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7例,年龄64.2±8.1岁,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每日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20μg,同时口服钙尔奇D600 0.6g/d,试验时间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骨折发生情况,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改变等。结果试验期间有1例脱落;经过6个月治疗后,患者L1骨密度增加23.2%(P<0.05),L2骨密度增加18.0%(P<0.05),L3骨密度增加12.5%(P<0.05),L4骨密度增加19.9%(P<0.05),腰椎平均骨密度增加17.8%(P<0.05),股骨颈骨密度增加2.2%(P>0.05),大粗隆骨密度降低6.0%(P>0.05),Wards区骨密度降低1.3%(P>0.05);试验期间新发骨折2例,1例右肱骨骨折,另1例腰椎压缩骨折,无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对腰椎骨密度改善显著,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疼痛缓解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观察其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明显缓解(92.0%),治疗后6个月内无新发骨折。用药后不良反应以发热为主要表现(46.0%),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静脉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给药方便、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四川地区不同亚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31例四川地区汉族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肾上腺影像学、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后病理分型为醛固酮瘤(APA)组3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IHA)22例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48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接受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12周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标准餐后2 h血糖(2hPPG)和胰岛素(2hPINS)、高敏C反应蛋白(hCRP)、白介素6(IL-6),采用HOMA2model公式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12周时FPG、HbA1c和CRP均较治疗前基线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下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双胍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在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能降低血中hCRP水平,IL-6无改变。  相似文献   
16.
9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白蛋白尿阴性组47例(A组),微量白蛋白组51例(B组),测定各组患者IGF-1、PA、TRF、RBP含量.结果 B组比A组,IGF-1、ALB、PA、TRF、RBP含量明显降低(P<0.05~0.01).营养不良患者比营养良好者亦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 IGF-I与PA、TF、RBP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和营养不良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9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白蛋白尿阴性组47例(A组),微量白蛋白组51例(B组),测定各组患者IGF-1、PA、TRF、RBP含量。结果B组比A组,IGF-1、ALB、PA、TRF、RBP含量明显降低(P〈0.05-0.01)。营养不良患者比营养良好者亦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IGF-I与PA、TF、RBP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和营养不良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DM2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者(NC)25人,行标准餐实验,测定Leptin及空腹、餐后0.5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Plasma glucose,PG)及胰岛素(insulin,Ins),同时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初诊DM2患者30例给予二甲双胍0.5bid治疗12周,复查上述指标,观察其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DM2组Leptin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女性患者高于男性(P<0.05),肥胖患者高于非肥胖者。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DM2组FPG、0.5hPG、2hPG、HbA1c、TG、CH、HOMA-IR、Leptin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升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DM2患者FPG、0.5hPG、2hPG、HbA1c、TG、CH、HOMA-IR、Leptin均显著降低,HDL-C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albumin,GA)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4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正常组)9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组)171例及大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组)217例,检测3组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GA,并与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大量组舒张压、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GA、血糖均高于正常组(P〈0.05)。大量组、微量组和正常组GA分别为(33.O±9.3)%、(18.9±3.1)%、(14.1±2.2)%,均高于对照组((1.89±1.50)%)(F=311.511,P〈0.01);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与GA水平呈正相关(r=0.88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是影响糖尿病。爵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多因素调整后OR=2.97,95%CI:2.228~3.959。结论GA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与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