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与开腹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右肝肿瘤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右半肝肿瘤行右半肝切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15例)和开腹右半肝切除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结果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与开腹右半肝切除组在切口长度[(8.93±1.53)cm vs(22.62±2.56)cm,t=19.992,P0.05]、手术时间[(305.67±42.96)min vs(254.29±53.53)min,t=-3.073,P0.05]及术中出血量[(386.67±201.31)mL vs(747.62±451.24)mL,t=3.242,P0.05]方面,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开腹右半肝切除组相比,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术后胃肠道通气时间[(2.60±1.30)d vs(9.24±4.22)d,t=2.107,P0.05]、术后住院时间[(10.93±2.28)d vs(14.71±5.17)d,t=2.971,P0.05]及并发症发生率(13.33%vs 47.62%,χ~2=4.629,P0.05)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第一肝门阻断,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为2例,开腹右半肝切除组为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4,P0.05);术后标本肿瘤切缘,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为(8.13±3.74)mm,开腹右半肝切除组为(10.24±4.12)mm,组间差异学无统计学意义(t=1.569,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治疗右肝肿瘤方法可行,较开腹右半肝切除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术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2月行完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断肝器械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射频凝血器断肝)和对照组(25例,超声刀断肝),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325.00±111.80)m L vs.(628.00±119.09)m L)]、输血患者比例(3/20vs.11/25)、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110.00±57.95)m L vs.(334.40±209.56)m L]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总生存率(75.0%vs.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瘤生存率(75.0%vs.36.0%)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可有效减少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无瘤生存率,近期效果优于术中使用超声刀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肝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12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行肝切除术的97例患者,按随机序贯原则分为ERAS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ERAS组患者采用ERAS理念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方式行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86.18±51.31)min vs.(157.00±66.53)min,P=0.02],但术中出血量与无输血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拔管时间[(6.04±2.09)d vs.(8.44±2.97)d]、肛门排气时间[(1.96±0.79)d vs.(2.52±1.26)d]及术后住院时间[(8.57±3.21)d vs.(11.54±4.82)d]均明显缩短(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20.4%vs. 60.4%,P=0.001)。结论:ERAS理念在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围术期中应用安全、有效,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直线切割闭合器联合LigaSure在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22例行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术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联合LigaSure,10例行右半肝切除,12例行左半肝切除;对照组为20例行常规开腹肝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11例行左半肝切除。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研究组术中出血量[(760.5±409.4)ml]少于对照组[(1 250.5±454.9)ml,P=0.001],手术时间[(235.4±21.4)min]短于对照组[(265.5±20.0)min,P=0.000],住院时间[(4.6±2.2)d]短于对照组[(7.2±3.0)d,P=0.003)],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P=0.031)。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术后研究组1例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1例发生胆漏,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9)。结论:腹腔镜半肝切除术中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联合LigaSure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的优点,可成为腹腔镜下肝癌半肝切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完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为205例患者行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8例,常规开腹组1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233.6±56.6)ml vs.(326.6±64.5)ml,P0.05]、手术时间[(121.4±26.4)d vs.(150.5±48.3)min,P0.01]、住院时间[(4.8±0.7)d vs.(6.8±1.9)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肝血管瘤剥除术和肝动脉介入栓塞术(TAE)对肝血管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问卷方式测定46例肝血管瘤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15个月的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46例患者中,23例行剥除术(剥除组)与23例TAE术(TAE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总GLQ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总GLQI总体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F=5.331,P0.05),剥除组术后1~15个月总GLQI稳步上升,TAE组术后1~6个月GLQI呈上升趋势,随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显示,剥除组术后1个月总GLQI低于TAE组[(99.5±11.2)vs.(109.0±9.2),P0.05],6个月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12.2±8.8)vs.(114.4±10.8),P0.05],12、15个月剥除组高于TAE组[(128.5±8.3)vs.(108.7±10.4)、(129.2±8.5)vs.