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阴性(clinically negative cervical lymph node,cN0)的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患者发生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5月—2017年5月接受颈淋巴结清扫术的111例cN0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中χ2检验,分析隐匿性转移与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及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111例cN0口腔鳞癌患者中,总隐匿性转移率为27.03%(30/111)。cN0口腔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与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无显著相关(P>0.05),与病理分期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越低,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越高。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应积极行颈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62.
目的:构建基于碳点(carbon dots,CDs)的荧光纳米探针CDs@Tf,探讨其材料制备及应用于卵巢癌细胞荧光成像的潜能。方法:以二水合柠檬酸钠和尿素为原料,在高温下经无溶剂法制备一种高效荧光碳点,用新型四唑化合物(MTS)法检测其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的细胞毒性。昆明小鼠经尾静脉注射CDs 7 d和21 d后采集主要器官(心、肺、肾、肝、脾)进行组织学分析,评价CDs的活体毒性。利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EDC·HCl)及 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作为化学耦合剂,将制备的CDs与转铁蛋白(Tf)共价结合成荧光分子探针CDs@Tf。对其表征分析并应用于细胞成像。结果:制得一种平均粒径为3.85 nm的球形荧光CDs,最佳激发波长为40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0 nm,量子产率高达93%。所制备的CDs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和低细胞毒性等性质。建立的CDs@Tf分子探针能靶向识别H0?8910卵巢癌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一种光学性能优良、毒性低的靶向性新型荧光纳米探针CDs@Tf,有助于应用于卵巢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63.
我院在1992~1994年共应用130°角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68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9例,女9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为52.5岁,右侧49例,左侧19例.致伤原因:跌伤51例,木头砸伤7例,交通事故10例.骨折类型及部位;稳定型26例,不稳定型42例,粗隆间53例,粗隆下15例.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进一步探索中药联合免疫抑制疗法[环孢素A(CsA)联合康力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AA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抑制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达到基本治愈者4例(18.2%),缓解3例(13.6%),明显进步6例(27.3%),无效9例(40.9%),总有效率59.1%,观察期间有4例患者因严重感染死亡。治疗组治疗后达到基本治愈者6例(30.0%),缓解5例(25.0%),明显进步4例(20.0%),无效5例(25.0%),总有效率75.0%,观察期间有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结论:中药联合免疫抑制治疗AA效果优于单独免疫抑制疗法(P<0.05),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6.
中医学认为[1],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是血瘀,活血化瘀是其治疗大法。然而,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多为久病多病体虚的情况,发病之本在于正虚,心气、心阳亏虚,终致气虚血瘀。表现为气虚无力,血流瘀滞所致的胸闷气短症状,其治疗单靠疏通血管不能完全改善症状,甚至冠脉支架植入后仍然表现无力气短,活动受限,此时配以补气剂,气行则血行,补气以祛瘀才是治疗的关键。黄芪丹参合用正是起到了补气祛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故本研究采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Ang-1、Ang-2/Tie-2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Ang-1、Ang-2/Tie-2的影响.方法: 应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给予芪术颗粒灌胃预防, 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鳖甲软肝片对照组, 分别于造模4 wk后取大鼠肝组织,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ng-1、Ang-2/Tie-2 mRNA的表达量.结果: 芪术颗粒组Ang-1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0.32±0.11 vs 0.66±0.80, P<0.01),而Ang-2 mRNA 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0.27±0.34 vs 0.09±0.01, P<0.05).芪术颗粒组和鳖甲软肝片组比较, 二者对Ang-1、Ang-2及Tie-2 mRNA表达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 芪术颗粒通过调控Ang-1、Ang-2/Tie-2mRNA的表达, 阻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以减少肝纤维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CD13+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初诊DLBCL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13+CD4+CD25hi Treg细胞亚群在Treg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13+CD4+CD25hi Treg细胞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37±11.89)%比(9.03±2.10)%,t=7.168,P<0.001].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的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13+CD4+CD25hi Treg细胞表达水平高于0~2分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8±10.10)%比(21.51±6.23)%,t=ˉ9.347,P=0.03].Ⅱ、Ⅲ、Ⅳ期DLBCL患者外周血CD13+CD4+CD25hi Treg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19.48±1.34)%、(33.98±8.03)%、(47.89±8.25)%,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63,P<0.001).而不同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患者之间外周血CD13+CD4+CD25hi Treg细胞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D13+CD4+CD25hi Treg细胞亚群在DLBC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9.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少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现将我院消化内科1993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9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1.高发区临床实践,探索出了中药治疗β-地贫新路子 (1)首次在β-地贫高发的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及百色地区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30例患者临床研究;服安慰剂后给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0例患者自身对照的比较研究;进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与血液指标变化相关性的动态观察等;根据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991年版)及第四界国际血红蛋白基因开关会议提出的标准进行评价。中医辨证参照《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病学》标准(1988年)并按CRF表进行症状量化评分;进行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血液参数(Hb、RBC、Ret、HbF)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肝、脾B超和肝肾功能(GPT、BUN、Cr)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表明: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后患者整体效应明显提高,中医临床证候量化评分的明显改善与血液学指标提高相一致。两组疗效比较及服安慰剂后改服益髓生血颗粒治疗两个阶段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均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