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61.
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的临床现象,探讨其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流体力学试验模型,确立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并对36指仅吻合单根动脉存活的指尖再植进行总结.结果 实验证实该流体力学试验模型的成立.临床上36指指尖再植,存活34指,失败2指,成活率为94.5%.再植术后2周彩色超声检查证实:仅吻合单根动脉吻合口的近端侧支存在回流.结论 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机制主要是动脉吻合口近端的侧支回流.  相似文献   
62.
第二跖趾关节移植在掌指关节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第二跖趾关节游离移植重建掌指关节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对成人废弃下肢标本6侧,在放大6~10倍手术显微镜视下,解剖并观察第二跖趾关节血供及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并在该研究基础上,临床采用不同术式的第二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缺损34例。其中对第一掌指关节重建,将游离关节的跖骨直接与掌骨成30°~45°固定。对2~5指掌指关节重建,采用跖骨头下关节面45°截骨,同时将过厚的跖板在保留关节囊完整及部分跖侧屈肌腱鞘的情况下作楔形切除,原跖骨断端重新对合,纵行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34例掌指关节全部存活。手功能评定:优22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5%。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采用跖骨与掌骨成角固定及跖骨头下关节面45°截骨的方法,行第二跖趾关节游离移植重建掌指关节,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63.
带皮神经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报道应用带皮神经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6例拇指指腹缺损病例,采用以第2或第3掌背动脉为蒂的携带皮神经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掀起后逆行旋转270°经指蹼处皮下隧道逆行移位至手掌侧远端,将拇指屈曲贴紧手掌在指蹼处用缝线将两者皮肤固定后,吻合皮神经,皮瓣带蒂修复创面。术后2~3周断蒂。结果1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外形及功能满意,10例感觉恢复至S_3,6例至S_4。指腹两点分辨觉4~8 mm。结论应用带皮神经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4.
1994年6—9月我们对18例心脏直视手术后胸腔引流血检测,发现引流血是一种安全、经济及血液质量在某些方面优于库血的结论[1]。1999年6-10月我们采用国产简单回收装置(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公司)检测30例胸腔引流血,结果与进口同类产品效果一致[2]。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心脏直视手术后回输未经洗涤的胸腔引流血的安全性以及对术后胸腔引流血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改良Duckett术正位修复尿道下裂(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Duckett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7月~2007年12月,对42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加阴囊皮瓣旋转覆盖的方法,正位修复尿道下裂。结果:42例中,39例术后痊愈,2例术后7天发生尿瘘,1例发生轻度尿道外口狭窄,成功率为92.8%。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a。随访时试行尿道扩张示F15探插顺利。结论:改良Duckett术正位修复尿道下裂,适用于阴茎阴囊型及阴囊型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术后回输未经洗涤的胸腔引流血的安全性和该技术对术后胸腔引流血量及库血需要量的影响。 方法 观察 6 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 ,并将其分为回输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 ,分别测定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结果 两组术后胸腔引流血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回输组患者引流血回输量为 15 0~ 780 m l,平均 2 80± 15 5 ml ,节省库血 40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高热。 结论 心脏直视术后回输未经洗涤的胸腔引流血是安全、经济的 ,并可减少库血需要量。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13例睾丸扭转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提示患侧睾丸血流明显减少2例、血流消失11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13例患者经手术探查均为睾丸扭转,左侧10例,右侧3例;术中见扭转睾丸坏死11例、给予切除;见睾丸色泽转润2例,给予保留复位。结论: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甚为重要,冰帽外敷可能是挽救扭转睾丸坏死的方法之一,及早手术探查是保留扭转睾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检测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4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47.83%)明显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90.00%)(P<0.01),Caspase-3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学分级有明显关系(P<0.01),但与其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Caspase-3的表达降低在膀胱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精准解剖性后腹腔镜技术在肾和肾上腺占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3例精准解剖性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肾和肾上腺占位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9.8±18.7)岁;肾上腺肿瘤16例,肾肿瘤19例,肾囊肿8例。患者均采用精准解剖性后腹腔镜技术行无血管层面准确分离及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或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观察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 4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无漏尿和腹膜后感染,无肠梗阻和肾功能不全,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平均分别是35 min、15 mL、(3.2±0.6)d和(4.8±1.6)d,肾肿瘤根治切除术分别是72 min、90 mL、(3.8±0.7)d和(6.5±2.4)d,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分别是25 min、10 mL、(2.5±0.5)d和(4.2±1.3)d。肾脏肿瘤术后病理肾嫌色细胞癌2例,肾乳头状细胞癌3例,肾透明细胞癌14例;肾上腺肿瘤术后病理均为良性腺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0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精准解剖性后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肾和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中选择无血管解剖平面操作,出血少、视野清、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助于手术规范化、标准化,利于初学者学习和技术的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煎剂对生物膜流动性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偏振法观察四君子汤对乙醇、胆固醇和大承气汤诱导大鼠(整体)胃粘膜细胞膜、红细胞膜和肝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四君子汤和乙醇、胆固醇、大承气汤均可通过胃肠消化系统吸收,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周身器官组织细胞部位(包括肝脏细胞内线粒体)发挥不同方式的药效作用。乙醇可诱导大鼠3种生物膜流动性增高,胆固醇和大承气汤可诱导大鼠生物膜流动性降低,而四君子汤煎剂既可降低乙醇诱导的偏高状态膜流动性、又可升高胆固醇和大承气汤诱导的偏低状态膜流动性的作用,且调节趋势是一致的,但与药物剂量没有明显依赖关系。结论:四君子汤煎剂具有增高和降低膜流动性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