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6 毫秒
61.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不同临床分期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VEGF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VE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F=10.24,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及患者是否绝经无相关性,F值分别为2.98和3.10,P值均〉0.05;但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深度显著相关,F值分别为4.72、5.01、5.30和5、23,P值均〈0.05。结论:VEGF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和预后过程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VEGF有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潜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62.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规范了亚健康的术语及定义、亚健康的范围、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亚健康的分类与中医辨证、亚健康的判定及亚健康的中医干预原则。《指南》的发布为亚健康的临床诊断与临床干预提供了标准。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09年6月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分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23例,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30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27例,另设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瘦素水平,并于生化检验室检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结果病例组,包括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血浆瘦素分别为(17.41±5.81)ug/L、(13.32±6.78)ug/L、(9.52±4.34)ug/L、(5.1±3.4)ug/L。各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病例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浆瘦素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无相关关系。血浆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血浆瘦素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且增高的幅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64.
大家都知道病因不同’用药各异’而且药的剂量恰当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是这样’营养治疗也同样如此’否则’就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临床上遇到这样一个病例¨从乡村医院转来一位患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其家长说¨﹃治疗近两个月了’不仅没见效’反而水肿加重’还发生了呼吸道感染。﹄经我院诊治’诊断和药物治疗基本相同’但在营养治疗上有明显差别。当地医生告诉患儿家长’不让给孩子吃鸡蛋·肉等’只能吃米·面·菜等’即低蛋白饮食。而我们则要求增加鸡蛋·瘦肉·牛奶等高蛋白饮食’并把营养治疗与疾病的关系告诉家长’让其主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的护理管理问题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123例静脉治疗患者,分析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护理管理各指标评分情况,并选取62例发生护理缺陷患者,分析其护理缺陷原因。结果 62例护理缺陷中主要为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输液时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拔针与更换输液(38.7%)、患者任意调整滴速,导致液体按照相同速度输注(35.5%);护理管理前后患者护理治疗评分存在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可以提高静脉治疗中护士工作水平及护理质量,确保输液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66.
宫颈癌介入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介入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Ⅱa~Ⅱb期宫颈癌病人98例,随机分为两组,介入治疗组50例先行介入栓塞化疗及放疗,全身化疗组48例先行全身静脉化疗及放疗,后继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评定两组的近期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化疗及放疗均明显有效,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及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12,P<0.05);术后病理证实介入治疗组疗效亦明显优于全身化疗组(χ2=4.99,P<0.05);而术后淋巴结转移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全身化疗组(χ2=7.02,P<0.05);不良反应介入治疗组明显轻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67~11.91,P<0.05、0.01).结论 宫颈癌介入栓塞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静脉化疗联合放疗,副作用明显低于静脉化疗联合放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宫颈癌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7.
通络中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络中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的方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于灌胃干预2周后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舍量。结果通络中药可明显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中IL-6、IL-8、TNF-α含量。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细胞因子大量增加,进而诱导明显的炎症损伤.而通络中药可抑制IL-6、IL-8以及TNF-a表达,有效对抗并减轻血管性痴呆大鼠脑损伤。  相似文献   
68.
实验性脾虚证胃肠动力学与胃肠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实验性脾虚证与胃肠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银球三电极和高灵敏度应变片传感器分别记录实验性脾虚证(以厚朴、枳实、大黄煎剂造模)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空肠电和机械活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析了上述部位免疫反应(immunoreactive,ir)胃肠肽(ir-SP、ir-VIP、ir-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脾虚组大鼠各部位运动节律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其电活动的最小振幅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运动节律与运动总振幅指数的相关性因部位不同而异。脾虚大鼠十二指肠运动亢进,幅值增高,小肠运动一个移行性综合运动(MMC)周期缩短。脾虚大鼠胃窦ir-SP、ir-VIP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脾虚组十二指肠 ir-SP 和 ir-VIP 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肠只有 ir-SP 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脾虚组十二指肠 ir-SP 含量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各部位 ir-CGRP 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虚大鼠胃及小肠上段 ir-SP、ir-VIP 含量的改变可能与脾虚证胃肠动力失调、吸收不良、泄泻及津液涸竭等症状有一定关系,加味四君子汤对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肠肽分泌异常及胃肠电——机械活动的修复均有一定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及其合并应激时胃电波和胃运动的变化 ,用SD大鼠建立梗阻性黄疸和约束水浸应激模型。实验动物共分 4组 :假手术对照组、梗阻性黄疸组、假手术应激组和梗阻性黄疸应激组 ,同步记录 4组大鼠的胃电波和胃运动波。结果发现 :梗阻性黄疸大鼠胃电慢波频率加快、胃运动频率显著加快 ,并伴有高频率的簇状收缩 ;受到应激刺激的黄疸大鼠运动振幅升高 ,频率下降 ,但同时仍有高频率的簇状收缩。提示 :梗阻性黄疸及其合并应激时胃电慢波节律紊乱 ,并出现高频率的簇状收缩可能是导致胃蠕动功能障碍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70.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非特异性时相反应蛋白,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大量研究证实,hs-CRP可作为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是临床了解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