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01.
目的 探讨不同复苏液在失血性休克模型中的抗休克效果。方法 选取12只成年普通级雄性健康巴马猪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只。A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B组使用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溶液进行液体复苏。比较两组的复苏用时,液体平衡状态,输液前(T0)、输液即刻(T1)、输液完成时(T2)、输液完成后60 min(T3)的血气指标,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中的灌注血管密度、微血管血流指数、灌注血管百分比等。结果 B组复苏时间、输液量、尿量、液体平衡差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苏后平均动脉压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T2、T3时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3时氯离子高于B组,BE值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相似文献   
502.
503.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比较稳定性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中药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3 646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诊疗及随访数据,根据随访结束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将再发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定义为病例组(346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3 300例),基于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匹配后,匹配对照组纳入200例。应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对病例组和匹配对照组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气虚、阳虚证型占比相对偏高,而匹配对照组气滞、血瘀、痰浊证型占比相对偏高(P<0.05,P<0.01)。分析病例组206首处方、匹配对照组161首处方、总计225味中药。病例组使用频率最高中药依次为枳壳、白术、茯苓、当归和桃仁,高频联用中药包括当归、川芎、桃仁和枳壳。匹配对照组使用频率最高中药依次为黄芪、丹参、半夏、炙甘草和柴胡,高频联用中药包括黄芪、三七、丹参、瓜蒌和天麻。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再发心血管事件人群的中药处方偏重理气活血,而未再发心血管事件人群的中药处方偏重益气和血、活血化痰。  相似文献   
504.
目的 探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合并重度ARDS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PiCCO监测下进行液体复苏,对照组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进行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达标时间、6 h及24 h达标率、输血情况、24 h补液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肺功能指标、代谢指标、60 d总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达标时间及治疗期间输血例数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6 h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24 h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补液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RRT时间、ICU治疗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乳酸水平及肌酐水平治疗前...  相似文献   
505.
目的在低对比剂用量、低辐射剂量的双低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检查中, 比较深度学习重建(DLR)与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的图像质量及Qanadli栓塞指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88例行CTPA双低扫描患者的资料, 其中男44例, 女44例, 年龄11~87(61±15)岁。采用80 kV管电压, 20 ml对比剂用量, 扫描数据分别进行标准内核深度学习高档重建(DL-H)和ASiR-V重建, 并将患者分为标准内核DL-H组(88例, 肺栓塞阳性33例)及ASiR-V组(88例, 肺栓塞阳性36例)。分析比较两种重建算法的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主观图像质量评分、Qanadli栓塞指数、阳性率及阳性Qanadli栓塞指数差异。结果标准内核DL-H和ASiR-V两种重建算法组间肺动脉主干及右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干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05.8±111.7)比(404.0±112.0)HU、(412.9±113.1)比(411.5±112.2)HU、(418.1±119.9)比(...  相似文献   
506.
目的 探究双能量CT定量参数与T1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双能量CT的肺癌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动脉期、静脉期病灶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和能谱曲线斜率(λHU),并记录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PD-L1表达情况。搜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TNM分期、病理类型、CT形态学特征等临床、病理和影像资料。以PD-L1 TPS≥1%为截断点,将TPS≥1%的病灶归为PD-L1阳性组[PD-L1(+)];将TPS<1%的病灶归为阴性组[PD-L1(-)]。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 test)比较PD-L1(-)组和PD-L1(+)组之间的临床、病理及双能量CT形态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并生成诊断PD-L1阳性的联合变量。最后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双能量CT定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上述参数的诊断效...  相似文献   
507.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筛选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特异性细菌。方法分析2021年2月至9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切除的2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TT组)与配对瘤旁组织(TN组), 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乳腺癌患者组织样本进行细菌V3-V4区的16S rD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采用t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比较。结果在门水平上, TT组与TN组的微生物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组成, 累计含量>60%。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 Chao1指数TN组比TT组为10 167.59±2 929.38比9 044.89±2 735.11(t=1.09, P>0.05), Ace指数TN组比TT组为12 571.96±2 859.65比11 704.53±2 855.75(t=0.81, P>0.05)。Beta多样性显示两组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7, P<0.001)。门水平差异分析显示, 变形菌门(TN组比TT组为42.63±16.76比52.08±9.53, t=-0.6...  相似文献   
508.
目的 比较双低扫描(低千伏、低剂量对比剂)深度学习重组(DLIR)与能谱成像单能量重组CT肺动脉造影(CTPA)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本院行CTPA检查的患者资料。根据扫描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DLIR组[管电压80 kV,DLIR高档(DL-H)算法重组]、能谱组(80/140 kV瞬切能谱扫描模式,50%ASIR-V算法重组),并固定两组扫描模式的噪声指数以及对比剂剂量一致。两组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注射剂量均为20 ml,注射流率4.5 ml/s。利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重组40 keV、50 keV、60 keV、70 keV四组单能量图像,比较各组单能量图像质量,获得能谱成像最佳单能量序列。比较DLIR、能谱最佳单能量成像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诊断信心。分别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等。结果 共纳入60例患者,DLIR组、能谱组各30例。40 keV、50 keV、60 keV、70 keV四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