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临床上我们在作后牙邻(牙合)窝洞的治疗时,常发现其充填物易破损,易发生食物嵌塞。多年前笔者曾在后牙邻(牙合)窝洞的充填过程中加入钢丝进行加固,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还是存在充填物破损的情况。近年试着在后牙邻(牙合)窝洞的充填过程中加入钢板桥进行加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隐匿型冠心病组(I组)40例;心绞痛型冠心病组(Ⅱ组)30例;心肌梗死型冠心病(AMI)组(Ⅲ组)45例;缺血性心肌病组(IV组)36例;猝死型冠心病组(V组)31例,并选择6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LPA。各组受检者2周后复查LPA。结果冠心病各患者组(I-V组)及对照组初查时血浆LPA浓度分别为2.96±l.44mol/L、3.02±0.76μmol/L、3.80±0.63μmol/L、2.71±0.84μmol/L、3.63±l.51μmol/L、1.84±0.67μmol/L,各组间LPA结果差异显著(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各组LPA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治疗后除I-IV;Ⅱ-V组之间LPA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组间LPA浓度差异显著。且各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LPA浓度差异显著(P<0.001)。结论提示血浆LPA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冠心病病人的发生、转归及指导合理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CD11b、CD18、白细胞介素8(IL-8)及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寻常型、脓庖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55例为病例组,同时选择40例健康正常者做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对CD11b、CD18进行检测;用全自动酶标仪对IL-8、IFN-γ进行检测。结果银屑病患者的CD11b、CD18、IL-8及IFN-γ表达上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1b、CD18、IL-8及IFN-γ的过度表达,可能提示在银屑病患者免疫病理机制中的T淋巴细胞活化模式,对银屑病患者的免疫机制和指导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本病以膝关节内侧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自1998~2009年以来,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158例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针刀手术治疗前护理1.1心理护理:经多年临床观察,虽然针刀疗法的创面较小,但患者在治疗前还是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病情的轻重,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一方面鼓励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实事求是简明清晰的给患者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对毛细支气管炎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及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20 mg/kg)、盐酸氨溴索高、中、低剂量(60、30、15mg/kg)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混悬液滴鼻法复制毛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造模完成后,给药组小鼠雾化吸入相应剂量的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雾化吸入生理盐水,1次/d,连续7 d。双腔体描计法检测小鼠清醒状态下的小鼠气道阻力(sRaw);检测血清中IL-17、IL-6、IL-23水平;空斑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病毒滴度;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IL-17、p-STAT3、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s Raw,血清IL-17、IL-6、IL-23水平,肺组织匀浆病毒滴度,IL-17、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肺部支气管及肺泡结构明显破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气道变窄;与模型组相比,布地奈德组和盐酸氨溴索高、中剂量组小鼠s Raw,血清IL-17、IL-6、IL-23水平,肺组织匀浆病毒滴度,IL-17、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结论盐酸氨溴索可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减轻毛细支气管炎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IL-17/STAT3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6.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医院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应用,耐药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3]。而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天然或获得性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了解PA的耐药性变化及其趋势,加强对该菌的耐药性监测,对临床治疗PA感染意义重大。故笔者对本院临床分离的116株PA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7.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在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上有其特点,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症,我们总结本院1984~1996年收治23例患儿的体会,并浅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显示总病例约占同期收治各个部位畸胎瘤总数的90%。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男女之比为1:13。患儿就诊年龄最小3天,最大3岁,平均年龄5个月。这反映本症的先天性并易被发现,又说明人民就医条件的提高。1.2临床表现本组所有病例均以生后发现骶尾部包块为主诉就诊,出现排便困难者9例,大小便失禁者2例。据肿瘤外形表现可分显型18例,混合型3例,隐型2例。本组瘤体最小3cm…  相似文献   
98.
张慧玲 《海南医学》2003,14(7):94-94
病例男 ,74岁 ,干部。因“右侧肢体无力5年 ,加重 10天”于 2 0 0 2年 5月 15日入院。患者 5年前因右侧肢体无力住院 ,查头颅CT诊断“脑梗死 (左基底节区 )” ,治疗后后遗右侧肢体肌力减退 ,能独立行走。 10天前患者右侧肢体无力加重 ,时伴头昏。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病史多年。入院前血压控制欠稳。查体 :眼底动脉细 ,反光增强 ,伸舌略偏右 ,右侧上肢肌力 5°- ,下肢肌力 4°+ ,左侧肢体肌力 5° ,右侧腱反射略增强 ,病理反射未引出 ,共济及感觉检查正常 ,脑膜刺激征阴性。入院查空…  相似文献   
99.
源于《伤寒论》阳明病篇的栀子柏皮汤,已被制成浸膏剂。本方在原文中规定为“主治伤寒身黄发热”。在东洞的《方极附言》中,指出该方用于“治疗身徽黄、发热、心烦者”,好像是治疗黄疸的专用药,但用于同样症状的茵陈蒿汤和茵陈五苓散,对剧烈瘙痒的荨麻疹的特应性皮炎有时也能奏效。药业时报社发行的《实用中医处方集》指出:“此方仅次于茵陈蒿汤,用于重度炎症。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