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T2DM患者尿液Smad1的表达及其与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T2DM组)118例及正常对照(NC)组28名,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6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6例及大量白蛋白尿组18例。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尿液Smad1的含量,常规方法测定Cr、胱抑素C(CysC)、FPG、HbA1c、C-P等临床指标,以Macisaac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尿Smad1含量与常用临床指标的相关。结果 T2DM组尿Smad1含量高于NC组,与UACR呈正相关(R=0.412,P=0.000),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尿Smad1含量呈递增改变;相关分析显示Smad1与FPG、HbA1c呈正相关,与FC-P肽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尿液Smad1是T2D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液Smad1可反映DN损伤程度并与DN分期相关;尿液Smad1的检测对DN患者病情观察、疗效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2.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脊柱介入放射技术。在治疗脊柱病理骨折引起的疼痛方面具有止痛效果好、手术安全、快捷、医疗费用低等优点。现收集自1994年以来这种手术病例1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背根节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trkA蛋白对脊髓可塑性的作用,采用成年大鼠5只,建立单侧备用根模型(即切断一侧L1~4,L6~S1的脊髓节段背根,保留L5为备用根及备用背根节)。术后动物存活5天,灌流固定,取双侧L5背根节(DRG)冰冻切片,用兔抗2.5SNGF及trkA蛋白多克隆抗体分别进行S-P法免疫组化反应,DAB显色。并对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进行图像分析。其结果手术侧DRG中NGF及trkA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平均灰度值均分别显著小于非手术侧(P<0.01),表明手术侧阳性神经元中NGF及trkA的含量增加。结果提示,备用背根节神经元中NGF及trkA蛋白表达的增多可能与部分去传入后脊髓的可塑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4.
考试不仅仅是通过成绩反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大量有用信息。考试试卷分析是课程考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课程考试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及时发现课程“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是实现考试目的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对本校200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实验诊断学试卷进行了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检测尿液组织因子促凝血活性的方法.方法 以owren-koller稀释液5倍稀释尿液后,在STAGO全自动凝血仪检测凝固时间,通过兔脑粉不同浓度及其对应的凝固时间确定相应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尿液组织因子(TF)的促凝血活性(TF-PCA),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owren-koller稀释液处理...  相似文献   
26.
为了客观检验长学制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运用现代考试分析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2006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实验诊断学的期末试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试卷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对实验诊断学的掌握程度,区分度尚可,部分客观题难度稍大及相应区分度偏低,而主观题难度稍低,为今后提高试卷命题水平及调整教学安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离子选择电极法和偶氮胂Ⅲ法测定血钙的结果,试图找出一种简便、灵敏、快速、准确的血清钙测定方法。方法随机选择南方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标本200份,分别用离子选择电极法(仪器:贝克曼库尔特LX20)、比色法偶氮胂Ⅲ法(仪器:RocheIPE)检测血清钙的含量。结果离子选择电极法和偶氮胂Ⅲ法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5%,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偶氮胂Ⅲ法检测值明显比前者高;准确性符合要求;线性上限均为4.00mmol/L;两种方法对血钙测定的回归方程为Y=0.9306X+0.3576(r=0.9391,P〈0.01);两种方法基本上不受黄疸、溶血及脂血的干扰。结论两种方法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适合临床批量样本测试,但两种方法测定血清钙可能存在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TCRαβ+CD4-CD8-T细胞(Double negative T cells,DNT细胞)及各细胞亚群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情况,探讨RA患者TCRαβ+CD4-CD8-T细胞与FAS介导的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4例RA患者以及24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TCRαβ+CD4-CD8-T细胞的数量及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以上指标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外周血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与健康对照相似,TCRαβ+CD4-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0.82±0.38 vs.0.57±0.26,P=0.013),TCRαβ+CD4-CD8-T细胞表面的FAS的表达增高(1.23±0.69 vs.0.80±0.45,P=0.016),并与TCRαβ+CD4-CD8-T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09,P=0.000);TCRαβ+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CD4-CD8-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与RF、WBC、CRP以及ESR之间均无相性(P>0.05)。结论:RA患者外周血中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显著增加,表明TCRαβ+CD4-CD8-T细胞对FAS介导的凋亡敏感性增加,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性T细胞的比例失调。RA患者中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与疾病活动性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在RA患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9.
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鉴定方法和技术要素。方法对OLYMPUS AU2700生化仪进行温度准确度与波动、杂散光、吸光度线性范围、吸光度稳定性、吸光度重复性、吸光度准确度、加样误差、加试剂误差、样品携带污染率、项目准确性、项目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等指标进行检查,并与行业标准和厂家说明书标准进行比对。结果孵育温度为(36.84±0.07)℃,波动度0.11℃,5只比色杯杂散光均大于4.10。吸光度线性范围不小于2.5时,各测定值相对偏倚在±5%以内。340、380、480、600 nm 4个波长的吸光度变化均远小于0.01。吸光度重复性CV值为0.450%。2 mL样品分配的精确度整体CV≤1.5%;5 mL样品分配精确度整体CV≤0.8%。内、外圈试剂分配精确度CV分别为0.40%和0.32%。5组测定的平均携带污染率为0.241 1%。ALP、Mg、P、AMY、Ca、AST、TP、ALB 8个项目定值质控的测定结果均在质控靶值±2sd范围之内。批内精密度与批间精密度介于0.953%~4.713%之间。ISE单元电极选择性[Na]=150 mmol/L,[K]=4 mmol/L。结论 OLYMPUSAU2700生化仪的性能符合最新的行业推荐标准,生化仪的性能鉴定应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相似文献   
30.
血清C反应蛋白早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曾方银  刘杰  张鹏  包杰  王前 《检验医学》2010,25(3):200-206
目的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早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断价值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Embase,收集相关原始研究;采用文献质量评价结合Meta分析的方法合并分析CRP不同时间、不同Cut-off值早期预测SAP的异质性及其诊断效能,并与临床广泛应用的Ranson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估测评分(APACHEⅡ)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AP)患者入院后1 d或2 d,血清CRP预测SAP发生的诊断效能同Ranson评分相比,其合并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SROC AUC)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Cut-off值介于100-130 mg/L时,入院后2 d检测血清CRP,其早期预测SAP的SROC AUC可达0.849 6,同APACHEⅡ临界值为8时的诊断效能差异明显;入院后1 d检测血清CRP预测SAP的诊断效能也不逊于APACHEⅡ。结论准确测定血清CRP并选择合适的Cut-off值,将在AP患者入院的早期(1-2 d)对SAP的发生作出有效的预测,CRP有望作为早期预测SAP的独立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