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是常见的高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病,对其病因和自然病程至今未能透彻了解,也一直缺乏确切有效疗法。我们应用光动力方法阻塞猫视网膜全部三支主干静脉,以求尽量模拟人类CRVO所致的视网膜病变表现,观察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b波变化情况,以期对CRVO的发展过程有更深入了解,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nterior prolie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aPVR)低眼压状态下房水生成率变化,从房水动力学的角度揭示aPVR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培养的同种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制作aPVR引起慢性低眼的动物模型。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观测眼压、术后14d,28d,56d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量房水荧光素清除率,进一步计算房水生成率。结果:术后2周、4周、8周实验组平均眼压、房水生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aPVR病理状态下,低眼压的形成与房水生成率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lasertrabecularplasty,SLT)治疗各类型开角型青光眼(openangleglaucoma,OAG)降低眼内压的临床疗效和临床反应。方法对27例(52眼)多种类型开角型青光眼进行SLT治疗。所用设备为CoherentSelecta7000倍频Q-开关NdYAG双频激光仪。80个非重叠激光斑打击在颞侧180°范围小梁网,能量0.4~1.0mJ,激光斑400μm。术后观察眼内压和前房反应,时间为1d,1,6mo,1a。全部患者定期检查视力、裂隙灯、眼底镜、房角镜、视野(Octopus视野仪)、海德堡共焦激光断层扫描仪,(HRT-ⅡONH)和眼前节生物超声(UBM)检查。结果患者术前眼压平均(26.87±2.6)mmHg,不同时期的眼压大部分改善,术后1a为(20.21±3.4)mmHg,下降幅度为(6.66±2.8)mmHg,相当于下降24.78%,有3眼为高眼压症,没有明显降压效果出现。2眼为发育性青光眼,术后5d内降眼压效果明显,但10d左右眼压回升到接近术前水平转为手术治疗。部分病例仍需配合局部降眼压药。视力、C/D比、房角镜无明显改变。1a视野检查,9眼有改善。结论SLT治疗多种类型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没有明显副作用和并发症,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眼球内异物玻璃体手术治疗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眼球内异物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各种眼球内异物 6 2例 6 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 ,男 5 8例 ,女 4例 ,年龄 8~ 4 6岁 ,平均 2 3岁。除 1例 1眼采用扁平部巩膜切口 ,磁铁吸出异物外 ,其余 6 1例 6 3眼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力≥ 0 .0 2作为功能成功的标准 ;术后视力<0 .0 2 ,眼球结构完整 ,作为解剖成功的标准 ,视力≥ 0 .0 5作为脱盲成功的标准。结果 所有眼球内异物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共有 10眼发生眼内炎 ( 15 .6 3% ) ,随访 3~ 36月 (平均 12 .5月 ) ,最终视力 <0 .0 2者 14眼 ,≥ 0 .0 2者 5 0眼 ,≥ 0 .0 5者 36眼 ,≥ 0 .10者 2 5眼 ,≥ 0 .30者 6眼 ,≥ 0 .5 0者 10眼。功能成功率 (VA≥ 0 .0 2 )为 78.79% ,解剖成功率 (VA <0 .0 2 ,眼球结构完整 )为 93.75 % ,总脱盲率 (VA≥ 0 .0 5 )为5 6 .2 5 % .结论 眼内异物的治疗最好采用玻璃体切割术 ,强调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5.
