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海绵肾是一种先天性肾髓质囊性病变,其特征为肾锥体部的乳头管及集合管呈梭形或囊状扩张1949年Cacchi最先报道,命名为海绵肾。多年来,海绵肾主要依靠X线平片及排泄性尿路造影确诊。1987年4月我们先用超声发现了海绵肾,并作出了诊断,然后建议X线造影及腹部平片加以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肿块型胰腺炎的声像图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8例术前影像诊断为胰腺占位性病变而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胰腺炎的声像图表现、临床资料及CT影像结果。结果8例肿块型胰腺炎均表现为孤立性实性肿块。肿块位于胰头4例,钩突1例,胰体3例。肿块边界均模糊(8/8),但形态规则者占75%(6/8);肿块内部回声均呈低回声(8/8),其中回声不均匀者5例(5/8),均匀者3例(3/8);4例位于胰头及1例位于钩突部的肿块可见主胰管扩张(5/8),其中2例伴有胆总管扩张(2/8);7例肿块周边及内部未探及多普勒血流信号(7/8),仅1例肿块内探及血流(1/8)。8例肿块均未见浸润性生长(8/8)征象,7例未见周围或腹腔肿大淋巴结(7/8)。结论肿块型胰肠炎声像图有一定特点,超声检查仍可作为诊断肿块型胰腺炎的首选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转移性乳腺癌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6例转移性乳腺癌中,5例单发、1例多发;肿瘤直径0.84~4.00cm;声像图示肿瘤呈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血流丰富。6例中4例诊断为BIRADS 5级,2例诊断为BIRADS 4级,BIRADS 5级肿瘤可见成角、毛刺和强回声晕。结论转移性乳腺癌超声表现与乳腺原发恶性肿瘤相似,不易鉴别。  相似文献   
94.
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及超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下段混合回声包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及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声像图表现以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混合回声包块为特点的CSP患者52例,分析其病史、二维及CDFI特点。将其中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清宫术)的40例按出血量分为<200 ml组(26例)和≥200 ml组(14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及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包括停经、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HCG下降不满意或反而升高,14例曾出现大出血。病灶声像图特点为位于子宫前壁下段的混合回声包块,血流分布以周边为主。治疗出血量<200 ml组和≥200 ml组之间在停经时间、病变最大径、平均径和阻力指数(R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包块型CSP的声像图具有较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 行腹壁肿物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AWE的105例患者共119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分别评价每个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将病灶按最大直径分为<3 cm组和≥3 cm组,比较两组声像图特征的差异.结果 AWE的声像图特征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边界不清晰,内可有小的无回声区,周边可有强回声晕,彩色多普勒常表现为外周及内部少许血流信号.与≥3 cm组病灶相比,<3 cm组病灶潜伏期较短,位置较浅,多位于皮下脂肪或浅肌层,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周边强回声晕,无或少许血流信号更为常见;≥3 cm组病灶则潜伏期较长,呈不规则形,位置较深,丰富血流信号更为常见.结论 使用高频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根据超声特征结合病史可对AWE作出定性诊断,并可判断病灶大小、范围及浸润深度,可为术前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ERUS)对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分期的准确性,评价ERUS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行TEM局部切除术患者50例,共50个直肠肿瘤.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ERUS进行直肠肿瘤浸润程度分期,术后进行病理分期.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术前ERUS分期判断pT0、pT1、pT2期直肠肿瘤浸润深度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和术前ERUS诊断T0/Tis+T1期直肠癌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直肠肿瘤术前ERUS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结果术后病理诊断35例直肠腺瘤(pT0期),4例原位癌(pTis),8例早期侵袭性癌(pT1期),3例进展期癌(pT2期),术前ERUS诊断uT0期38例(76.0%),uT1期8例(16.0%),uT2期4例(8.0%). ERUS判断直肠肿瘤浸润深度总的准确性为90.0%(45/50),判断pT0、pT1、pT2期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准确性分别为94.0%(47/50)、95.2%(46/50)、94.0%(47/50). ERUS诊断pT0/pTis+pT1直肠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0%、95.7%、66.7%、97.8%、50.0%.结论 ERUS判断T0期直肠腺瘤和早期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准确性较高.虽然在影像学上区分T0期与Tis期直肠肿瘤存在困难,但不影响ERUS为TEM提供可靠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l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28例IgAN患者,对所有患者左肾进行常规超声(肾脏长径、皮质厚度、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及VTQ超声[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检查。