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胃乐散对实验性溃疡大鼠的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乐散低、中、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制备大鼠的胃溃疡模型。连续用药14 d后,处死大鼠,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4,用免疫比浊法测量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的IL-2、IL-4明显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胃乐散能提高大鼠的IL-2、IL-4的水平(P<0.05),也能增加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P<0.05)。结论胃乐散治疗胃溃疡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小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抑制作用及对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 激素法诱发小鼠BPH,称重法测定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及超激结构的变化,并进行形态定量学分析;放免法测定血清睾酮水平。结果 制模1w后Gen治疗3w,20、40、160mg/kg均可剂量依赖性降低BPH小鼠前列腺湿重指数。光镜下见增生的腺上皮乳头减少或消失,腺体上皮细髓呈低立方或扁平状,腺腔明显扩张或萎缩;图像分析显示,Gen明显减小BPH小鼠前列腺腺体平均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及平均面积均减小(P〈0.05)。电镜下,Gen治疗组腺上皮细胞排列规整,呈低柱状,核位于基底部,核仁多为一个,线粒体数量不多,粗面内质网较多,高尔基复合体较发达,分泌颗粒减少。有微绒毛脱落和核膜完整的腺上皮细胞核脱落到腺腔的现象。结论 Gen可明显抑制小鼠BPH,降低BPH小鼠血清睾酮水平,提示其抗BPH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抗雄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脑灵素胶囊对小鼠游泳耐力及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 小鼠游泳耐力试验是将小鼠放入温度为 2 0℃、直径 2 5cm、深 15cm的水浴中 ,观察小鼠游泳至下沉时间 ;小鼠耐缺氧能力试验是将小鼠置于容积为2 80ml密闭的广口瓶中 ,瓶内放置 10g干燥的钠石灰 ,观察小鼠在瓶内存活时间。结果 脑灵素胶囊 0 .2g/kg、0 .4g/kg能显著提高小鼠游泳耐力和耐缺氧能力。结论 脑灵素胶囊对小鼠游泳耐力及耐缺氧能力呈剂量依赖性提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胃乐散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分别用 1.2 5 %、2 5 %胃乐散混悬液灌胃 ,观察并比较其对正常小鼠、腹腔注射新斯的明小鼠和腹腔注射吗啡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小鼠灌胃胃乐散混悬液 (1.2 5 %,2 .5 %)后 ,与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比较 ,小肠蠕动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可拮抗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小肠亢进的推进运动 (P <0 .0 5 ) ;可促进吗啡引起的小鼠小肠减慢的肠蠕动 ,与吗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胃乐散对正常小鼠肠运动功能无明显作用 ,而对新斯的明及吗啡引起的小鼠异常肠运动功能具有双相调节作用 ,能使异常的肠运动趋复正常。  相似文献   
25.
目的体外观察茶多酚对肺高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生长、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1)采用MTT比色实验法观察茶多酚对ACC-M细胞增殖的影响;(2)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浓度茶多酚对ACC-M细胞中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的影响。结果(1)茶多酚对ACC-M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加入不同浓度茶多酚后,Fas蛋白在ACC-M细胞中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浓度增加更为明显。结论茶多酚可影响ACC-M细胞中Fas、Fasl表达,茶多酚具有抑制ACC-M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26.
刺梨提取单体CL-1对胃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1对抗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MKN-45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检测法和生长曲线的绘制,观察CL-1对胃癌SGC-7901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显示,CL-1(10-8-10-4mol·L-1)对SGC-7901和MKN-45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细胞生长曲线显示:随CL-1剂量的增加,SGC-7901和MKN-45细胞的生长曲线逐渐右移.结论CL-1具有体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夏天无注射液对脑缺血和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模型初步筛选ICDP对动物脑缺血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蛋白含量;原代培养乳鼠神经元制备低糖缺氧模型,  相似文献   
28.
IGF-Ⅰ和IGF-Ⅱ在人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GF-Ⅰ和IGF-Ⅱ与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GF-Ⅰ和IGF-Ⅱ在人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用IPWIN60软件测量染色情况,计算平均光密度。结果 IGF-Ⅰ、IGF-Ⅱ在正常肠粘膜中少量表达,在结直肠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中表达明显增强,结直肠癌中则高表达。与正常肠粘膜组比较,结直肠管状腺瘤组、绒毛状腺瘤组、结直肠癌组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结直肠管状腺瘤组和绒毛状腺瘤组比较,IGF-Ⅰ和IGF-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 IGF-Ⅰ和IGF-Ⅱ在正常结直肠粘膜、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依次增加,IGF-Ⅰ和IGF-Ⅱ可能在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二甲基亚砜(DMSO)对小鼠脑缺血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模型观察喘气时间的变化;离体大鼠血管平滑肌条记录等张收缩.结果DMSO使小鼠张口喘气时间明显延长,呈剂量依赖性,同时DMSO呈浓度依赖性地松弛去氧肾上腺素预收缩的离体兔胸主动脉螺旋条.结论DM-SO具有一定的抗脑缺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其舒血管作用,而增加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30.
董智琦  文国容  庹必光 《安徽医药》2018,22(6):1011-1014
趋化因子家族通过作用于跨G蛋白偶联受体来介导趋化因子的活性.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能力以及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趋化因子蛋白家族在很多方面具有目前尚未完全了解的可塑性及复杂性.趋化因子既是炎性反应中的必需调节剂又可以介导宿主对肿瘤的反应.大量数据表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影响大多数肿瘤的形成.因此,笔者将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开始,对其如何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及免疫浸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