改良大鼠视网膜节细胞逆行标记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易于规范的、简易准确的视网膜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RGC)计数方法。方法 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双侧上丘和外侧膝状体在颅骨表面的投影 ,在投影处钻 4或 8个骨孔 ,用血管钳夹住微量进样器的尖端控制注射深度 ,注入 10g·L-1荧光金。 2周后取视网膜铺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视网膜后极部、赤道部、远周部及背侧、尾侧、腹侧、嘴侧各象限RGC的数目 ,同时将视网膜铺片行甲苯酚紫染色后RGC计数。结果 所有动物均开颅手术标记成功。 4点、8点标记法标记的正常RGC的数目分别为 (2 2 19± 2 82 )个·mm-2 和 (2 2 0 7± 2 6 7)个·mm-2 ,2者无显著差异 ;四点法标记的大鼠RGC后极部、赤道部、远周部分别为 (2 4 99± 36 7)个·mm-2 、(2 2 15± 2 87)个·mm-2 、(194 4± 2 10 )个·mm-2 ,八点法标记的大鼠RGC后极部、赤道部、远周部分别为 (2 5 2 1± 35 7)个·mm-2 、(2 181±2 86 )个·mm-2 、(192 0± 190 )个·mm-2 ,其中后极部与远周部有显著差异 ;四点法标记的大鼠RGC背、尾、腹、嘴侧各象限RGC的数目分别为 (2 2 88± 30 3)个·mm-2 、(2 189± 2 77)个·mm-2 、(2 2 4 2± 2 6 7)个·mm-2 、(2 15 9± 30 5 )个·mm-2 ,八点法标记的大鼠RGC背、尾、腹、嘴侧各象限RGC的数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TSV25G)在黄斑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TSV25G治疗18例黄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中,黄斑前膜8例,特发性黄斑裂孔3例,外伤性黄斑裂孔伴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3例,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2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5~73岁,患病时间3.5~30.0个月。手术使用TSV25G,切割速率1500次/min,负压吸引500~550 mm Hg(1mm Hg=0.133kPa),灌注瓶高度40~50cm,手术中眼压维持在29~35 mm Hg。手术后随访2.5~10.0个月。 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6~44 min,平均手术时间35 min,无玻璃体手术并发症。1例患者手术中穿刺口漏水,用8-0可吸收缝线缝合。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6例患者视力恢复到0.8以上,占33.3%。12例手术前有黄斑水肿者手术后3~6个月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0例患者视物变形消失,2例患者视物变形减轻;黄斑裂孔患者4例手术后视力无变化,2例视力增加。 结论 TSV25G应用于黄斑疾病手术治疗,手术安全 、省时、效果好。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137-138)  相似文献   
7.
目前评价视网膜内界膜剥除(ILMP)在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 中的作用存在两种观点:ILMP可以有效地治疗IMH,促进黄斑裂孔愈合,改善其视力预后;ILMP并不能改善IMH的预后,相反剥除ILM过程中造成的Müller细胞的损伤反而会影响视功能 的改善。对ILMP的处理有剥除、不剥除和选择性剥除3种主张。表明在ILMP的可行性、合理性、必要性、适应证及远期预后等利与弊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ILMP后视网膜功能变化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尚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双盲、随机、前瞻性研究,统一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及疗效评判标准,加强临床病例的远期病例随访 ,才能对ILMP在IMH中的作用做出客观、准确地评价。(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55-257)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患者 ,男 ,4 1岁。因右眼长肿物 ,不能视物 ,进行性长大4a于 2 0 0 3年 8月 12日来我院就诊。 4a前曾因车祸致右眼受伤 ,在当地医院按右眼视网膜脱离给予药物治疗 (具体不详 ) ,视力无增进 ,肿物进行性增大 ,以后未再进行任何治疗。患者既往体健 ,体查左颌下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外伤性前部PVR睫状体Na ,K 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变化 ,进一步探讨外伤性前部PVR导致慢性低眼压的机制。方法 制作外伤性前部PVR导致慢性低眼压兔眼模型 ,伤后分别于 2、4、8、16周测量眼压后取眼球 ,部分睫状体做普通病理切片 ,HE染色观察 ,部分睫状体做Na ,K ATP酶活性测定和碳酸酐酶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伤后实验组Na ,K ATP酶活性下降 ,而对照组变化不很明显 ,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眼睫状体上皮碳酸酐酶组织化学显色部分区域为浓棕黑色 ,表明这部分上皮碳酸酐酶活性接近正常水平 ,而上皮破坏区域 ,酶组织化学显色比较弱 ,接近于阴性对照睫状体上皮的颜色 ,为淡黄褐色 ,表明这部分上皮碳酸酐酶活性较低。结论 外伤性前部PVR睫状体Na ,K 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降低 ,是导致房水分泌减少及慢性低眼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眼外伤无光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的眼外伤无光感眼的疗效。方法:对10例(10只眼)严重外伤后的无光感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诊6~48个月,平均22个月。结果:在10例外伤后无光感眼中,5例恢复了光感或光感以上的视力,5例仍无光感。眼外伤后无光感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屈光间质混浊,视网膜破损,脱离及脉络膜水肿。结论:严重眼外伤无光感眼经及时的玻璃体切割术可获得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