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39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87篇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中软化宫颈的作用。方法 :对 80例孕 18~ 2 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 (既往无分娩及人流扩宫史 )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羊膜腔内注射 1%利凡诺 75mg ,实验组加服米非司酮 15 0mg。结果 :米非司酮组死胎排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米非司酮组产后 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中 ,能有效地软化宫颈 ,从而缩短死胎排出时间及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2.
早有学者注意到房颤病者心房明显扩大,因此认为房颤与心房扩大有密切关系。本文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分析了不同狭窄程度的单纯二尖瓣狭窄者左右心房内径,以了解房颤与窦律时左右心房扩大的差异及房颤对左右心房扩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李筠  张小玲 《护理研究》2005,19(5):922-922
晨间护理是一日护理工作的开始,是护理人员每日对每位病人必须做的一项工作.传统的晨间护理内容多注重于生活护理,病房环境的整顿.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对护理内容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如何将观察病情、宣教指导、沟通、教学融为一体,贯穿在晨间护理中,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因而制订科学的晨间护理程序非常必要,是提高整个护理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4.
95.
不同房室间期对双腔起搏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双腔起搏不同房室间期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及最佳房室间期 ,选择 18例置入DDD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 ,在DOO起搏方式下随机将房室 (AV)间期程控为 10 0 ,130 ,15 0 ,170 ,2 0 0ms,在超声心动图下观察左室收缩功能指标 ,每次测量间隔 5min以上。结果 :AV间期为 15 0ms时左室收缩功能最好 ,与AV间期为 10 0ms时相比 ,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以心输出量 (CO)为标准 ,18例中有 9例AV间期在 15 0ms时CO最佳 ,5例在 2 0 0ms时CO最佳 ,3例在 170ms时CO最佳 ,1例在 130ms时CO最佳 ;以CO为标准 ,DOO起搏方式最佳AV间期为 16 6±2 4ms。结论 :双腔起搏的AV间期对左室收缩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以CO为标准 ,个体化地选择双腔起搏的最佳AV间期对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患者,男性,50岁。以“颈部僵硬伴右手笨拙、麻木4年,加重1年”入院。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僵硬不适,并从右手远端逐渐出现麻木症状,初仅右手各指尖麻木,后渐向上发展。1年来症状加重,出现右腕及右肘屈曲不灵活,手部行精细动作时笨拙,天气变冷时颈部僵硬感加重。行颈椎 MRI 检查提示:寰枕融合畸形并颅底凹陷;颈2、3椎体融合畸形。以“颅底凹陷”收住我院骨科。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提示:颈椎后伸轻度受限,右上肢屈肘肌力Ⅳ级,伸肘肌力Ⅳ级,伸指肌力Ⅳ级,指外展肌力Ⅳ级,握力Ⅳ级。屈颈试验阳性,右上肢感觉减退,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左上肢及双下肢未见异常。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身麻醉下行首次“后颅窝减压及固定术”,术后当晚在 ICU 病房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14小时后顺利脱机拔管,患者返回病房,继续术后常规对症治疗,病情稳定。术后第5天,患者右上肢肌力Ⅳ~Ⅴ级,自述手部不灵活较术前好转。术后第7天患者于晨睡醒后出现四肢无法用力活动,双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双肩以下身体感觉减退,肌张力正常。病情加重,由于担心手术并发症,外科给予紧急二次行枕颈融合术后后路椎管探查术,术中未见明显异常血肿和脊髓压迫,术后转入 ICU。麻醉苏醒后患者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呼吸肌肌力差,未见明显呼吸动度,呼吸机不能自主触发,不能脱机拔管。考虑患者术后颈髓局部水肿压迫引起上述症状,给予激素、营养神经等治疗,同时考虑患者短期内不能脱离呼吸机支持,遂行气管切开术。二次手术后2周患者四肢仍软瘫,肌力0级,病理征阴性,呼吸肌无力,持续呼吸机支持。患者在原有颈椎病变基础上合并外周神经病变及颅神经损害,感觉与运动神经分离。遂行肌电图检查:上下肢周围神经均未诱发出波幅,所检三角肌、股四头肌均可见失神经电位,拇指对掌肌未见失神经电位,上述肌肉均未见动作电位。患者病情危重,家属拒绝做腰椎穿刺检查。院内外专家会诊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检查结果,考虑其在原发病基础上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纯运动障碍型)。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每日20 g,每个疗程5日,共3个疗程,后期联合激素治疗。经积极对症及支持治疗,患者度过合并肺部感染、肺不张时期,成功脱机,并拔除气管切管套管,双上肢近端肌力恢复至Ⅲ级,远端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0级。