(108.2±9.5),均P0.05]。组内比较显示,剥除组术后12、15个月总GLQI较术前明显升高[(128.5±8.3)、(129.2±8.5)vs.(111.7±9.3),均P0.05];TAE组术后6个月总GLQI较术前明显升高[(114.4±10.8)vs.(108.3±9.8),P0.05],术后12、15个月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血管瘤剥除术较TAE更有利于肝血管瘤患者术后远期恢复及生存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7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行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组),197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对比两组临床病理资料、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08.1±14.4)min vs.(87.7±10.6)min,P=0.001]更长,住院时间[(6.9±1.6)d vs.(7.6±1.8)d,P=0.005]、术后首次排便时间[(60.2±9.5)h vs.(70.3±9.5)h,P=0.001]、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6.1±1.2)d vs.(6.9±1.9)d,P=0.002]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器人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在促进术后恢复方面具有优势,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射频消融术(RFA)与腹腔镜肝切除术均为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重要方法,两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和优缺点,这也是文献报道的重点,但对于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特别是卫生经济学成本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研究通过比较RFA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医疗相关经济学成本的差别,以期为临床原发性小肝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肿瘤直径≤5 cm)资料,其中40例行经皮RFA(RFA组),4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医疗成本。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基本资料、肝功能指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RFA组的肝功能指标先升高后降,腔镜组则呈持续降低,RFA组肝功能指标在术后3 d均明显高于腔镜组[ALT:(65.72±25.61)U/L vs.(45.26±23.36)U/L,AST:(77.27±12.51)U/L vs.(53.29±11.24)U/L,TBIL:(25.12±6.06)μmol/L vs.(22.26±4.39)μmol/L,均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AFP水平均逐渐降低,且两组间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F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腔镜组[(62.6±11.7)min vs.(155.2±27.5)min,(5.2±0.5)mL vs.(76.2±11.3)mL,(4.3±1.2)d vs.(6.3±1.8)d,5.0% vs.17.5%,均P0.05];两组肿瘤清除率均为100%。直接医疗成本构成中,RFA组的手术相关费用、药品费和住院费均明显低于腔镜组[(11 526.46±941.08)元 vs.(14 277.25±938.46)元,(1 825.33±179.5)元 vs.(2 614.19±222.4)元,(476.30±67.71)元 vs.(712.03±87.52)元,均P0.05],但两组检验检查费和其他费用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RFA组的直接医疗成本、间接医疗成本和总的医疗成本均明显低于腔镜组[(17 446.78±1 465.24)元 vs.(21 270.62±1 612.38)元,(782.23±66.80)元 vs.(1 654.67±120.47)元,(18 228.01±1 539.72)元 vs.(22 924.35±1922.67)元,均P0.05]。结论:RFA与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对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疗效相当,但RFA治疗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因此,其所产生的直接医疗成本和医疗总成本也低于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与预后。方法:选择84例直肠癌患者,其中4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42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完成率(88.1%vs.92.9%)、保肛率(81.0%vs.76.2%)、淋巴结清扫数量[(13.2±7.6)vs.(13.6±7.8)]、肿瘤近切缘距离[(10.2±5.8)cm vs.(10.1±5.4)cm]与远切缘距离[(3.5±1.2)cm vs.(3.6±1.3)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54.6±76.3)min vs.(122.1±57.5)min,P0.05],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98.3±47.6)ml vs.(174.4±82.2)ml,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9.2±2.3)d vs.(11.4±4.6)d]、术后排气时间[(2.6±1.1)d vs.(3.5±1.7)d]、术后进半流质饮食时间[(3.6±1.1)d vs.(4.3±1.4)d]、并发症发生率(11.9%vs.31.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2.4%vs.4.8%)及1年(83.3%vs.81.0%)、3年(78.6%vs.73.8%)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采用肝蒂横断式肝切除术行解剖性肝中叶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1例肝中叶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频数匹配原则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n=30)和肝蒂横断式肝切除组(n=21),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肝功能、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肝蒂横断式肝切除组与传统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短[(2.7±0.839)h vs.(4.5±0.952)h],术中出血量少[(406±33.182)mL vs.(793±29.677)mL],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术后7 dALT为(63.048±7.513)U/L vs.(323.667±12.939)U/L],住院时间缩短[(12.528±0.245)d vs.(16.733±0.338)d],并发症发生率低(14.2%vs.40.0%),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低[4.8%(1/21)vs.26.7%(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肝蒂横断式肝切除技术行解剖性肝中叶切除安全、有效、微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纳米碳微粒作为淋巴结示踪剂,评价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规范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个月内实施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将手术中注射纳米碳混悬液后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5例设为观察组,其余25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15例中,小弯侧淋巴结显色12例(80.00%);8a组和6组淋巴结色染各8例(53.33%);脾门和大弯侧淋巴结色染各3例(2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主要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6.90±0.28) cm vs.