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和残存神经元内路易体(LB)形成。部分PD患者在疾病进展中并发痴呆表现,称帕金森病痴呆(PDD)和路易体痴呆(DLB)都具synuclein蛋白此特征性病理改变,两者在认知、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症状上很相似,在病理学、临床表现上有很大重叠。本文就PDD与DLB、阿尔茨海默病(AD)、PD的鉴别及联系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估磺达肝素对术后发生肺血栓栓塞(PTE)的预防作用,并系统分析磺达肝素和一般低分子肝素(LMWH)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从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章(2000年1月—2007年6月),以磺达肝素或LMWH类药物(对照)预防术后PT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为研究对象,采用Rev 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篇文献共10 271例病人进行荟萃分析,根据意向性分析(ITT)磺达肝素组和对照组术后PTE发病率分别为0.31%和0.25%,2组比数比(OR)为1.23(95%CI为0.59~2.57),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组术后严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82%和1.89%,OR值为1.51(95%CI为0.73~1.8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组术后轻微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73%和2.37%,OR值为1.15(95%CI为0.90~1.48),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素预防术后PTE的疗效与一般LMWH相当,两者术后轻微出血发生率相似,但磺达肝素引起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养心氏片中葛根素、大豆苷、丹参素、芦丁、延胡索乙素、淫羊藿苷、芹菜素、人参皂苷Rd、阿魏酸9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Plu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阿魏酸采用310 nm,其余8种成分采用254 nm,流动相为乙腈(A)和0.1%甲酸水(B),A相随时间的变化:5%~40%(0~35 min),40%(35~45 min);流速1 m L/min;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9个指标性成分葛根素、大豆苷、丹参素、芦丁、延胡索乙素、淫羊藿苷、芹菜素、人参皂苷Rd、阿魏酸,在35 min内实现完全分离,线性良好(r0.9990)。方法学验证表明,日内日间精密度RSD5%,加样回收率范围为98.91%~102.7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实用性强,可用于养心氏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1例有孟加拉国旅行史的基孔肯雅热病例进行病毒基因特征分析。方法采集患者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和登革热病毒核酸,反转录PCR(RT-PCR)扩增CHIKV结构基因C-E3-E2-6K-E1片段并测序,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基因序列。结果患者血清real-time PCR检测为CHIKV核酸阳性,病毒株编号为QZ0823。 对病毒株QZ0823病毒进行测序拼接后共获得CHIKV 5个结构基因全长,包含3 747 bp核苷酸序列,编码1 248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 ~ 99.9%和99.0% ~ 99.9%,对E1和C-E3-E2-6K-E1核苷酸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病毒株QZ0823株与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的东中南非洲遗传谱系流行株进化关系最近。结论来自病例的CHIKV病毒株QZ0823属于东中南非洲遗传谱系,该病例为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浙江省衢州市2015-201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分子进化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衢州市2015-2017年分离到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18株,通过RT-PCR扩增病毒HA基因片段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分子进化特征。结果 18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36%~100.00%和96.76%~100.00%,与同年度疫苗株HA基因的核苷酸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8 2、0.007 1和0.011 2,氨基酸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9 2、0.003 1和0.010 0。分离株的HA基因分支从3C.3a转变为3C.2a支系,其HA氨基酸序列与同年度疫苗株比较,变异位点共涉及HA蛋白的5个抗原表位(A、B、C、D和E区),2个受体结合位点(T131K、T135N/K),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122NES、126NWT、133NGT、135NSS、144NSS、158NYT)。结论 2015-2017年衢州市H3N2亚型流感病毒可能出现了抗原漂移,当前疫苗株A/HongKong/4801/2014的免疫效果需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76.
【摘要】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肝硬化患者中肌少症、腰椎骨密度(BMD)和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肝硬化的163例患者(肝硬化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所有被试者行腹部CT平扫。采用QCT Pro软件测量在每例受试者L3椎体水平骨骼肌面积(SMA-L3)、腰椎BMD、肝脏脂肪分数(Fat%-QCT)。根据Child-Pugh评分,将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三组。L3椎体水平骨骼肌指数(SMI-L3)为SMA-L3/身高2。根据男性患者SMI-L3<50cm2/m2,女性患者SMI-L3<39cm2/m2将肝硬化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结果:肝硬化组SMI-L3及腰椎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Fat%-QCT高于对照组(P<0.001)。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患者肌少症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C级患者的Fat%-QCT高于A级和B级(P<0.001)。肝硬化患者肌少症组的年龄高于非肌少症组,腰椎BMD低于非肌少症组(P<0.001)。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及合并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肝功能的下降,肝硬化患者肌少症发生率和肝脏脂肪含量逐渐增高;肝硬化伴肌少症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7.
随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已浙渐渗入到医学领域之中.作为一种新的载药媒介,纳米技术特别是在肿瘤治疗中有着深远的应用价值.该综述重点介绍了纳米粒作为一种新的载药控释媒介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探讨PDGF-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1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PDGF-D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PDGF-D mRNA在BTCC中的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的1.89倍,PDGF-D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相对吸光度比值:正常组0.231±0.041,癌症组0.689±0.083,P<0.05).而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升高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DGF-D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分期的癌组织中PDGF.D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GF-D表达增强与膀胱癌的发生及分化、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合并皮肤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至2008年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9~43岁,平均31岁。骨缺损3~13cm,平均6cm;皮肤缺损面积3cm×3cm~6cm×10cm。11例合并足下垂,5例合并膝关节强直。术前拍摄患肢X线片和标定皮肤坏死区域,确定术中截除病骨长度,搬运骨截骨平面,骨与软组织清创范围等。术前如有内固定,则取出内固定。术后应用开放冲洗,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或开放换药。全部病例应用Ilizarov技术在搬运骨段克氏针固定皮肤,术后4~7d骨搬运与皮肤同时延长,每日4~6次,每次1/6~1/4mm。观察创面新鲜状况,皮肤延长程度,确定临床疗效。结果:21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62个月,平均49.5个月。21例中14例骨感染Ⅰ期全部治愈;3例在骨对接端仍有分泌物存在,清创后炎症治愈,骨愈合;4例搬运骨残端再次修整加压后愈合。18例骨缺损全部补足,另3例有2例在骨对接愈合中骨对接端吸收呈轻度鼠尾状和1例对接端部分缺乏血运,取自体髂骨植骨成活。18例皮肤延长Ⅰ期愈合,3例未能Ⅰ期愈合,在对接时骨段有分泌物直到骨感染控制后愈合。所有合并足下垂病例得到矫正,膝关节功能得到改善。平均去除外固定架时间1.2~2.6年,骨感染治愈,骨与皮肤缺损修复。结论:对于合并皮肤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应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创伤小,能够避免多次复杂手术,缩短治疗时间和节省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85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分级与冠脉狭窄指数、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 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多支冠脉病变组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增宽(P<0.05);双颈内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增快(P<0.05);双椎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高(P<0.01).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3个冠脉病变组双颈总动脉阻力均增高(P<0.05).与颈动脉0级组比较,颈动脉2级和3级斑块组冠脉狭窄指数均增高(P<0.01).3级颈动脉斑块组100%有冠脉狭窄,颈动脉2级、3级斑块组患者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患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 颈动脉管腔内径增大,血管最大血流速度增快和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血管狭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