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9 毫秒
41.
封闭式强负压持续引流治疗硬化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化性骨髓炎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难愈的特点.闭合性骨折感染发生率为0.5%~1.7%,开放性骨折约为2.7%~4.3%[1].自1995年国内采用封闭式强负压持续引流用于大面积皮肤损伤治疗后[2],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治疗硬化性骨髓炎,取得可喜的疗效.  相似文献   
42.
随着社会机动车辆的增加 ,交通事业的不断上升 ,创伤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颌面骨骨折也愈来愈被重视。我院 1994~ 2 0 0 1年共收治创伤骨折4 895 7例 ,其中颌面骨折 75 8例 ,占 1 5 5 %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75 8例中男性 6 43例 ,女性 115例 ,年龄 3个月~ 89岁 (平均 2 7 5岁 )。交通事故伤 4 80例 ,跌坠伤133例 ,打击伤 96例 ,砍伤、爆炸伤、球类运动伤、枪弹伤 ,挤压伤 4 9例。开放性骨折 77例 ,闭合性骨折6 81例。单纯性下颌骨骨折、颧骨复合体骨折、鼻骨骨折、上颌骨骨折、牙槽骨骨折、眶骨骨折 4 42例 ,多发性骨折 316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前臂尺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对16例前臂尺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尺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中药三期辨证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24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月,平均12月.按HSS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1例,可1例.术后肘关节伸屈活动功能丧失5°~15°,平均8°;前臂旋前功能丧失0°~10°,平均5°;前臂旋后功能丧失5°~10°,平均8°.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三期辨证用药是治疗尺骨中上段粉碎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股骨中段骨折围手术期D-2聚体的影响。方法:将32例新鲜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入院后7内天手术,对照组16例术后常规抗菌消炎治疗;治疗组1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检测入院当天、术晨、术后24小时、术后7天4个时点D-2聚体含量变化。结果:在术晨、术后24小时、术后7天3个时点治疗组D-2聚体含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显著降低股骨中段骨折围手术期患者D-2聚体含量,从而对手术患者的安全和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下肢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术前及术期凝血变化规律.方法 研究分为两组,选择健康正常人11例(对照I组),为健康献血员,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检测凝血功能状态.观察组:21例,ASA 1-2级,为未经抗凝治疗的股骨闭合性骨折并于两周内拟行股骨切开复位带锁钉内固定术患者,分别于骨折后第2天(Ⅱ2d)、第6天(手术当天Ⅱ6d)、手术后的第4天(Ⅱ10d)及第10天(Ⅱ16 d)的清晨静脉空腹取血行凝血功能检测.研究采用双盲法,专人检测.静脉血样用凝血功能检测仪TEG检测.结果 Ⅱ2 d,Ⅱ6 d,Ⅱ10d 和Ⅱ16d分别与I组比较:R和K时间缩短,α角、血栓最大幅度(MA)及血栓硬度(G)增大,CI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O.01);Ⅱ6 d和Ⅱ10d分别与Ⅱ2 d比较:R时间延长、α角、MA及G增大,CI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Ⅱ 6 d;Ⅱ10 d分别与Ⅱ16 d比较:α角、MA及G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O.05).Ⅱ16d与Ⅱ2 d比较:α角和MA两项参数增大(P<0.05).Ⅱ10d与Ⅱ6 d分别比较:TEG的各项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结论 下肢股骨骨折患者术前及术期以及术后10 d的凝血功能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以骨折后的第2周或术后的1周内最严重(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探讨补阳还五汤、通脉汤加减对创伤骨折后D-D二聚体(D-Di)、血小板计数(PLC)、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骨折、年龄18~45岁、ASA Ⅰ~Ⅱ级的病人48例.随机分为3组,各16例.对照组(Ⅰ组),入院后不用任何对凝血功能有影响的药物.中药Ⅰ型(Ⅱ组),入院即给予益气、活血祛瘀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中药Ⅱ型(Ⅲ组),入院后即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中药通脉汤加减.