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目的 为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蚕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生牛RPE细胞培养,并行免疫组化鉴定。对培养的RPE细胞于0h、24h、48h3个时间点分别给予0ng/ml、1ng/ml、4ng/nm、16ng/ml的bFGF后,加入鸡红细胞悬液,孵育1h,经清洗固定后于光镜下观察、计数,以判断RPE细胞吞噬功能。结果 应用bFGF后,PRE细胞吞噬及吞噬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结膜下给药兔眼玻璃体内维拉帕米 (Verapamil,Ver)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制备外伤性PVR动物模型 ,结膜下注射 1 2 5mg/0 5mlVer,按时抽取玻璃体样品。样品经提取、浓缩处理后 ,采用美国HP10 5 0HPLC系统测定样品中Ver的浓度 ,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结膜下注射Ver后 ,吸收半衰期t1/2(Ka) =(0 5 4± 0 16 )h ,达到峰浓度的时间T(peak) =(2 10± 0 84 )h ,峰浓度Cmax =(17 6 5± 4 6 4 ) μg/ml,消除半衰期t1/2 (Ke) =(7 2 9± 1 4 6 )h ,药 时曲线下面积AUC =(2 0 8 0 7± 4 0 2 2 ) μg/(ml·h)。 结论 :结膜下注射Ver可以进入玻璃体并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为结膜下注射Ver防治PVR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结膜下给药兔眼玻璃体、房水及血浆中维拉帕米的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制备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uretinopathy,PVR)动物模型 ,结膜下注射 2 .5 g· L- 1 维拉帕米 0 .5 m L ,按时抽取玻璃体、房水及血液样品。样品经提取、浓缩处理后 ,采用美国 HP10 5 0 HPL C系统测定样品中维拉帕米的浓度 ,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玻璃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t1 / 2 (Ke) =(6.42± 2 .2 4) h,T(peak) =(1.96± 0 .64 ) h,Cmax=(17.61± 4.60 ) mg· L- 1 ,AUC=(2 0 0 .2 0± 46.5 0 ) mg·L- 1 · h- 1 。房水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t1 / 2 (Ke) =(2 .73± 1.0 2 ) h,T(peak) =(0 .74± 0 .2 2 ) h,Cmax=(2 1.5 3± 5 .2 0 ) mg· L- 1 ,AU C=(99.3 2± 3 2 .40 ) mg· L- 1· h- 1。血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t1 / 2 (Ke) =(2 .3 4± 1.2 0 ) h,T(peak) =(3 .0 5± 1.0 2 ) h,Cmax=(0 .2 6± 0 .10 ) m g·L- 1 ,AU C=(1.95± 0 .84) mg· L- 1 · h- 1 。结论 结膜下注射维拉帕米兔眼玻璃体、房水及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 (P<0 .0 5或 0 .0 1) ,维拉帕米在玻璃体及房水中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为结膜下注射维拉帕米防治 PVR等眼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鲲  李曼  王力甚 《医学综述》2014,(23):4353-4355
氯普鲁卡因(CP)的化学名称是4-氨基-2-氯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醋盐酸盐,分子式为C13H19CLN2O2HCL。属于苯甲酸脂类局部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毒性低、不良反应小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椎管内麻醉,口腔科、五官科、骨科的局部浸润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以及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该文就CP在门诊手术中局部浸润麻醉、局部静脉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植片衰竭和排斥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PK)手术患者中,影响角膜植片存活和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224只眼PK手术的临床资料,以Kaplan Meir方法计算其预期10年植片存活率及10年植片无免疫排斥存活率,对各因素水平间采用log rank检验比较其差异,计算不同因素的相对危险度(RR),并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价各因素对植片存活率的影响。结果:224只眼总预期10年存活率和预期10年无免疫排斥存活率分别为81.4%和78.2%。与植片衰竭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角膜血管化、再次移植、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虹膜前黏、虹膜后黏连、手术时间长(≥90min)和受者年龄大(≥60岁)等。与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角膜血管化和手术时间长。Cox回归模型显示只有角膜血管化(RR=2.46,P=0.04)、再次移植(RR=5.67,P<0.01)、无晶状体眼(RR=3.64,P<0.05)、人工晶状体眼(RR=6.83,P<0.01)、虹膜前黏连(RR=2.76,P=0.05)和虹膜后黏连(RR=3.12,P=0.05)为角膜植片10年存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PK手术植片衰竭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角膜血管化、再次移植、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虹膜前或虹膜后黏连;与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角膜血管化及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35例37眼,核硬度为Ⅰ~Ⅱ级16眼,Ⅲ级15眼,Ⅳ级6眼,巩膜隧道切口,原位超声乳化晶体核,超声能量设定60%~80%,超声乳化时间45s~3min45s(平均1min52s),植入5mm×6mm椭圆形人工晶体。结果:30眼(81.1%)原位超声乳化成功,术后1周视力≥0.5和≥1.0分别为73.0%≥和54.1%;术后1~3月随访视力≥0.5和≥1.0者分别为83.8%和70.3%。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内皮水肿(16.2%)和瞳孔缘损伤。结论:原位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6岁,因发现左腋窝搏动性肿块2年,左上臂肿块1年于2010年9月27日入院。近1年来出现左上臂外展时腋窝部轻度疼痛,左上肢运动及感觉均无异常。既往无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史;无左上肢外伤史,无结缔组织病史,吸烟50余年,20支/天左右。体查:左腋窝可扪及一5cm×5cm大小搏动性肿块,质地中等,界限清楚,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激光照射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游离钙的变化规律。方法用不同输出功率的氩离子激光照射培养的猪RPE细胞(光斑直径200μm,照射时间02s),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光凝斑周围RPE细胞中游离钙的浓度。结果用0.9、1.8及2.7W的激光照射后,RPE细胞中游离钙浓度(nmol/L)分别为415±148、525±247、994±203,而空白对照组为222±64,各组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均为P<001)。结论激光损伤可使RPE细胞中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激光能量的大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