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在抗炎、抑制粤管平滑肌增殖迁移、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改善血管酿力等方面发挥着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相关研究证实,部分中药布希作为PPARγ激动剂的潜在可能,在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PPARγ也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好的切入靶点,并且有望在中医药领域中研究出新的、特异性较高的PPARγ激动剂,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脂代谢异常提供更佳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脂欣康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泡沫化细胞形成的可能调控机制,观察脂欣康胶囊及洛伐他汀干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泡沫细胞CD36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用组织贴块培养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使其泡沫化,并以脂欣康胶囊和洛伐他汀分别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CD36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脂欣康胶囊与洛伐他汀均能降低CD36mRNA的表达(P<0.01),且脂欣康组较洛伐他汀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脂欣康与洛伐他汀均能抑制CD36的表达,并且其作用优于洛伐他汀。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脂欣康的益气活血、解毒化浊之功使平滑肌细胞内蕴藏的痰浊瘀毒得以疏布排泄于外。这可能是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泡沫化细胞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3.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腰部椎体进行性病变造成纤维盘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症状[1]。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作为脊柱外科的一种新的微创技术,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不干扰正常脊柱结构、术后不留疤痕、手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2],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侧卧位Tessys镜技术行C型臂引导下经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4.
患者女婴,19天,第一胎,7个半月早产,因咳嗽3天,拒奶及口吐泡沫半天,面色发灰5小时,于1976年12月8日住院。出生时体重4.5市斤。生后母奶不足,加牛奶喂养。母24岁,妊娠5个月后常有腹痛,妊娠7个半月患肠炎后早产。父母均否认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55.
很多读者都知道血是由造血干细胞经过不断分裂复制生成的,但中医里没有“造血干细胞”,那中医认为血是如何生成的呢?中医是否认同“无偿献血有益健康”呢? 中医认为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那么血是怎么生成的呢?中医认为,人体通过日常饮食后,食物经脾和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既我们常说的营养物质)而生成血液。 中医古籍《灵枢》中说道:“中焦(脾胃)受气取汁,变化而赤(红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对孕妇羊水穿刺样本进行染色体检查.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产前和遗传咨询孕妇1676人,年龄20~44岁,孕周为14~26周.结果 共发现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93例,阳性率为5.5%.结论 通过羊水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检查是产前诊断的可靠方法,能有效降低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57.
总结372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治疗前充分准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穿刺侧肢体护理,对并发症有效评估、及时处理,重视出院指导.372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治疗期.  相似文献   
58.
22q11缺失综合征(22q11DS)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微缺失疾病.它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心脏、颅面、四肢、免疫和内分泌等多系统的异常.其患病率约为1/2500~1/4000.22q11缺失的发病机制是缺失区域内的低拷贝重复序列之间的不对称重组,TBX1基因等被认为是其相关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脉心康干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mRNA表达变化,以探讨脉心康对动脉粥样硬化泡沫化细胞形成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使其泡沫化,并以脉心康、罗格列酮分别干预.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 mRNA表达变化.结果 脉心康与罗格列酮均能提高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 mRNA表迭,与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脉心康组优于罗格列酮组(P<0.01).结论 脉心康具有与罗格列酮相似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激动作用,且优于罗格列酮.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分子机制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调控途径有关,有望成为中医药领域中新的、特异性较高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激动剂,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脂代谢异常提供更佳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克林霉素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与特点。方法: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建立不良反应报表数据库,对2007年11月12日—2010年2月21日我院上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4例克林霉素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导致的系统和(或)器官损害、不良反应死亡病例等。结果:我院克林霉素注射剂主要用于18岁以上成人抗感染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构成比为79.41%。尚无严重的导致死亡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有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构成比为29.41%。结论:应重视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及早发现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以防范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