分析常规超声与VTQ指标间,以及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一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Lee分级、肾小球硬化指数(glomerulars clerosis index,GSI)、肾小管萎缩(tubular atrophy,TA)以及肾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fibrosis,IF)的相关性。结果IgAN患者。肾脏常规超声指标与其VTQ结果、临影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VTQ测定的SWV与CKD分期(r=-0.382,P=0.045)、Lee分级(r=-0.407,P=0.031)及IF(r=-0.397,P=0.036)呈负相关,与GSI和TA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VTQ技术测定的肾皮质swV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存在相关性,这一新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产科超声工作量的变化趋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5月(疫情期)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产科超声检查的工作量,分别与2019年2月至5月(2019年同期)和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疫情前期)进行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妊娠阶段的工作量占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疫情期超声医学科总工作量同比下降60.1%,环比下降61.3%,产科超声工作量为7684人次,同比下降23.0%,环比下降19.2%。产科超声工作量占全科总工作量的比例大幅上升,并与疫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020年2月至5月每月产科超声工作量占比分别为35.8%、15.3%、9.8%和7.4%,其中2月工作量占比同比增长5.0倍,环比增长5.3倍。不同妊娠阶段的超声检查所占比例存在明显变化,孕早期超声检查占比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5.8%,孕晚期占比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3.1%。疫情期转会诊产科超声工作量为301人次,占产科超声总工作量比例为3.9%,与2019年同期(4.1%)和疫情前期(3.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超声医学科总工作量显著下降,而产科超声工作量占比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99.
原发乳腺淋巴瘤超声表现、临床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分析9例(共11个病灶)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超声、临床及病理特征。 结果 9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中,4例肿块位于右侧乳房,3例位于左侧乳房,2例位于双侧;其中8个肿块发生于外上象限。肿块大小1.5~9.0 cm,平均(2.87±2.09)cm。9例均为低回声,其中5例为极低回声,4例内部回声不均匀;6例形态不规则;5例边界不清;3例后方回声增强,9例均未见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6例血流丰富。术后病理大体形态学均表现为实性肿物、颜色灰黄或灰粉,组织学分型7例为非霍奇金弥漫性B细胞型淋巴瘤,1例为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为T细胞型淋巴瘤。 结论 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检查中,低回声、外上象限、肿物后方回声增强、肿物内有丰富血流信号为主要特征,最终诊断需结合临床及术后病理,其预后与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半椎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断的3例胎儿半椎体病例的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并与产后超声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例胎儿超声检查均可见脊柱形态改变,受累节段仅有一半的椎体.其中1例经出生后影像学证实,1例经尸检病理证实,1例尚在随访中.结论 胎儿半椎体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不合并其他畸形时多数预后良好,仔细的中孕期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并给予适当的遗传咨询.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nography in the fetal hemivertebra. Methods The 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 of three fetuses with hemivertebra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eview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ostnatal ultrasonography,other image modalities,and autopsy. Results In all fetuses,a distortion of the spine was observed where only one half of the vertebra could be identified. The parents opted for termination of the pregnancy in one case and the deformity was confirmed by autopsy. The other two fetuses were delivered and in one fetus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Conclusions Hemivertebra can be diagnosed accurately by second-trimester ultrasonography. The prognosis is mostly favorable when no other anomalies are associated. Meticulous examination may disclose the lesion and help decide the fate of pregna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