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
bcl-2基因短发夹RNA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对bcl-2基因短发夹RNA对兔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取颈外静脉,用含pshRNA-bcl-2质粒(基因组)或pH1质粒(空载体组)的阳离子脂质体溶液浸泡,空白对照组无特殊处理,间置于同侧颈总动脉。术后4周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基因的表达,病理形态学观察血管新内膜增生改变。结果基因组移植静脉内膜的bcl-2的mRNA和蛋白均明显受到抑制。组织学检查显示,基因组新内膜厚度为(85.78±5.47)μm,空载体组为(175.2±10.9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cl-2基因的短发夹RNA可能通过降低血管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去甲万古霉素(NV)载药涤纶血管材料体外抗菌活性。方法:血管材料剪成直径6mm圆形。分别制成空白涤纶材料和载药(NV)涤纶材料,分别于0,7,14,28d取样观察体外缓释性能。选用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作为试验菌,分别观察空白和载药涤纶血管材料0.7,14,28d和快慢相的抗菌效果。结果:两种细菌0,7,14,28d载药涤纶材料-细菌混合培养液的菌落数显著少于空白涤纶材料-细菌混合培养液(P均〈0.001)。结论:体外试验证实载NV涤纶材料MRSE和MRSA具有抗菌作用,且可持续维持28d。提示该载药材料具有持久抗菌活性,可用于制备抗感染血管移植物。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去甲万古霉素载药涤纶血管材料(NV-DP)的制备,并对其形态特征、载药量、体外释药性能和有机溶剂残留量进行观察。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采用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去甲万古霉素聚乳酸微球;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支撑剂将微球固载至涤纶材料制备NV-D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去甲万古霉素(NV)含量和体外释药量;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二氯甲烷残留量。结果微球平均粒径和载药量分别为30.7μm和(0.2533±0.0025)g/cm2;微球被成功地固载至涤纶材料,载药量为(0.24645±0.00061)g/cm2;NV-DP均匀,厚度为0.18mm;NV自NV-DP缓慢释放超过20d;二氯甲烷残留为0.0031%。结论NVDP壁薄,载药量大,在体外能够实现长时间释药,有机溶剂残留未超标。提示该载药血管材料适合用于制备抗感染血管移植物。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腔内隔绝术(EVGE)中远端反流的评估、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术中出现的远端反流采用球囊扩张、远端移植物(SG)封堵和促凝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术中即时反流发现率和术后Ⅱ期反流发现率均为3.45%;术中Ⅰ期治愈率为75%。近、远期病死率为零。结论:应加强远端反流的术中评估,术中未发现远端裂口者不能肯定无均端反流存在。远端裂口隔绝是有效治疗方法,其他如假腔内灌注、外科手术甚至单纯旷置也可酌情采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腔内隔绝术(EVE)中贯穿导丝牵张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EVE术中将一根260cm导丝贯穿肱动脉、锁骨下动脉、主动脉、髂股动脉、两端露于体外,沿该导丝导入输送器观察,帮助克服TAD时EVE中导入困难、撤除困难等情况。结果:采用贯穿导丝牵张技术4例,其中1例用于主动脉弓扭曲,2例用于输送器无法通过第一SG内部,1例用于输送器退出困难时,均顺利解决了困难,帮助手术顺利完成,结论:贯穿导丝牵张技术可避免许多并发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脊髓动脉造影预防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截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使用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的方法来判断Adamkievicz动脉的起源,并评价其预防截瘫的价值。方法:1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MRA示胸主动脉夹层假腔自T6平面发展至腹主动脉,在T8和T10平面分别有一夹层裂口。术中行两侧椎、甲状颈干、肋颈干、肋间、腰动脉与骶中动脉选择性造影。结果:造影显示该患者的Adamkiewicz动脉起源于左侧腰动脉(L2),术中用两个Talent移植物释放后定位于T6-T12平面,夹层完全封闭,术后患者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均无异常,随访3个月,患者生活如常。结论: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是判断Adamkiewicz动脉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对于夹层裂口位于T8-T10平面的截瘫高危患者,术前进行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来判断Adamkiewicz动脉的起源以指导手术中移植物的定位可以预防截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切开成形联合支架成形术 (双成形术 )治疗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7例 ( 17条肢体 )行股总静脉解剖、髂股静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成形 ,联合手术髂或股静脉切开或大隐静脉补片成形术。结果 所有 17例均复通成功 ,9例手术切开成形加支架成形 ,8例采用大隐静脉补片成形加支架成形。置入支架数平均 ( 2 1± 0 8)枚 /例。并发症 :髂外静脉破裂 1例 ,腹股沟血肿 2例 ,淋巴瘘 1例 ,一过性咳嗽、呼吸急促 1例。无导丝引致的穿孔、夹层 ,无严重肺梗死 ,无切口感染及术中术后死亡。术后所有病例均不同程度缓解病情 ,有效率 94 12 %,显效率 76 47%。术后 1个月复发 1例。结论 “双成形术”治疗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保证了手术成功率和治疗的彻底性 ,拓展了腔内治疗的范围 ,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98.
外伤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非常少见,由假性动脉瘤并发颈总动脉鄄颈内静脉瘘更为罕见。本单位采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1例外伤导致的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并发动静脉瘘病人,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男,35岁,左侧颈部被玻璃切割致伤,行局部清创止血,切口I期缝合。术后5d出现左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从形态发育的角度探讨人类肾动脉下腹主动脉(IRA)容易形成粥样硬化和动脉瘤的原因。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年龄均为0-30岁。超声测量55例正常人颈总动脉(CCA)和IRA的直径及管壁脉动幅度(PWM)。CT扫描测量50例胸降主动脉(TDA)直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测量35例非主动脉疾病患者TDA的PWM。结果在人发育过程中,IRA直径增加幅度最大,25-30岁组IRA直径平均值是0-5岁组的2.4倍,而CCA和TDA分别为1.5倍和1.6倍。IRA管壁PWM最大,IRA、CCA和TDA的PWM峰值分别为26.5%、13.5%和16.0%。结论 人体发育过程中IRA直径增加的幅度较大导致了成年人IRA中膜弹力板层数目与直径的比值低于其他部位和其他哺乳动物。中膜的这一结构缺陷可能通过管壁PWM增加来促进中膜硬化和内膜的增厚,进而促进管壁退化。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比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GE)与传统手术(CS)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间实施的157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手术,其中EVGE组115例,CS组42要饭,分析比较二组手术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变化情况。结果:CS组术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较术前明显升高,并发生急性肾衰1例,而EVGE组手术前后两指标无显差异。结论:EVGE对肾下型腹主动瘤癌患肾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