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制备环孢素A-HPMCP(两种型号HP50与HP55)纳米粒,并与新山地明(Neoral)进行大鼠相对生物利用度与药物动力学行为的比较。方法以溶剂-非溶剂法制备CyA-HP50 NP与CyA-HP55 NP,用HPLC法测定其相对生物利用度,并用3P97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3种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均以2室模型拟合最佳。与Neoral相比,CyA-HP50 NP与CyA-HP55 NP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82.3%和119.6%,均无显著性差异;CyA-HP50 NP与CyA-HP55 NP的K10均较小(P<0.05),说明药物消除较慢。与CyA-HP50 NP相比,CyA-HP55 NP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5.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yA-HPMCP NP 制备方法简便,生物利用度高,可望开发为一种新的制剂。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以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Kyron-T114为载药树脂,制备盐酸小檗碱树脂复合物以实现对冻干口崩片的良好掩味效果。方法 采用静态制备法,制备药物树脂复合物,绘制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曲线研究树脂的吸附机理,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制得的树脂复合物进行物性表征。采用冻干赋型技术,制备盐酸小檗碱与树脂复合物口腔崩解片,对其体外溶出度研究与掩味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制得的盐酸小檗碱树脂复合物载药量为43.04%,药物在树脂上的吸附为多分子层的化学吸附。盐酸小檗碱粉末的溶出主要受溶解度的影响,其溶出机制以Fick扩散为主。树脂复合物粉末的溶出主要受溶液pH和离子浓度及种类影响,人工胃液中,药物从树脂中快速解离,薄膜扩散成为溶出的限速步骤;水、人工唾液、pH 4.5和pH 6.8的人工肠液中药物解离速度较慢,粒子扩散成为溶出的限速步骤。树脂复合物冻干口崩片在人工唾液中的溶出显著低于盐酸小檗碱冻干口崩片,经感官评价与电子舌检测,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矫味效果。结论 盐酸小檗碱树脂复合物冻干口崩片掩味效果较好,且弱阳离子交...  相似文献   
23.
中药饮片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全程涉及基地环境、种子种苗、采收加工等多个环节,因此准确识别中药生产过程可能诱发质量风险的因素,及其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非常重要。目前,质量风险理念主要集中在管理、法规等方面。尚无针对中药饮片质量过程中各环节可能出现风险的综合分析及其切实的质量控制方案的分析总结。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中药质量树的中药饮片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将中药质量树这种过程分析方法与质量风险管理有效结合,在实现中药全程质量过程控制的同时可帮助管理者实时决策。中药饮片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流系统通过提供个性化web界面。可实现面向用户的信息反馈,方便用户进行中药质量预测、风险评估和调控。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中药饮片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系统将基地环境、栽培和饮片加工各环节质量相关因素标识出来,可依据企业自身的生产条件扩展、修改现有的科学工作流,提供给不同的企业自己专属的质量体系,做到个性化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模式,该文可为提升中药生产质量,实现质量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测定麦冬药材及其提取物中甲基麦冬黄烷酮A(MOA)和甲基麦冬黄烷酮B(MOB)的量,为麦冬药材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麦冬药材和提取物中MOA和MOB的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5∶45);体积流量:1mL/min;检测波长:298nm;柱温:30℃。结果川麦冬和浙麦冬药材含MOA的量分别为0.0040%~0.0096%、0.0067%~0.0134%,MOB的量分别为0.0021%~0.0062%、0.0159%~0.0282%;川麦冬和浙麦冬提取物中MOA的量分别为0.0075%~0.0088%、0.0113%~0.0126%,MOB的量分别为0.0038%~0.0051%、0.0207%~0.0238%。结论浙麦冬药材和浙麦冬提取物中MOA和MOB的量均分别高于川麦冬药材和川麦冬提取物;该方法可为麦冬药材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薄膜超声法制备槲皮素脂质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以粒径和包封率为指标,优选槲皮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以氢化大豆磷脂(HSPC)、胆固醇(CH)为膜材,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利用马尔文动态光散射粒径测定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鱼精蛋白沉淀法分离游离药物,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槲皮素(QU)的包封率。 结果 最佳处方工艺为:HSPC:CH=3:1、HSPC:QU=20:1、探头超声(600 W)9 min。 结论 薄膜超声法适于实验室条件下制备槲皮素脂质体。  相似文献   
26.
目的:考察传统热炸工艺对梅花鹿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传统热炸法炮制东北梅花鹿鹿茸,用Bradford法测定鹿茸可溶性蛋白含量;利用MTT法测定鲜鹿茸与热炸炮制鹿茸上、中、下部位对NRK-49F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鲜鹿茸上中下部均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从上到下活性减弱;热炸炮制品促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结论:梅花鹿鹿茸具有较强的促细胞增殖能力,传统热炸炮制明显降低鹿茸的促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7.
陈有根  戴俊东  古海峰 《中草药》2007,38(11):1640-1643
目的测定麦冬药材及其提取物中甲基麦冬黄烷酮A(MOA)和甲基麦冬黄烷酮B(MOB)的量,为麦冬药材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麦冬药材和提取物中MOA和MOB的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5∶45);体积流量:1mL/min;检测波长:298nm;柱温:30℃。结果川麦冬和浙麦冬药材含MOA的量分别为0.0040%~0.0096%、0.0067%~0.0134%,MOB的量分别为0.0021%~0.0062%、0.0159%~0.0282%;川麦冬和浙麦冬提取物中MOA的量分别为0.0075%~0.0088%、0.0113%~0.0126%,MOB的量分别为0.0038%~0.0051%、0.0207%~0.0238%。结论浙麦冬药材和浙麦冬提取物中MOA和MOB的量均分别高于川麦冬药材和川麦冬提取物;该方法可为麦冬药材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麦冬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中药麦冬的指纹图谱,为麦冬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梯度洗脱、紫外检测的方法,分别对产于四川绵阳的川麦冬和浙江慈溪的杭麦冬各10批药材进行检测,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计算各药材样品的相似度,并生成麦冬药材对照指纹图谱.结果 来源于两个不同产区的药材,产区内样品间相似度多数大于0.95,但产区间样品相互比较,则相似度多数小于0.80,有的竟小于0.50.结论 川麦冬和杭麦冬的指纹图谱相差明显,不仅可用于区别两个不同产区的药材,也可用于区别用两个不同产区的药材生产的中成药制剂.  相似文献   
29.
糖肾康颗粒剂中黄芪甲甙和人参皂甙Rg1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糖肾康颗粒剂中黄芪甲甙和人参皂甙Rg1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芪甲甙和人参皂甙Rg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34μg~6.70μg和1.43μg~7.15μg,糖肾康颗粒剂中黄芪甲甙和人参皂甙Rg1的回收率分别为97.74%和95.77%。用此方法测定了3批样品中黄芪甲甙和人参皂甙Rg1的含量。  相似文献   
30.
RP—HPLC法测定盐酸吡格列酮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吡格列酮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ODSC18色谱柱 (4 6mm× 2 5 0mm ,填料 :Kromasil,粒度 :5 μm) ,以乙腈 -水 -乙酸 (45∶5 5∶0 3,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为 5 5±0 0 5 )为流动相 ,流速 1 2mL·min-1,紫外检测器于 2 6 9nm测定。结果 :反相HPLC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0 1~1 0mg·mL-1,相关系数r=0 9999;最低检测限 0 2ng ;样品溶液在 10d内稳定 ;日内精密度 (RSD <1 0 % )和日间精密度 (RSD <2 0 % )良好。结论 :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盐酸吡格列酮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简便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