后转康复科继续康复治疗。种因素诱发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病因尚不清楚,感染因素在其诱因中占绝大多数,近年研究显示主要与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已知空肠弯曲杆菌(Cj)O:19型感染是 GBS 最常见的感染原因[1],还可能与巨噬细胞病毒、EB 病毒、肺炎支原体、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关。以手术为诱因的 GBS 并不多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可与“剖宫产术”、“阑尾切除术”等手术中行硬膜外阻滞麻醉诱发[2-3],同时也可发生于全身麻醉下的“脊椎手术”后[4]。Bamberger 等[5]认为,术后周围神经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手术的创伤及牵拉、止血器的压迫止血、先前存在的神经疾病的恶化、患者体位导致神经受压等都可能是潜在的病因,而男性、肥胖、神经疾病病史、长期住院都是可能的易感因素。目前认为,GBS 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给予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6],联合血浆置换治疗[7],度过急性期,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高位脊椎手术可出现脊髓并发症,患者表现为四肢肌力减退或合并呼吸功能衰竭,与 GBS临床表现相似且极易混淆,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本例患者属于运动障碍型,急性起病,起病前有手术史,进行性肢体肌力减弱或消失,腱反射消失合并呼吸衰竭,病程早期行电生理检查符合 GBS 早期电生理改变,符合1994年《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 GBS 诊断标准[8]。患者于高位颈椎术后发生,其肢体恢复情况与术后情况不符,遂给予重新考虑诊断是否正确,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患儿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入院时即检测血清中的PCT含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组血清中PCT阳性率为86.7%,非感染组阳性率为10.0%,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在细菌感染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明显升高,因此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血清PCT可以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有助于患儿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后前房形态的改变。方法 30例(30只眼)PACG患者均行LPI,于行LPI前、后1周使用AS-OCT检查前房深度(ACD)、晶状体膨隆高度(CLR)、房角开放距离(AOD)、虹膜小梁空间面积(TISA)及瞳孔直径(PD),观察LPI前后前房形态的改变。结果手术前眼压为(15.923±2.028)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周为(14.523±1.650)mmHg,术后1周眼压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I前患者ACD、CLR、PD与手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I后1周患者鼻侧AOD500、颞侧AOD500、鼻侧AOD750、颞侧AOD750、鼻侧TISA500、颞侧TISA500、鼻侧TISA750、颞侧TISA750及双侧平均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均显著大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PI可以显著改善PACG患者眼前房结构,AS-OCT可以客观准确地观察PACG患者的前房形态。  相似文献   
99.
正脑血管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更是导致成人残疾的第一位疾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70%,有报道30~60%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以归因于颈动脉的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原因之一[1]。颅内外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支架植入术被证明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手段,是目前脑血管病治疗的趋势[2]。我院神经内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前列腺炎症与射精管梗阻的关系,协助临床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及评估。方法2011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男科诊断为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46例患者接受了前列腺、射精管、精囊MR检查和经直肠超声检查,总结其MR和超声表现。结果MR所见:46例均存在前列腺炎症(弥漫性37例,局灶性9例),4例患者同时存在前列腺苗勒氏囊肿。44条射精管表现为单点粘连,8例可见射精管囊肿(2个粘连点),13条射精管表现为多点粘连,增强扫描22条射精管壁明显强化(提示炎性充血)。12例同时存在双侧精囊发育不良或不发育,40例存在精囊炎。超声所见:对前列腺苗勒氏囊肿、射精管扩张及囊肿的诊断与MR一致,但未对前列腺炎进行报告,缺乏射精管粘连点的判断,将7例精囊不发育患者的血管神经丛误诊为精囊。结论青年男性前列腺炎容易导致射精管粘连梗阻,MR在协助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术前评估方面较超声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