例,分析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住ICU、手术次数、住院时间、术后用药时间、使用呼吸机、进行中心静脉插管、插尿管),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91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834株,多药耐药菌以MDRAB 304株占36.45%为主,其次为CRE 127株占15.23%;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科室分布中内科有384例占55.57%、外科有307例占44.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男性、住ICU、手术次数2次、住院时间≥31d、术后用药时间2周、使用呼吸机、进行中心静脉插管、插尿管均为老年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住院时间≥31d、术后用药时间2周的患者应重点关注,通过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标准预防、抗菌药物管理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血清及旋毛虫幼虫抗原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旋毛虫感染昆明小鼠,分别于第9、28d从小鼠颈动脉取血,离心、分离旋毛虫成虫感染期血清及旋毛虫幼虫感染期血清。用旋毛虫幼虫抗原和上述感染后血清分别处理MCF-7细胞,通过MTS试验检测MCF-7细胞增殖活力,通过划痕试验检测MCF-7细胞迁移能力,通过Caspase-3/7试验和TUNEL试验检测MCF-7细胞凋亡情况。以正常小鼠血清和正常培养基作为对照组。结果旋毛虫抗原、旋毛虫感染的小鼠血清处理对数生长期MCF-7细胞48h后和对照组比较。正常培养基、幼虫抗原组的细胞A490值分别为1.729和1.493,Caspase3/7活性检测值分别为217 979.500和730 395.70,TUNEL检测MCF-7细胞的平均凋亡数量分别为21和57。正常血清、幼虫期血清、成虫期血清组的细胞A490值分别为1.970、1.828和1.641,Caspase3/7活性检测值分别为137 557.700、209 552.367和152 058.700,TUNEL检测MCF-7细胞的平均凋亡数量分别为34、42和38。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幼虫期血清,成虫期血清,幼虫纯化抗原较正常血清"疤痕"愈合时间延长。结论感染不同阶段旋毛虫的小鼠血清及幼虫抗原均可抑制MCF-7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