(6.82±0.38)cm],术中出血量[(286±168) mL vs.(235±98)mL],手术时间[(182±31)min vs.( 176±21)min],淋巴结检出数[(16.8±6.71)枚vs.( 14.9±3.90)枚],术后住院时间[( 10.1±3.8) d vs.(11.6±6.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淋巴结示踪剂的应用,对完善术中淋巴结清扫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更能体现出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左肝管主干的前入路左半肝切除术在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预防胆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9月行左半肝切除术治疗的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5例,其中行保留左肝管主干的前入路左半肝切除术37例(前入路组),传统入路左半肝切除术38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胆漏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性别、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前入路组较传统组手术时间短[(153.27±19.55)min vs(184.26±22.41)min,t=-6.38,P0.01],术中出血量少[(109.78±18.41)m L vs(317.71±28.14)m L,t=-37.76,P0.01],住院时间短[(10.16±0.65)d vs(15.39±1.03)d,t=-26.32,P0.01],术后胆漏并发症例数少(1 vs 13,χ~2=12.26,P0.01)。结论保留左肝管主干的前入路左半肝切除术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并显著减少术后胆漏发生率,在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在肝硬化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笔者从拟行半肝切除的肝硬化患者中选择45例,随机分成前入路组和常规组。前入路组22例,使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行半肝切除;常规组23例,使用常规法半肝切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以及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治疗。前入路组行右半肝切除17例,左半肝切除5例,患者均成功建立肝后隧道;常规组行右半肝切除19例,左半肝切除4例。与常规组比较,前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例数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恢复较快(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总胆红素(TBIL)变化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施行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4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简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操作方式分为两组:“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组(隧道法组)19例、经前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组(前入路组)2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断肝时间、断肝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隧道法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断肝时间、断肝出血量方面均低于前入路组[(185.53± 59.84)min vs (232.50±62.92)min, (244.74±88.03)mL vs (327.50±154.30)mL, (15.11±5.53)min vs (41.25±21.21)min, (65.26±23.66)mL vs (156.50±69.4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安全、可行,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有望成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的一种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复杂肝切除手术技巧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利用腹腔镜下易于建立隧道的特点,通过在肝实质内重要管道附近建立隧道,快速安全地离断肝实质,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实施52例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右半肝切除平均手术时间为(220±45)min,术中出血量为(210±92)ml;肝段切除手术时间为(100±35)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3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2)d,1例病人术后发生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1.9%。结论通过在肝实质内重要管道附近建立隧道可以安全快速地完成腹腔镜下复杂肝切除术,降低术中出血风险,是一种简便易行且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aptic cholangial drainge,PTCD)减黄(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age,PBD)对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行半肝切除术的33例H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减黄组(n=16)和非减黄组(n=17)。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减黄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26.4±7.5)μmol/L vs(308.6±145.2)μmol/L]和谷丙转氨酶水平[(60.1±26.4)U/L vs(525.8±257.5)U/L]显著降低(P0.05);且手术时间[(5.6±0.8)h vs(6.5±1.2)h]、术中出血量[(560.7±159)mL vs(685.3±188.2)mL]和输血量[(398.1±101.5)mL vs(523.5±139.3)mL]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31.3%vs 100%),均P0.05。结论 PBD能显著改善术前肝功能,缩短行半肝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输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Glisson蒂横断法行腹腔镜左肝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为14例患者行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法左肝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近期及远期疗效等指标。结果:14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法左肝段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肝左外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4例,Ⅱ、Ⅲ段肝切除各2例,Ⅳ段肝切除1例。手术时间100~240 min,平均(140.6±89.3)min;术中出血量150~300 ml,平均(200.5±95.7)ml;住院5~10 d,平均(7.8±2.4)d;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早期无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法左肝段切除术的优势在于迅速、精确的到达Glisson蒂左肝段分支,适于左半肝、左外叶及Ⅱ、Ⅲ、Ⅳ段的肝肿瘤,手术安全、可行,可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腹腔镜肝段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