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64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24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374例老年患者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74例在我科行TBLB的老年患者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结果1374例老年患者中肺癌683例(49.71%),肺部良性肿瘤6例(0.41%),肺结核69例(5.02%),间质性肺疾病131例(9.53%),肺部真菌病2例(0.15%),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426例(31%),正常组织37例(2.69%),无法诊断20例(1.46%)。肺癌,间质性肺疾病,检出率高于同期非老年组患者(P〈0.01)。而肺结核,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检出率低于同期非老年组患者(P〈0.01)。两组均以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多见,两组比较鳞癌,小细胞癌有显著性差异(P〈0.01),腺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BLB是诊断老年肺癌、肺间质病、支气管内膜结核等的重要手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其阳性检出率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拟通过实验室检测,探究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长爪沙鼠成批死亡的原因。  方法   将所有自毙鼠解剖后,取其脏器接种到赫氏培养基和半胱氨酸心琼脂血培养基上。 对于分离菌株先排除鼠疫菌后,再接种到含有抗生素的半胱氨酸心琼脂血培养基上,同时进行土拉弗朗西斯菌(土拉菌)特异抗原乳胶凝集检测。 其次,对于所有分离菌株提取核酸后,采用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扩增、测序和同源性比对,并与网上已公布的琥珀葡萄球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 另外,用琥珀葡萄球菌悬液感染实验小鼠,在14 d内观察实验小鼠的精神和身体状况。  结果   分离的所有菌株在土拉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均不生长,土拉菌特异抗原乳胶凝集检测均为阴性,由此可以排除土拉菌。 经过16S rRNA基因测序和比对,所有分离菌株鉴定为4株琥珀葡萄球菌、1株罗伊乳杆菌、1株阴道乳杆菌和1株粪肠球菌。 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本研究获得的3株琥珀葡萄球菌,与9株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琥珀葡萄球菌聚在主要谱系分支上。 另外1株琥珀葡萄球菌和来自新疆的琥珀葡萄球菌聚在一个分支上。 实验小鼠感染模型得出,琥珀葡萄球菌的最小致死量为5×108 CFU/mL,亚致死量为108 CFU/mL。   结论   首次发现苏尼特左旗自毙长爪沙鼠体内含有琥珀葡萄球菌,推测琥珀葡萄球菌感染可能是当地长爪沙鼠成批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1(PAF-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患者90d临床预后的关系,为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敏感的生化指标.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入我院初次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02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观察组出院后90d神经预后,并以此分为良好组(共81例,MRS评分0~2分)和较差组(共21例,MRS评分3~6分).另选同期门诊体检的8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入院血清PAF-1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和入院PAF-1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观察组90d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入院PAF-1水平预测90 d预后的效能.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A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入院血清PAF-1水平与NIHSS评分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r=0.812,P=0.008).治疗90d预后良好组的PAF-1水平、NIHSS评分和梗死体积明显小于较差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PAF-1水平和NIHSS评分是90d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入院PAF-1水平截断值为9.5ng/mL预测90d预后不良的AUC为0.867,灵敏度为80.5%,特异性为73.6%.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AF-1水平升高与疾病发生以及90 d预后有紧密联系,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脑卒中和判断短期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4.
导管室介入封堵及外科小切口介入封堵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封堵成功的关键在于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术前对病例精确的筛选、术中监测及术后即刻评价。文章结合目前国内外文献及临床病例,对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3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超声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蒙药苏格木勒-3水提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构建较为全面的化学成分谱,为苏格木勒-3水提物有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使用ESI离子源,通过mzCloud与mzVoult软件以及质谱裂解规律,并结合对照品及相关文献资料比对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从蒙药苏格木勒-3水提物中共鉴定出42个成分,主要包括氨基酸、酚酸类、黄酮类、内酯类、生物碱类及其他类等6类成分,并对各成分的药材来源进行归属。结论:本研究全面、快速、准确地分析了蒙药苏格木勒-3水提物的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自1991年国外学者首次报道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可用于诊断气道炎性疾病以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认识逐渐清晰,并认为其能够用于鉴别气道炎症性质及判定炎症严重程度,对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选择用药、调整激素剂量、预测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哮喘患者,明确其FENO浓度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工作。FENO检测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等特点。本文就FENO发展史、检测方法、参考范围、临床意义、研究新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诊断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对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的13例HLHS胎儿的超声资料与病理解剖结果对照,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结果:经病理证实为HLHS 13例,均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超声诊断正确率100%。13例HLHS患儿中,Ⅰ型2例(15.4%),Ⅱ型5例(38.4%),Ⅲ型2例(15.4%),Ⅳ型4例(30.8%)。超声提示13例均显示左、右心系统比例极端不对称,左心室小、发育不良,右心系统比例增大,主肺动脉内径比例失调,主肺动脉血流方向呈反向。结论: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安全、便捷、经济及有效的检查方法,对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蒙药阿那日-4散(石榴、肉桂皮、白豆蔻、荜茇)中有效成分没食子酸、桂皮醛和胡椒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Promosil C18(4.6 mm×250 n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1%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没食子酸在0.08~0.4μg·mL-1r=0.9998)、桂皮醛在0.56~2.81μg·mL-1r=0.9996)、胡椒碱在0.52~2.59μg·mL-1r=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5%(RSD=2.3%)、99.3%(RSD=2.8%)和98.5%(RSD=2.2%);6批样品中上述3种成分平均含量范围分别为0.198~0.241,2.44~2.61,1.41~1.54μg·g-1。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专属性强、准确度及重复性较好,为蒙药阿那日-4散质量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基于血浆代谢组学探究蒙药三臣小儿退热贴膏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100mg/kg)组以及三臣小儿退热贴膏高、中、低剂量(16、8、4mg/kg)组和空白基质贴膏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采用干酵母法建立发热模型,造模后第4、7小时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造模后每小时测量1次大鼠体温。采集造模后10 h大鼠血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MS)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代谢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结果造模4h后模型组大鼠体温显著升高(P0.01),造模后5h三臣小儿退热贴膏组大鼠体温显著降低(P0.01),呈剂量相关性。基于代谢组学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浆中7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发生明显变化,分别为酮亮氨酸、鞘磷脂[d17∶1/24∶1(15Z)]、鞘磷脂[d18∶1/24∶1(15Z)]、鞘磷脂[d18∶1/18∶1(9Z)]、磷脂酰胆碱(16∶0/14∶0)、磷脂酰胆碱(18∶0/15∶0)、磷脂酰胆碱(16∶0/16∶0);三臣小儿退热贴膏组大鼠血浆中上述7种生物标志物含量均显著回调,且牛磺酸和异柠檬酸含量升高。代谢通路分析显示,三臣小儿退热贴膏能够影响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乙醛酸和二元酸代谢、柠檬酸循环、氨基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鞘脂代谢等多种代谢通路。结论三臣小儿退热贴膏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药效与阿司匹林相当,其解热机制与酶抑制、脂肪代谢、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等多通路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甲酸(6∶1∶1∶0.8)为展开剂对砂蓝刺头花中1-甲基-4-甲氧基-8-(β-D-葡萄吡喃型糖苷)-2(1H)-喹啉酮(MMQ)进行定性鉴别;建立砂蓝刺头HPLC指纹图谱,并对MMQ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建立的TLC方法对照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能够区分砂蓝刺头与近源植物,标定了8个特征峰,并指认出其中4个成分。定量方法测定结果显示MMQ在2.024~151.800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4%,RSD为1.46%。7批样品中MMQ的质量分数为0.13%~0.53%。结论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可靠,可为砂蓝刺头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