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49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实施CAS治疗的患者1700例,按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1224例和非他汀组476例。降脂目标为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至2.1 mmol/L或降低基础水平的4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 d内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总发生率,分析他汀类药物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1)术后30 d内43例(2.53%)患者出现主要不良事件,其中卒中34例、心肌梗死1例、死亡8例,应用他汀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6%(24/1224),而非他汀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99%(19/4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1,P=0.017)。两组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56%(19/1224)和3.16%(1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是CAS良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524,95%CI:0.279~0.983;P=0.044)。结论 CAS的预后他汀治疗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非他汀治疗组,他汀治疗可降低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静脉溶栓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t-PA静脉溶栓时间窗较短(≤4.5h),对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等大血管闭塞的溶栓效果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1]。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26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263例,其中双侧颈动脉狭窄97例,对侧颈动脉闭塞23例,均使用自膨式支架进行预动脉支架成形术。在263根病变血管中置入支架265枚,其中84例使用了脑保护装置。结果:技术成功率98.9%?术后小卒中5例,颅内出血4例。围手术期神经源性病死率为1.14%,致残率为1.52%?对95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超过6个月),其中2例发生再狭窄,1例死亡。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这一结果还有待长期随访证实,其技术和应用材料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储备(CVR)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单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56例,在基态和醋甲唑胺负荷后分别行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估CVR情况;治疗后6个月再次行基态脑血流灌注显像。根据CVR将患者分为CVR正常组(n = 29)和CVR下降组(n = 27),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和治疗前后基态脑血流(CBF)的变化。结果 CVR下降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率高于CVR正常组(χ2 = 4.389, P < 0.05),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略高于CVR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CVR正常组治疗后基态CBF改善 ( t = 2.409, P < 0.05);CVR下降组治疗后基态CBF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t = 0.648, P > 0.05)。 结论 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能很好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VR变化,并估计预后,对早期干预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约40%的患者是血管狭窄引起的血流低灌注所致,内科保守治疗常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颅内血管成形术已成为低灌注性缺血性颅内脑血管病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之一。但颅内血管内成形术后扩张部位再狭窄甚至闭塞仍然时有发生,并成为影响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Kirsch等报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为4%。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参与了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膜中央动脉栓塞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9例患者经超选择性眼动脉插管,用尿激酶18~75万U直接灌注溶栓治疗。结果其中8例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患者视力与治疗前相比没有变化;各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介入溶栓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临床疗效与发病时间、尿激酶用量及治疗前视力不呈正相关。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安全、可靠的。(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2-24)  相似文献   
18.
医疗保险异地安置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保险异地安置流程管理存在表格内容、报销手续混乱,报销范围、比例和周期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人性化服务意识,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异地安置表格模式、报销流程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和诊疗目录,加强对经办机构有效;监控机制,探索医疗机构和异地经办机构之间有效的合作来解决当前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医生与护士的心理状态和差异,在SARS暴发的3个月中共收集了来自多家SARS定点医院的1532份医生和护士的心理健康问卷,应用时勘心理量表与Zung自评抑郁量表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无论处于一线还是二线,医生的一般心理健康得分要高于护士,自评抑郁量表得分低于护士,且护士的自评抑郁量表得分要高于常模组。逐步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抑郁量表得分同压力源,如“社会对医护人员的支持不够”,“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好”,“缺乏家庭亲人的支持和交流”等有关,同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医生的心理状态和抑郁状态好于护士。提示应针对不同原因给予干预,同时应对于发现的相关因素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20.
对医务人员子女不愿从医等案例和医患关系现状进行分析,从多方面论述了导致医务人员职业自尊消失的原因。面对医学科学事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大问题,如何及时有效的排除医务人员职业自尊消失的潜在隐患,是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