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23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1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550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66篇
  6篇
中国医学   294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皮瓣移位治疗跟踝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皮瓣治疗跟踝创面16例,均为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跟骨及跟腱外露,皮瓣切取面积6cm×13 cm~13 cm×30cm. 结果 16例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6~ 20个月,颜色、质地接近周围组织,外形不臃肿.下肢行走功能恢复迅速,并且满意.供区留有线性切口瘢痕. 结论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位置恒定,供血充足,皮瓣切取面积大,厚薄适中,旋转移位无障碍,适用于跟踝创面覆盖.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考察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炎症角度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监测大鼠脑血流变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组及苦碟子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断头取闹,称脑湿质量,计算脑指数;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并取血、脑组织,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较严重(P<0.01),脑指数和脑梗死面积也显著升高;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后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0.01),显著降低模型组的脑指数和脑梗死面积,减少神经元坏死,同时苦碟子注射液还可显著降低脑匀浆和血清TNF-α水平(P<0.05),增加局部脑组织IL-10水平(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苦碟子注射液可降低TLR-4、NF-κB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并升高IL-10水平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诊开展药学服务对患者合理用药的具体影响效果。方法:我院门诊在2017年1-10月开展研究,2015年1-10月未开展药学服务,分别从药学服务开展前、后选取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药学服务开展前、后患者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药学服务开展后,患者在用药时间与药物使用剂量、个人日常用药、抗生素使用、其他用药知识等方面的认知情况评分均高于药学服务开展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门诊通过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合理用药的认识程度,从而有效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提高临床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84.
肩关节镜手术具有术野清晰、微创、高精度等优势,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术中行肩胛上神经阻滞可能导致膈肌麻痹并难以避免。但随着超声、穿刺等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局部麻醉药扩散的情况变得可视化,膈肌麻痹的发生率也有了更多的控制方法,如降低麻醉药的容量、浓度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还将出现更多降低膈肌麻痹发生率的手段,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蜚蠊提取液联合干扰素对宫颈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按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干扰素阴道纳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蜚蠊提取液进行阴道冲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宫颈HR-HPV检测、阴道微生态评价及宫颈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转为阴性24例(61.54%),对照组转为阴性13例(33.33%),研究组治疗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221,P=0.013);研究组治疗后阴道微生态失衡(χ2=6.642,P=0.010)、乳杆菌分级异常(Ⅱb或Ⅲ级,χ2=6.271,P=0.012)、革兰阴性短杆菌(χ2=7.508,P=0.006)、革兰阳性球菌(χ2=8.419,P=0.004)、pH值异常(χ2=4.198,P=0.040)、H2O2阳性(χ2=5.769,P=0.016)及AV检出(χ2=4.255,P=0.039)等指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在pH值异常改善方面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9,P=0.006);两组间治疗后比较,研究组对阴道微生态失衡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446,P=0.035);治疗后研究组宫颈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CD4(t=-4.741,P<0.001)、CD8(t=-4.725,P<0.001)、CD4/CD8(Z=-5.022,P<0.001)、TNF-α(t=-4.912,P<0.001)、IL-4(t=-2.162,P=0.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蜚蠊提取液清利湿热、活血解毒等功效,与干扰素合用可显著提高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的治疗效果,其作用可能与通过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及改善宫颈局部细胞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总结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气管成形术后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 对124例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于全麻体外循环下开胸行气管成形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体位护理、气管插管护理、有创呼吸机管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 116例手术成功顺利出院。随访1~54个月,中位数12个月;1例出院后半年不明原因猝死,1例术前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仍需在家吸氧治疗,114例呼吸道症状改善,基本恢复正常。病死9例(住院期间8例),病死率7.26%。结论 对先天性气管狭窄气管成形术患儿实行全方位的专科护理,并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完善护理方案,有利于促进患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腔内技术二期隔绝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远端破口并重建腹主动脉内脏分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体外预开窗技术二期手术隔绝Stanford B型AD远端破口并重建内脏分支患者资料,记录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以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随访评估疗效。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例股动脉穿刺点血肿,3例肺部感染,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1~2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未见脑梗死、心肌梗死、截瘫、脏器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复查主动脉CTA示AD破口隔绝良好,假腔内血栓形成,无内漏、新发破口及分支支架闭塞等。结论腔内技术可有效隔绝Stanford B型AD远端破口并重建腹主动脉内脏分支。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核磁、质谱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二萜类化合物,包括7个松香烷类二萜、1个海松烷类二萜和2个环庚三烯酮降二萜类化合物;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16-二羟基松香烷-6,8,11,13-四烯-3-酮(1)、桧醇(2)、柳杉酚(3)、margoclin(4)、cephafortoidB(5)、torreyayunnin(6)、贡山三尖杉二萜D(7)、6α-羟基山达海松酸(8)、海南粗榧内酯(9)、海南粗榧内酯醇(1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化合物4、8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念珠菌血症患者的菌种分布、临床特征,分析其与(1,3)-β-D-葡聚糖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五邑中医院2015年9月-2018年3月31例念珠菌血症患者、39例念珠菌深部定植患者、50名健康人,结合患者真菌培养情况、临床资料、各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31例念珠菌血症患者血培养分离出13株白念珠菌和18株非白念珠菌。念珠菌血症与患者年龄(65岁)、7 d内有手术史、体内留置导管情况(≥2根,≥5d)、机械通气持续时间(≥5d)有关(P0.05),与性别、基础疾病、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低蛋白血症无关(P0.05)。念珠菌血症患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显著高于念珠菌深部定植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其诊断念珠菌血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和96.0%。合并细菌感染念珠菌血症组(1,3)-β-D-葡聚糖水平显著高于单一念珠菌血症感染组(P0.05),单一白念珠菌血症组的(1,3)-β-D-葡聚糖水平也显著高于单一非白念珠菌血症组(P0.05)。结论念珠菌血症病原菌中虽然非白念珠菌感染多于白念珠菌,但白念珠菌仍是最常见的单一念珠菌菌种。念珠菌血症易发生在高龄(65岁)、7d内有手术史、体内留置导管(≥2根,≥5d)、机械通气(≥5d)的患者中。(1,3)-β-D-葡聚糖在念珠菌血症中有早期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行微创卵巢囊肿剥除术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45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单孔组)、50例行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多孔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 结果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3.3±6.5)min 、(70.8±6.6)min、(52.3±6.2)min,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单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多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分别为(11 850.7±142.2)元、(12 934.6±138.9)元、(11 883.1±131.9)元,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住院费用低于单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多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分别为(2.0±0.8)分、(1.9±0.7)分、(2.5±0.8)分,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术后24 h VAS低于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单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术后1个月切口美容评分(cosmetic score, CS)分别为(21.1±0.9)分、(21.1±0.9)分、(17.5±0.6)分,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术后1个月CS高于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单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术后体象量表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的优势;与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具有减轻疼痛、美观的优势;可作为一种符合经济效益的手术方式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