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7篇
内科学   89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对间质性肺炎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及脉冲振荡(impulse oscillometry system,IOS)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气道功能状态。方法:129例间质性肺炎患者与143例对照人群进行了常规肺功能检查和IOS肺功能检查。间质性肺炎患者均为非吸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或伴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患者。比较两组各项肺功能参数的差异,并分析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其他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间质性肺炎患者中51.2%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3%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间质性肺炎患者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残总比(RV/TL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高于对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项IOS气道黏性阻力参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LCO与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MMEF75/25、RV、TLC呈显著正相关,与周边气道阻抗R5?R20和小气道阻抗R5?R10呈显著负相关,与FEV1/FVC无相关性。结论:非吸烟的CTD?ILD和IPAF患者,通气功能障碍以限制性为主,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极少,IOS肺功能对患者肺功能异常的判断没有帮助。随着DLCO水平下降和疾病进展,远端气道阻抗有增加趋势,但FEV1/FVC没有变化,提示CTD?ILD和IPAF患者的小气道阻抗增加不导致气体潴留,无需对小气道功能进行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术后Aβ和Tau蛋白的影响,为临床AD手术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7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AD手术患者.患者随机双盲分成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各39例.P组采用丙泊酚2.0~2.5 mg/kg、瑞芬太尼1~2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静脉麻醉诱导,丙泊酚4~6 mg/(kg·h)及瑞芬太尼0.2~0.3 μg/(kg·min)静脉输注维持麻醉;S组采用8%七氟醚、新鲜气体流量5 L/min吸入,瑞芬太尼1~2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静脉注射诱导,瑞芬太尼0.2~0.3 μg/(kg·min)静脉输注及2%~3%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分别在患者麻醉开始前(T1)、术后4 h(T2)、24 h(T3)于L3-4位置抽取脑脊液2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脑脊液中Aβ40、Aβ42和Tau蛋白含量.结果 S组与P组比较,显著增加术后T2、T3时间点脑脊液中Aβ40、Aβ42蛋白含量(P<0.05);显著增加术后T3时间点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P<0.05).结论 丙泊酚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不增加术后Aβ和Tau蛋白的量,对于AD手术患者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3.
目的:对比研究用于检测免疫效应细胞增殖与细胞毒功能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CCK?8法、EdU标记法、CFSE标记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NK92细胞增殖[组1:100 U/mL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组2:100 U/mL IL?2+10 U/mL IL?15]。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法、活细胞染料双标流式法、荧光素酶法检测两组NK92对K562细胞的杀伤。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提示组2增殖能力强于组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dU和CFSE标记法均提示两组间增殖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活细胞染料双标流式法与荧光素酶法均能够检测出不同效靶比下两组NK92细胞毒功能的差异(P<0.05),LDH释放法在低效靶比下未检测出两组细胞毒性的差异(P>0.05)。以双标流式法的检测值为标准参照,荧光素酶法和LDH释放法的检测值与其呈显著相关性(rS=0.979 4,P<0.001;rS=0.973 2,P<0.001)。结论:CCK?8法更侧重于检测代谢活性,EdU和CFSE标记法更适用于悬浮类免疫细胞的增殖检测。3种细胞毒功能检测具有一致性,活细胞染料双标流式法适合检测对悬浮类靶细胞的杀伤,荧光素酶法比LDH释放法更适用于检测对贴壁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调查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现状。方法 于2021年3月对武汉市10个城区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8名管理者、211名中医药从业人员以及481名社区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xcel 2013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度中医就诊人次仅占总就诊人次的11.18%,均开设了中医药相关科室,中医治疗设备基本配备,但中医药服务项目较单一,仅围绕老年人群的保健项目开展率较高;均不同程度开展了中医慢病管理项目,但仅糖尿病(消渴病)、高血压(眩晕病)开展率为100%,其他慢病管理项目开展率均≤50%。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从业人员以大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且有8.1%无职称人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较高,但了解程度较低。结论 应以加强中医药慢病管理为切入点拓宽中医药服务范围,加强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加强监督与考核。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肝实质优先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所完成的20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手术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肝实质优先离断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观察组),即优先进行肝实质离断,而不是先行第一肝门解剖;另外10例行常规步骤先行第一肝门解剖,再进行肝实质离断(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73.0±70.4)min vs.(203.0±61.3)min,P0.05],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470.0±427.0)mL vs.(270.0±149.4)mL,P0.05],但术中输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肝实质优先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优越性已众所周知。但由于处理不当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在影响此术疗效的诸多因素中 ,忽视术后处理是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对 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随诊 ,旨在对术后能否坚持鼻腔清理及是否对合并鼻息肉进行激光治疗 ,作疗效对比。1 资料与方法慢性鼻窦炎患者 60例 ,均有长期鼻塞、流脓涕、头痛症状 ;均行鼻腔检查、X线照片 ,多数作了CT扫描及上颌窦穿刺 ,确诊为慢性上颌窦炎和 /或慢性筛窦炎。 60例中男 4 0例 ,女 2 0例 ,年龄 2 0~ 65岁。 60岁患者全部行钩突切除术 ,部分切除了筛片 ,开放中鼻道 ,均有前筛窦…  相似文献   
97.
骨和肌肉组织肿瘤的超选择动脉栓塞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骨和肌肉组织肿瘤的超选择动脉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Seldinger技术 ,对 18例骨和肌肉组织肿瘤进行造影 ,灌注和超选择动脉栓塞术 ,栓塞材料运用明胶海绵粒加抗癌药浸泡。结果 :18例骨和肌肉组织肿瘤中14例进行了栓塞 ,其中彻底栓塞者 8例 ,部分栓塞 6例 ;栓后肿块明显缩小 ,有 10例栓后肿瘤切除术 ,术中出血减少 ,肿瘤切除容易、彻底 ;4例孤息性栓塞 ,疼痛减轻 ,生存质量改善。结论 :骨和肌肉组织肿瘤的超选择动脉栓塞术 ,能使肿块缩小 ,提高生存质量 ;特别是术前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 ,以利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98.
动脉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6例甲亢患者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超选择插管,用褐藻胶微球栓塞。结果:16例甲状腺上动脉栓塞成功,成功率100%,一次成功率88%。栓塞后甲状腺机能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续集:甲状腺上动脉栓塞治疗甲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尿激酶辅助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尿激酶最短溶解、最佳溶解高峰时间、最低溶解有效浓度及计算机的优越性。方法:用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取得的血肿块作为实验研究的血肿模型。采用BH-Ⅰ型国产立体定向仪和计算机立体定向软件。结果:ADL1级24例(37.5%),ADLⅡ级19例(29.7%),ADLⅢ8例(12.5%),ADLⅣ级4例(6.25%),Ⅴ级两组均为0例;ADLⅥ级7例(11.9%)。结论:采用尿激酶辅助定向术治疗62  相似文献   
100.
电针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毅  蒋和鑫 《现代康复》2000,4(2):294-2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