Ⅱ、Ⅲ组用药从入院当天至术日(第7天).3组病人均在入院第1、7天抽血测定:D-Di、PLC、Pagt并与健康成年人进行比较.结果:①3组病人骨折后第2天D-Di与正常人比较P<0.01.Ⅰ、Ⅲ组病人随骨折时间延长至第7天D-Di增加,Ⅰ组增加的数值比Ⅲ组多,但两组前后增加的数值均P>0.01,Ⅱ组术日比入院减少P<0.05.②3组病人骨折后第1天PLC与正常人比较P>0.01,随骨折时间延长至第7天,Ⅰ、Ⅲ组病人显著增加P<0.01,Ⅱ组增加P<0.05.③3组病人骨折后第1天Pagt与正常人比较P<0.05.随骨折时间延长至第7天,Pagt增强与入院比较Ⅰ组P<0.01,Ⅱ组P<0.05,Ⅲ组增强不明显P>0.01.结论:创伤骨折后病人血小板聚集率增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中药补阳还五汤、通脉汤加减对抑制创伤后血小板的聚集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吴征杰  陈志维 《新中医》1999,31(11):28-28
自 1 994~ 1 998年 ,我院对 6 6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及多段骨折的病例清创后用骨外固定器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 6例中 ,男 4 6例 ,女 2 0例 ;年龄 1 2~70岁 ;多段骨折 4 6例 ,粉碎性骨折 2 0例 ;为伤后 2~ 4 8小时内到诊。2 治疗方法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 ,大腿中段上气囊止血带 ,先行清创 ,然后手法整复骨位 ,骨折复位后在维持持续牵引下 ,行骨外固定 ,对多段骨折病例 ,一般于近端穿针 2支 ,中段穿针 2支 ,远段穿针 2支。伤口每天换药 ,待肿消、创口愈合后 ,再配合小夹板固定 ,使碎片靠拢复位。3…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法对股骨骨折后大鼠模型高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分子肝素钠(LMWH)组、LMWH+通脉汤组,每组30只。复制大鼠股骨创伤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后,LMWH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600 U/kg)皮下注射;LMWH+通脉汤组给予LMWH(600 U/kg)皮下注射联合通脉汤(0.588 g/m L)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治疗时间为术后1~7 d。观察各组大鼠左大隐静脉血管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血管相对体积、厚度和数量;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采用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测定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WBV-lsr)、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WBV-hsr)。【结果】成功造模后第7天,模型大鼠左大隐静脉镜下可见内皮细胞显著减少,红细胞显著凝聚,有大的血栓形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D-D、FIB、WBV-lsr、WBV-hs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LMWH+通脉汤组和LMWH组血浆D-D、FIB、WBV-lsr、WBV-hsr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LMWH+通脉汤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LMWH组。LMWH+通脉汤组血管内皮细胞排到相对整齐、宽度一致,无细胞水肿扩大现象。【结论】活血益气法可有效减轻骨折大鼠模型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9.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致股骨颈骨折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股骨干骨折运用髓内钉后出现股骨颈骨折的病人术前术后的资料分析,同时通过对50例在X线的导引下股骨干骨折行髓内钉固定,观察了解导针打入、扩髓及髓内钉打入情况。结果:出现股骨颈骨折7例,2014例病例中发生5例,发生率为0.3%。出现股骨颈骨折的病例多发生在股骨干中段和中下段骨折的病例中。结论:手术前需要详细检查股骨颈的情况。手术中扩髓和进针的方向需要顺入髓腔。手术后需要行拍片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更换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经及时正确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0.
患者 女, 22岁。因不慎被陶瓷传送带缠伤,致左臀部开放性损伤,右大腿肿痛,功能障碍,伤后 2 h入院。 查体 体温 35.8℃,心率 160次 /分,呼吸 22次 /分,血压 50/40 mm Hg,神情淡漠,痛苦面容;前胸、颈部散在皮下出血点,左下肢呈外旋、外展畸形,弹性固定,左大腿根部与阴唇左侧缘有约 20 cm× 10 cm大小创面,股骨头于创面中央向内脱出外露于阴部下方,创面内见内收肌群尚好,附着于股骨大转子部的肌群断离,左臀后侧有约 20 cm× 15 cm大小创面,肌肉及软组织挫伤严重,可见臀后肌群部分断裂,两创面经髋臼贯通,左侧股动脉可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