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医疗急救系统处理突发事件的速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愈后效果,提高医疗急救系统的效率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远程智能救护系统打破传统医疗急救工作模式,结合现代先进的智能网络设备和技术,实现快速、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相似文献   
62.
本文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在路径的制定、医师的动员、患者的沟通,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医院更好地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和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细胞中miR-92b 对组蛋白甲基转移酶zeste 同源物增强子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对E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科研中心保存的2016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15 例EC患者手术癌组织标本,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对EZH2 可能调控的miRNAs,将预测的miRNAs mimic 分别转染人EC细胞Eca109 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 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s对EZH2 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同时将EZH2 过表达质粒共转染至Eca109,然后采用CCK-8 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 细胞侵袭及迁移实验分别检测miRNAs 和EZH2 表达变化对EC 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转染miR-92b 的Eca109 细胞中EZH2 mRNA与mimic-NC相比明显降低(P<0.01),转染miR-92b 的Eca109 细胞中EZH2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转染mimic-NC组(0.525±0.052 vs 0.689±0.026,P<0.01)。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显示,miR-92b、let-7a 及miR-25 可与EZH2 基因3’端非翻译区的结合位点相结合,但仅有miR-92b 可以调控EZH2 基因的表达,且miR-92b 表达与EZH2 mRNA表达成负相关(P<0.01)。miR-92b mimic 转染后EZH2 mRNA、蛋白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均明显下调(均P<0.01),对Eca109 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miR-92b mimic 转染能抑制ECa109 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及迁移能力(P<0.01)。而EC细胞转染EZH2 过表达质粒后,miR-92b mimic 对ECa109 细胞增殖和侵袭及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1)。结论:miR-92b 可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及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抑癌基因EZH2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经验教训。方法 选择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48例,平均随访5年,回顾性分析手术措施及并发症,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教训。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结果 48例患者均进入随访结果分析,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平均91分。其中3例股骨头置换由于假体松动疼痛行全髋置换翻修术。2例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翻修,1例感染疼痛清创旷置翻修。结论 适应症和假体的选择,围手术期的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手术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 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整群抽取的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社区居民3 176例,均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以BMI≥24/29 kg/m2分别作为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诊断标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绘制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Med Calc软件中的Z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1 291例(40.65%),女1 885例(59.35%);颈围为(36.6±3.7)cm;腰围为(89.0±9.4)cm;腰臀比为(0.89±0.06)。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围、腰围、腰臀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1、0.833、0.677,评价女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8、0.838、0.63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79、0.870、0.703,评价女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35、0.849、0.62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7、0.772、0.629,评价女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1、0.746、0.621;其中腰围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价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时腰围优于颈围和腰臀比,颈围优于或与腰臀比相当。颈围可以替代腰臀比用于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处理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外科策略。方法在10具(20侧)尸头上检查大脑前动脉远段区域的显微解剖,并模拟外科入路至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回顾性分析5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纵裂入路手术夹闭。结果胼周-胼缘动脉结合部位于A3段的胼上段和胼下段分别为11侧和9侧。胼缘动脉起始处近端胼周动脉长轴与额底长轴间平均夹角是19.5°,从鼻根部到胼缘动脉起始处近端胼周动脉长轴的延长线与额部交点(PC点)平均距离是31.52 mm。本组5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病人,按GOS评定治疗结果:术后良好4例,死亡1例。随访3例,时间1~5年,无复发、出血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当采用PC点上方入路时,夹闭动脉瘤前,需切开胼胝体前端,建立有效的近端控制。PC点是制定胼下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外科策略的重要外科标志。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患者纤维蛋白原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方法分析29例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患者与30例健康人群分为两组,对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肺栓塞患者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健康人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对肺拴塞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腹腔镜胆囊手术中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发现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1998~2010年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现意外胆囊癌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意外胆囊癌18例中,Ⅰ期2例,Ⅱ期11例,Ⅲ期4例,Ⅳ期1例。18例患者中2例失访,16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1年内死亡5例,3年内死亡9例,4例随访至今仍存活,分别存活15、27、32和44个月。[结论]对胆囊癌的高危人群或可疑病例要特别注意,应及早行胆囊切除术,对术中发现胆囊癌可疑者,需行术中胆囊冰冻切片,应选择开腹胆囊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