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86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994年2月至1995年4月笔者接诊阴茎头颈部血管性水肿2例(均无包茎和包皮过长),皆系口服百炎净(SMZco)所致.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男,23岁,未婚,大学生.因咳嗽口服SMZco(2片,bid),3d出现阴茎头颈部肿胀和疼痛,于1994年2月5日到本院求医.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病前无性接触史,近期无其他药物及毒物接触史.体查:皮肤粘膜、头颅五官、心肺肝脾正常,阴茎头颈部呈环状红肿发亮,背侧见1约0.4cm×0.5cm大糜烂面、有少许渗液及脓液,挤压阴茎头颈部疼痛明显,尿道口无白色分泌物溢出.血象:Hb12g%,WBC8 500个/mm~3,N61%、L30%、E6%、B1%、M2%,两便正常、淋球菌(一).拟诊:①性病(淋病),②阴茎头颈部感染.给予抗感染(青霉素480万U静滴及口服SMZco治疗2d未见好转,阴茎头颈部胀痛明显加重,改疑“过敏性疾病”立即停SMZCco,并给予抗过敏药物(激素及抗组胺药等)口服及外用3d症状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人直肠癌组织中转录激活因子5(ATF5)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2009年3~10月期间手术切除的直肠癌及距离肿瘤5 cm以远的正常直肠组织标本92对,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ATF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直肠癌组织中33例(35.9%)ATF5 mRNA表达上调,但ATF5 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直肠组织相比,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3),并且ATF5 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但直肠癌组织中ATF5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P=0.000),并且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13),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ATF5蛋白的表达与直肠癌的发生和分化相关,但这种相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6月以来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临床药物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经过两个月药物治疗后,血压和临床症状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后,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的高压下降趋势极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P〈0.01),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的低压下降趋势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天数同样也是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极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西药治疗组,但是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另外两个治疗组。结论中西药结合是治疗脑梗死的比较好的方法,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4.
我院外科收治的986例创伤病人中有108例均经手术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损伤,现就致伤原因,体征特点作一临床分析,结合诊治中的教训体会,加以讨论. 1临床资料 腹部创伤108例中,男97例,女11例,年龄5~76岁.单一的脏器损伤60例;两处以上脏器损伤28例;多发腹腔复合伤除脏器损伤外,同时伴有颅脑伤或胸外伤,肾挫伤及四肢伤共20例.本组死亡12例.致伤原因:高空坠落43例,车祸31例,直接暴力伤16例,挤压伤10例,锐器刺伤8例.损伤脏器:脾破裂36例(为多发),肝破裂23例(为多发),肠系膜及肠系膜血管撕裂伤5例,小肠穿孔 24例,十二指肠破裂6例(为多发),结肠破裂4例,胃破裂1例,直肠会阴贯穿伤2例.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近年来国内针灸临床试验研究中涉及的病种情况,并且与之前国外针灸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通过对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的近10年(2003年至2012年)的针灸临床试验研究的文献进行调研,得出有关中西医疾病病名的主题词1187个,并列举其中排名前100位的高频词。与国内外前期的研究报道进行比较,认为国内针灸临床研究涉及的疾病种类远远超过国外,并且在不断扩充。  相似文献   
76.
李园  谢雁鸣  霍剑  张辉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8):3593-3598
为了解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同使用疗程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从全国18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提取使用丹参多酚酸盐年龄在18~80岁患者,共10 470例,根据使用的不同疗程对用药前后7d有2次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测指标的患者分组,连续用药时间>14 d者定义为观察组,≤14 d者定义为对照组,连续用药时间>31 d者不纳入分析。各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分别为:ALT(268/1 465),AST(2.70/1 585),Cr(278/1 582),BUN(278/1 611)。运用倾向评分方法对2组进行协变量平衡后,基于未加权logistic回归、倾向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结合协变量调整倾向性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对2组的肝肾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组患者的ALT,AST,Cr指标发生异常的可能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连续用药时间>14 d可能会增加BUN指标发生异常的风险,综合分析尚不能说明不同疗程使用丹参多酚酸盐会引起病人肝肾毒性损害,仍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讨早期肾癌(pT1)行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切除范围。方法选取我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标本45例,肿瘤最大直径≤7 cm,标本逐层切开,观察原发灶及假包膜外癌灶分布范围。结果 45例肾癌假包膜外侵犯5例(11.1%),5例中测距分别为1 mm(pT1b,G1),2 mm(pT1a,G2),2 mm(pT1b,G2),5mm(pT1b,G3),7mm(pT1b,G3)。包膜外侵犯与肾癌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 pT1a肾癌的安全切除边距可为0.5 cm以内肾实质,pT1b肾癌的安全切除边距为0.5~1.0 cm以内肾实质,但术前准备应予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79.
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的战略发展重点,研究生教育对此负有重任。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异化现象。针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方面的异化,提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患者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6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化疗结束后开始口服健脾散结丸(浓缩丸),10g/次,Bid,共2周;对照组口服健脾益肾颗粒,10g/次,Bid,共2周。2周后评价疗效,记录2组患者在服药前后的脾虚证候评分、舌苔、脉象的变化及评分、卡氏评分及体重变化的评分;服药前后测定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服药前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服药后,试验组患者在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及腹胀便秘4个证候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且2组患者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的检查证明该药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健脾散结丸可改善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候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用于临床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