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染色体基因盒(SCCmec)型别的耐药性和产毒性,进一步明确SCCmec型别的多重耐药模式。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对临床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SCCmec分型及其相关毒力基因耐药性测定。 结果本实验应用9对位点特异性引物对13株MRSA进行了多位点PCR分型测定,共检测到5种不同的测定位点构成图谱,其中3种图谱与已有的ⅢD型、ⅡD型和Ⅳ型相同,2种图谱为未见报道的Ⅱ型和Ⅲ型新亚型。ⅢD型、ⅡD型和Ⅳ型分别发现1株、1株和2株,Ⅱ型新亚型发现6株,Ⅲ型新亚型发现3株,新的SCCmec型别亚型比例较高,占69.2%(913)。新Ⅱ型亚型含有Ⅱ型上游位点B和C,下游位点G,缺乏Ⅱ型下游特异性位点D;新Ⅲ型亚型含有Ⅲ型的上游位点C、E和下游位点F,缺乏下游位点G,多了一个Ⅱ型的下游位点D;其对应菌株的毒力基因检测含有femA、see、etb和tst基因。结论新的SCCmec型别的MRSA,它的基因型与已报道的基因型有所不同,新的菌株同时产3种毒素基因,而且还含有femA基因,故新的菌株不仅是MRSA的高度耐药株,同时产毒性高、耐药性高、抗药谱广,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42.
<正>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筛查鼻咽癌最特异的手段就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EB病毒早期抗原(EA)-Ig A抗体[1,2]。EA抗原是EB病毒感染细胞后早期合成的一种蛋白,可以进一步分为弥散型(D型)和局限型(R型)抗原。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抗体主要是与D型EA发生  相似文献   
43.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人数,已占到住院感染患者总人数的30%左右.临床分离的致病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耐药菌的另一个危害是可以在不同地区、国家间的人群之间传播.我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流行趋势与耐药基因型与国外不同,国外常见种类为TEM 型,而我国不同地区以CTX-M、SHV 型最为常见[1].  相似文献   
44.
<正> 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的方法需时较长,难以适应诊断、治疗需要。为了改变目前现状,可采用以下快速诊断技术。 1.快速检查某些细菌的专有酶 某些细菌具有特征性的酶,应用适当的底物可迅速完成细菌鉴定。如沙门菌具有辛酸酯酶,以4MU—辛酸酯酶为底物,经沙门菌酶解,在紫外灯下观察游离  相似文献   
45.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临床的不规则治疗、淋球菌染色体突变和耐药质粒转移等原因引起了淋球菌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因此定期对淋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有助于了解其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及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我们采用纸片扩散法在2007年6月至9月对太原地区35株淋球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山西省第一期临床实验室基因扩增标准化技术人员岗前培训于 2 0 0 3年 3月 5日至 11日在太原举行。参加培训的68名代表来自全省二级以上 5 4所医院 ,已经开展 PCR检验项目的实验室有 3 2个 ,准备开展的有 2 2个实验室。会议由山西省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连青教授主持 ,张汉伟主任致开幕词。会议特邀请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免疫室李金明主任、山西医科大学生物研究中心王春芳博士等担任授课老师。使用教材为卫生部统一规划编写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上岗培训教材 ,所有授课教师 (基础理论、实验 )均上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批准。为了…  相似文献   
47.
宋静  戎建荣 《医学信息》2019,(19):25-28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这类细菌往往伴随高致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CRE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碳青霉烯酶。快速、准确地检测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产酶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实验室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研究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AmpC酶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和AmpC酶基因型。方法:用双纸片扩散法和E-test筛选确认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AmpC酶菌株,通过PCR基因扩增对AmpC酶耐药基因型进行确认。结果:68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中有1株为AmpC酶。结论:大肠埃希菌是产生ES-BLs的常见菌,同时产生AmpC酶的菌株使其耐药性增强,实验室对其检测和监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9.
山西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及多重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山西地区淋球菌对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现象,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11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青霉素、四环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四种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耐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的菌株分别占74.6%、81.8%、89.1%、0.同时耐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率为77_3%.结论:山西地区淋球菌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已不宜用于淋病的治疗;头孢曲松几乎没有耐药现象,可以作为山西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0.
胺酶活性.结论 从肝脓肿患者不同发病时期分离的7株大肠埃希菌,随着抗菌药物的持续使用,全部产生TEM型β-内酰胺酶,其耐药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